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培养矢志奋斗的时代新人
VIP专免
2024-06-20
999+
21.72KB
2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专题党课:培养矢志奋斗的时代新人
同志们: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
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
年。”奋斗精神是中华传统美德,“肯奋斗”是新时代好
青年的重要素质。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党取得的一
切辉煌成就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近年来,习近平总书
记始终把青年工作放在心上,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段,发
表了一系列关于“青年奋斗”主题的重要讲话、贺信以及
致辞等,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广大青年要永久保持奋斗的
新理念、新论断,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习近平新时代青
年奋斗观,这既是对青年在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的殷殷嘱
托,也是对青年担起新征程新使命新担当的要求。为进一
步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奋斗观,教育引导新时
代青年树立正确的奋斗观,今天,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
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奋斗观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奋斗观的生成逻辑包括理论逻辑、文
化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等方面内容。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奋斗思想
马克思认为,青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每个人的
人生发展都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作为现实的、活动的、
处在人生黄金阶段的青年,就是要敢于善于承担责任,为
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毋庸置疑,青年
时期马克思的目标就是为实现全世界人类的幸福而奋斗。
现实中他亲自参加无产阶级运动,在这过程中,马克思深
刻地认识到青年的社会历史重要作用,认为青年工人代表
着无产阶级运动的方向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伟大的无
产阶级革命家列宁非常重视青年在革命运动中的作用,十
分关切把先进的青年引导到革命斗争中来,赞扬了参加斗
争的俄国青年的英勇精神。在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头几年
他指出,地基业已清除好了,共产主义青年后辈的任务也
就是应当在这块地基上建设共产主义社会,青年的历史使
命就是要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人生的最终目标。中国
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奋斗
担当的思想,无论在各个时期,都把党的事业与青年工作
同部署同安排,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奋斗精神。习
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奋斗思想为理论根基,形成了具
有符合青年特征、时代潮流的新时代青年奋斗观,不断推
动马克思主义青年奋斗思想中国化时代化。
(二)文化逻辑: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精神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历史久远、博大精
深,形成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
这不仅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青年要奋斗的相关论述
提供了思想之源,也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
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其一,艰苦与奋斗相统一。比
如《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论述,启示
着我们要保持艰苦奋斗、生生不息的顽强精神。《孟子·
告子下》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饿其体肤”之语,张载的“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
也”,皆意指成功少不了艰苦与奋斗,苦难可以激发人的
斗志,奋斗过程中又少不了苦难。其二,立志与奋斗相统
一。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认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
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认为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蕴
含的丰富的立志思想和奋斗精神,既强调了从小就要树立
远大的志向,也提出了立志后要不断发扬奋斗精神。2018
年5 月,在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建校 120 周年前夕,习近
平总书记赴北京大学调研时,对青年提出“立鸿鹄之志,
做奋斗者”厚望,这正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其三,担当与奋斗相统一。《日知录·正始》中的“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孟子·告子下》中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和《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以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
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精神,凝结成中华民族深沉厚重的
“为民