(30篇)党纪学习教育心得体会汇编
VIP专免
2024-06-25
999+
58.05KB
9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纪学习教育心得体会汇编(30 篇)
党纪之严在于“爱之深责之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修
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划好
党员干部履职用权、行为处事的红线和底线,明确“清单”和“代
价”,一旦触碰必定“买单”,任何侥幸“逃单”都是徒劳。加强
纪律建设,不仅不会不利于发展,恰恰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从
某种意义上讲,纪律规矩的约束是对党员干部最大的保护,党纪之
严在于“爱之深,责之切”,在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只有
深入骨子里的严管厚爱,才能使党员干部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行稳
致远,从而不断迈向新台阶、取得新作为、赢得新人生、实现新价
值。
“严管”和“厚爱”结合,纪律既是“高压线”,也是“通行
证”。“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严格的事前监督,胜过遗
憾的事后查处,治病“在腠理”而非“在骨髓”,才能真正让党员
干部少犯错、少后悔。有种错误观点认为条条框框影响自己自由施
展,事实上,遵守纪律规矩才是干事创业的最大底气。无数案例证
明,党员“破法”,无不始于“破纪”。如若监督管理失位、纪律
意识匮乏,认为吃几顿饭、喝几瓶酒、收点小东西无伤大雅,但
“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久而久之“小节不慎,大节难
保”,最终铸成大错、悔之晚矣。如若思想道德滑坡、价值观念扭
曲,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造成党的决策部署“肠梗阻”,
最终影响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更阻碍了党的事业健康发展。
《条例》遵循管党治党的规律,坚持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
法,就是为了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纪律既是“高压线”,也
是“通行证”。只有潜心学纪、笃悟知纪、立规明纪、知戒守纪,
切实将党纪党规深烙入脑、铭刻在心、力践于行,养成在受监督和
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获得
真正的自由。
“约束”和“激励”并重,纪律里有“紧箍咒”,也有“护身
符”。修订后的《条例》,不仅划出“红线”,标出“禁区”,列
出“负面清单”,同时也指出:“党员行为虽然造成损失或者后果,
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所引起的,不
追究党纪责任。”坚持实事求是和主客观相统一,强调违纪行为需
要同时具备客观违规性和主观有责性,明确了对没有故意或者过失
的行为不追究党纪责任的基本规则,避免了因纯粹客观归责挫伤党
员、干部积极性。这次《条例》的修改完善,为精准落实“三个区
分开来”奠定了党纪处分方面的基础制度,体现的正是“约束”和
“激励”并重,促使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敢用、会用容错纠错机
制,精准做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以免
除广大党员、干部投身干事创业、改革创新、推动发展的“后顾之
忧”。党员干部亦应念好“紧箍咒”用好“护身符”,切实将党章
党规党纪作为规范自我、提升自我、保护自我的“尚方宝剑”,以
如履薄冰的谨慎守住红线、守牢底线,不断提升拒腐防变能力,始
终在人生道路上干干净净、清清白白。
“担当”和“作为”一体,纪律立起“指示牌”,扬起“奋蹄
鞭”。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条例》不
仅对洁身自好有纪律要求,同样对担当作为也有相关纪律要求。明
确指出,针对一些干部满足于做太平官,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难
往上交等突出问题,专门增加对不敢斗争、不愿担当,面对重大矛
盾冲突、危机困难临阵退缩行为的处分规定。同时,增写了“新官
不理旧账”的处分规定。权力意味着责任。共产党人干事创业,图
的是造福百姓,为的是家国兴旺。《条例》为党员干部更好地履行
职责、行使权力立起“指示牌”,扬起“奋蹄鞭”。广大党员干部
既要在风纪上“管住身心”,也要在事业上“放开手脚”,把遵规
守纪融入到谋事担事上,把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与真抓实干、
紧抓快干、埋头苦干结合起来,以心中时时装着百姓的一腔赤诚,
练就不惧歪风邪气的“钢筋铁骨”,以“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
夜难寐”的事业心,诠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为民造
福,做到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不负组织重托、不负群众期盼,
不断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切问近思笃行”让党纪学习教育“积厚成势”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再次强调要抓好党纪学习教
育,他指出:“温水煮青蛙,前车之鉴不可忘却,每个人还是要好
好复习一下。脑子里要有个‘紧箍咒’。反腐败永远在路上,没有
敬畏感就会迷了道。”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
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的重要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念好“紧箍
咒”,坚持在党纪学习教育中“切问、近思、笃行”,真正让党的
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积“勤学切问”的信仰厚度,成“挺纪在前”的忠诚之势。在
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序言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
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我们的学习也应该
是生动的。回首我们党的百年征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
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广大党员
干部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从中汲取能量、获取能力,尤其是
当前全党上下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更要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
重点,全面系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原原本本学
习、逐字逐句研读中强化对党章党规党纪的敬畏之心,确保在思想
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积“细究近思”的清廉厚度,成“明纪在胸”的规矩之势。党
纪不仅仅只是一部部规章制度,更蕴含着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对党的性质、宗旨、纪律等方面的深刻反映,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也
不仅是要求熟读纪律条文,更要细悟《条例》制定修订背后的主旨
和要义、目的和意义,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新时代新
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紧绷政治纪律这根弦,严肃党内政治生
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主动将党纪学习教育和推动工作紧密结合
起来,切实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
什么,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坚决抵制各种诱惑和腐
蚀,以清正廉洁、无私用权带动身边人、影响周围人、感染更多人,
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积“实干笃行”的担当厚度,成“守纪在身”的奋进之势。习
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
苦干的特区精神,激励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开展党
纪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党员干部更好地服务人民,其核
心生命力在于开展实践、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定
期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时常叩问
和守护初心,主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
的呼声,把群众所面临的难题牢牢地抓在手里、稳稳地扛在肩上,
持续发扬钉钉子精神,将党纪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
实事”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切实把小事办实、急事办妥,不断
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始终如一”让党纪学习教育“入心见行”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
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经党中央同意,自 2024 年
4月至 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此次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
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广大党
员干部要准确把握党纪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以党章党规党纪为安
身立命之本,铆足“始终如一”的钻劲、拼劲、韧劲,把遵规守纪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学纪正心”“知纪律己”“明纪促行”
中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入心见行。
铆足“一根竿子插到底”的钻劲,在“学纪正心”中筑牢“一
心向党”的忠诚底色。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而
筑牢对党忠诚的首要之法便是强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惟有常抓不
懈加强理论学习,才能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广大党员干部要
秉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信念,把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
分条例》等党纪党规作为必修课、常修课。一方面,要在学纪知纪
上下功夫,持续对照党纪党规逐章逐条学、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
学,切忌浅尝辄止“念标题”、浮光掠影“看大概”,在学思践悟
中不断强化党性锻炼、铸就政治忠诚、夯实信仰之基,拧紧理想信
念这个“总开关”。另一方面,要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
作为立身之本,自觉经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实现自我净化、自
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
力观、事业观,真正使学习党纪的过程成为增强纪律意识、筑牢对
党忠诚的过程。
铆足“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拼劲,在“知纪律己”中永葆“一
尘不染”的廉洁本色。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不能胜
寸心,安能胜苍穹。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
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就是要强化认识
严明纪律,查找问题及时纠正,阻塞漏洞防止滑坡。广大党员干部
要以党规党纪为标尺,常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
“心中贼”,自觉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一方面,要始终保
持“赶考”的清醒,认真对照党纪法规的具体要求,以正面榜样为
标杆、以警示教育为教训,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严守纪律“底
线”,不踩制度“雷区”,把遵规守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
党规党纪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另一方面,要自觉敲钟警醒,
强化自我约束,从思想、行为上给自己念好“紧箍咒”,深入分析
查找自身问题与不足,及时纠正错误、防范风险,永葆共产党人清
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铆足“一颗钉子钉到底”的韧劲,在“明纪促行”中擦亮“一
往无前”的实干成色。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出发点在于“学”,最终
目的是为了能够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迈步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
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把党纪学习的最终落脚点落到干事创业
上,防止学用“两张皮”,做到“干净”“干事”两头抓。要时刻
牢记自己肩负的职责使命,怀揣“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担当意识和
拼搏劲头,以“一颗钉子钉到底”的干劲,把党纪学习成效转化为
推动发展的“方法论”、破解难题的“公开讲话”。要传承发扬党
的优良传统作风,面对矛盾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勇于挺身
而出,自觉把“国之大者”作为“责之重者”,把“民之关切”作
为“行之所向”,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拼劲韧劲,解决好
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筑牢心无旁骛干事创业、矢志不渝
为民造福的行动自觉,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中凝聚干事创业的
奋进力量,以实际行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修好党纪“三堂课”画好时代“坐标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的通知》,要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清廉,
腐败止于正气”,党纪学习教育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党员干部纪律
意识的增强、党性修养的提高,与党员干部自身进步、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发展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身处一个不进则退、退无可
退、非进不可的时代,党员干部要修好党纪“三堂课”,画好“理
念O点”“廉律x轴”“民生 Y轴”,找准时代“信仰”坐标、
“廉洁”坐标、“初心”坐标,以昂扬之姿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修好党纪“思想课”,画好“理念O点”,找准“不指南方不
肯休”的时代“信仰”坐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就是
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
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此次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
教育,是在以“思想”启智润心,筑牢思想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把稳思想之舵,进而淬炼非凡思想定力。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化党纪
理论学习,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
会等支部活动,采取“线上+线下”“集中+分散”等灵活学习方式,
把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案头卷”逐条逐句
学,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确保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念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正心正念,让
“党纪学习”成为战胜“薄志弱行”的有力武器,以坚定理想信念
的忠诚之心,在时代考验面前勇往直前,始终拥护党的领导。
修好党纪“廉洁课”,画好“廉律x
轴”,找准“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时代“廉洁”坐标。“廉者,政
之本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
设”,教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
干干净净做事”。党纪学习教育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力
军作用,是预防党员队伍腐败现象的必然要求。“淡泊人生蓄以明
志,清廉处事方能致远”,广大党员干部肩负为民服务的重任,更
要深化学习党纪,严守党纪,在面对“小意思打点”时,要坚决破
除私欲、秉持公理;面对“小圈子熏染”时,要严守纪律红线、道
德底线,始终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若为了
一己私欲、以权谋私、滥用职权、追名逐利,终将被人民所抛弃。
党员干部要始终牢牢把公道正派、公正廉明的理念根植于内心,永
葆党员清正廉洁的本色。
修好党纪“实践课”,画好“民生 Y轴”,找准“绝知此事要
躬行”的时代“初心”坐标。“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
薯”,秉公用权、为民用权一直都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党纪学习教育便是
旨在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公正用权、为民用权。广大党
员干部要将党纪学习教育的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强化纪
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实
践调研,“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需求,广泛听取意见,
秉公用权,为民请命,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要少一
些走马观花的“唱功”,多一些实事求是的“做功”,为基层、为
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抓好整改整治,坚持边学习、变对照、
边检视、边整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事为民所办,
利为民所谋,正言正行。
深明“纪”中意不做“案”中人 今年4至7
月,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聚焦解决一些党员干部
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要求党员干部认真学
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做到学纪、
知纪、明纪、守纪,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
不能干什么,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各级党组织迅速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落地落实。广
大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细照笃行,深明
“绝对忠诚”“极端负责”“廉洁自律”的“纪”中意,常念思想
和言行的“紧箍咒”,始终怀敬畏、明界线、守底线,方能用好党
纪“护身符”,在自己的岗位上安全履职,不做“案”中人。
要明“纪”中“绝对忠诚”之意,坚定意志,淬炼政治品格。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语出诸葛亮《兵要》。其意为:人有
忠诚品德,就如同鱼儿有了水。水是鱼跃之根本,忠乃人立之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对党绝对忠诚,必须把牢政治方向、严守
政治纪律。守纪是“绝对忠诚”的题中要义,是每名共产党员必须
遵循的党性原则。守纪必先明纪,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条例》,就
要明“纪”绝对忠诚之意,以之坚定意志,淬炼政治品格。当前,
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各种风险矛盾叠加,意识形态领域波谲云诡,
广大党员干部务必用好党纪“护身符”,逐条细照,不断筑牢忠诚
“防火墙”,始终做到对党忠诚老实、表里如一,在大是大非面前
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旗帜鲜明,不当“骑墙派”“两面人”,方能
不做“案”中人。
要明“纪”中“极端负责”之意,励新惟实,勇攀事业高峰。
“黄钟有瑟,鸣皇哲后。”语出屈原《离骚》。其寓意为:为了国
家的兴衰和民众的疾苦,当不顾个人得失,时刻保持警惕和责任感,
尽职尽责地为国家效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敢于直面问题,矛
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关键时刻和
危急关头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经得住考验。“极端负责”便是党
员干部对新时代党纪刚性要求的积极响应。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条
例》,就要明“纪”极端负责之意,以之励新惟实,勇攀事业高峰。
当前,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事业正处于“爬坡上坎”最吃劲的时候,
需要啃更硬的“骨头”,接更烫的“山芋”,破更厚的“坚冰”。
惟有极端负责才能极限担责、竭诚履职,新征程上勇攀事业高峰,
不当“老油条”“躺平者”,方能不做“案”中人。
要明“纪”中“廉洁自律”之意,净化自我,争做高洁之人。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语出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触》。
其意为:人不能战胜自己的方寸之心,又怎能战胜广阔无垠的外部
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
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从政的基本操
守,是党纪一以贯之的严格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条例》,就
要明“纪”廉洁自律之意,以之净化自我,争做高洁之人。当前,
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不正之风树倒根存,
产生腐败问题的土壤和条件还未铲除,针对党员干部的“诱惑”
“围猎”仍然存在。党员干部惟有自觉常念党纪“紧箍咒”,除去
心中“贪欲魔”,净化身边“朋友圈”,守好自身“清廉地”,争
做高洁之人,不当“老虎”“苍蝇”,方能不做“案”中人。
“知行合一”方能谨“纪”在心
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党纪学习教育正扎实开展、深入推
进,可谓如火如荼。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
结果导向,在“知行合一”中自觉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确保
学出忠诚、学出干净、学出担当。
“知”微见著明要义,把好党纪“修炼关”,在“六经勤向窗
前读”中夯实明纪之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中国共产党
纪律处分条例》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它的不
断修改完善,进一步扎紧织密了制度笼子。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要
想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不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除了原原本本学《条例》外别无他法。为此,不允许拿“我不知
道”当挡箭牌,要持续抓好集中学习、理论学习中心组研讨、个人
自学,逐章逐条学、逐字逐句读,全面把握“六项纪律”每条每款
的要求,给自己扎扎实实上一堂“纪律教育课”,切实将纪律立在
心坎上。要带着问题学、结合工作学、前后对照学,搞清楚与自己
相关的纪律规范有哪些,纪律规范为什么这样提,违反了有什么后
果,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行”之所至守规范,过好党纪“安检关”,在“不为重宝亏
其命”中擦亮公仆之节。“人不以规矩则废,家不以规矩则败,党
不以规矩则乱”纪律既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六项纪
律”为我们列出了行为规范、画出了禁行区域,遵则平安无事、违
则严肃处理。“公生廉,廉生威。”依法依规办事,是遵守落实
《条例》的有力体现。不管是发展党员、还是选拔干部,不管是行
使权力、还是为民服务,等等,都要讲规矩、按程序、守纪律,把
带头执行政策规定作为工作要求来遵守,以自身正自身廉自身硬立
标杆、作表率。要对照《条例》检视个人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方面
存在的问题,自觉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做到有则改之无则
加勉,莫因“失小节”而“丢名节”“伤气节”。要深刻认识违反
党纪的危害性,守住清贫、抵制诱惑,管住自己、管好团队、管紧
家人,净化朋友圈、纯洁社交圈、规矩工作圈、管住活动圈,在工
作生活中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和公仆。
“合”为一体抓落实,盯好党纪“成效关”,在“学惭实践谩
虚谈”中扛起担当之责。“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建党以来,
每当历史重大关头,我们党都会结合这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拿起学
习教育武器,纯洁党的肌体,校正前进方向,推动社会发展。就此
而言,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也有其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即增强政治
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
效。因此,要坚决杜绝“一开了之、一搞了之”,把开展党纪学习
教育与落实中心任务、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抢抓政策机遇,全
力抓项目、促建设、防风险,兴产业、建乡村、强治理,真正把党
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要将《条例》
学习与警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用好违纪违法案例和身边反面典型
“活教材”,通过深入解剖落马干部的“第一次”是如何破戒的、
理想信念是怎样滑坡的、纪律意识是何以失守的,让党员干部受到
震撼,在实践中自觉坚守廉政底线。
“一”以贯之强党性,守好党纪“觉悟关”,在“忠诚蹇蹇终
始全”中行使为民之权。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
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从思想
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才能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涵养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天下至德,莫大乎
忠。”党员干部要切实担负起“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责任和使命,
自觉加强政治忠诚教育、党性教育,自觉明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
立场、规范政治言行,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
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要坚持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
政绩观,做到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自觉
找准人生和事业的正确定位,怀正念、养正气、做正事。要时刻牢
记第一身份、时刻完成第一任务、时刻担当第一责任、时刻践行第
一宗旨,自觉修党性、修觉悟、修人格、修定力,做一心为公、一
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
“三问三答”推动党纪学习教育更上“一”层楼
《论语·学而》中讲到,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如乐之者。”意思是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
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道出了读书学习的三种境界:第一
是“知之”,第二是“好之”,第三是“乐之”。开展党纪学习教
育,党员干部要通过“三问三答”,自觉追求这三种进阶境界,争
做理论学习的“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把理论知识学好
学深学透,转化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一问“为什么学”?在“点”上着眼,推动“知道学”到“主
动学”转变,争做党纪学习教育的“知之者”,在思想认识上“更
高一层”。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理论是实践的指南,
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是年轻干部素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干
部要充分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开展读书学习的主动性,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认真学习习近
平总书记在各地、对各领域的重要论述,建好个人读书学习“资源
库”,做到学有方向、干有依据。要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
在前面,时刻学、反复学党章党规党纪,不越红线半步,不碰高压
线一丝,不跨越底线一点。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
么”,认真学习本专业本领域的业务知识、业务技能,争做专业领
域的行家里手。
二问“怎样去学”?在“线”上着手,推动“我要学”到“善
于学”转变,争做党纪学习教育的“好之者”,在具体推进上“更
快一步”。肯学习是态度,善学习是方法,而且只有方法得当,才
能取得理想效果甚至事半功倍。要静下心来,坚持读原文、学原著、
悟原理,系统学习、深刻把握,切实领会理论知识的科学体系和核
心要义。要灵活学习方式,综合采用“线上+线下”“集体+分散”
“理论+
实践”等方式,探索互动交流、情景演绎、实地观摩等方式,全方
位提升学习效果。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读书学
习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坚持不懈、久久为功。要自觉涵
养“一日不书,百日荒芜”的勤勉,铆足“焚膏继晷”的韧劲,在
“铁杵成针、滴水穿石”中汲取理论营养,提高综合素养。
三问“如何去做”?在“面”上着力,推动“热爱学”到“乐
中学”转变,争做党纪学习教育的“乐之者”,在成果转化上“更
实一分”。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生活工作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对于感兴趣、兴致高的
事务,我们非常乐意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去熟悉、去研
究、去摸透,进而可能取得进步、实现成就。鲁迅先生就说过: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努力去挤,总是会有的。”有人赞誉鲁迅
先生为天才,他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
在工作上。”读书学习也同样如此,要怀着一颗旺盛的求知心、好
奇心、进取心去读书,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其中的快乐是任
何物质刺激无法比拟的,陶醉其中,其乐悠悠。同时,要坚持知行
合一,勇于实践,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见效。
党纪学习教育要“勤于学深于省笃于行”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的通知》,要求自2024 年4月至 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
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
重要意义,在“勤于学、深于省、笃于行”中争做“优等生”,真
正学出成效、悟出心得,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勤于学:以学为基,在学深学透、深耕细作中筑牢理论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
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学党纪、懂党纪是守党纪、用党纪的前
提,如果对党纪学习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不深入、没思考,那就
无从谈起学习质效。广大党员干部应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熟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内容,及时重温未改条例、掌握调整条例、熟悉新增条例,更新思
想“资源库”,做到日有计划、周有复盘、月有成效。要力戒形式
主义,摒弃“抄抄笔记”表面学,避免“一知半解”囫囵学,自觉
破除“浅学而止”之弊,立起“独上高楼”的求知之志,真正让思
想在不断淬炼和洗礼中“稳”起来、“固”起来。
深于省:以省为舵,在深思熟虑、勤于自省中把稳思想之舵。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党规党纪既
是一条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也是我们党的“生命线”。细观落
马的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他们走丢了初心,迷失了方向,偏离了轨
道,辜负了组织的信任,背离了人民的重托。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牢
纪法意识,坚持以案为镜,对照“典型案例”“反面素材”,吸取
经验教训,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
不做金钱的“奴隶”,做扛得起责任、经得起考验的“老实人”
“规矩人”。要勇于自我革命,保持慎终如始的谨慎心态,经常性、
深入地对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检视自身、矫正纠偏,净
化“生活圈”“社交圈”和“朋友圈”,绷紧“八小时以外”的言
行,擦亮清廉公仆形象,切实提升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永葆清正
廉洁的政治本色。 笃于行:以行为根,在走深走实、勇毅前行
中夯实实干之根。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了解党的
纪律是前提,遵守党的纪律是关键,将党的纪律规矩落实到工作和
生活的各个方面才是最终目的。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用党纪砥砺初
心使命,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
图虚名,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
养老等重点问题,一以贯之、狠抓落实,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
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把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秉持公道正派,
不以权谋私,切实将忠诚、干净、担当体现在推进乡村振兴、实现
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等各项工作中,用手中权力更好造福社会、
造福人民百姓。
心中有“物”方能做到心中有数
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
深发展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中坚力
量,必须深刻领会党纪学习教育的精神实质,做到心中有“令”、
心中有“镜”、心中有“尺”,将其融入血脉、注入灵魂,涵养求
索问道的精神、检视自省的意识、自律慎独的意志,为推动全面从
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锻造坚实的纪律脊梁。
心中有“令”,闻令而动,涵养“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问道精
神。党纪学习教育是向全党同志发出的“动员令”。党员干部要闻
令而动,迅速适配角色,以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投入到党纪学习教
育中,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原原本本读原
文、真真切切悟原理,于精研细读中把握精神实质、于深学细悟中
增强纪律意识,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年轻干部要坚决破除
“看客”心态,深刻认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坚持把党
纪学习教育当作成长成才的“必修课题”、拒腐防变的“廉洁疫
苗”,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不断强化自身廉洁自律意识,确保
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的纪律要求保持高度一致。
心中有“镜”,以案为鉴,涵养“每向清宵自省愆”的自省意
识。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对违纪典型案例深刻剖析,不仅能够
从中汲取深刻的教训,更能清醒地认识到纪律的严肃性和不可违抗
性,提升党纪学习教育质效。党员干部要养成“照镜子”的习惯,
在警示教育中明晰纪律条例,在检视自身中强化纪律意识,坚持以
案为鉴、警示自身,通过学习典型违纪违法案例充分对照反思、自
查自纠,增强自我约束力,常怀敬畏之心、永葆廉政之德。要对照
案例反躬自省:信仰根基牢不牢?党纪知识明不明?规矩意识强不
强?思想作风正不正?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在心
中构筑起敬畏防线,把一切侥幸心理抵御在外。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纪学习教育心得体会汇编(30篇)党纪之严在于“爱之深责之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划好党员干部履职用权、行为处事的红线和底线,明确“清单”和“代价”,一旦触碰必定“买单”,任何侥幸“逃单”都是徒劳。加强纪律建设,不仅不会不利于发展,恰恰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讲,纪律规矩的约束是对党员干部最大的保护,党纪之严在于“爱之深,责之切”,在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只有深入骨子里的严管厚爱,才能使党员干部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行稳致远,从而不断迈向新台阶、取得新作为、赢得新人生、实现新价值。 “严管”...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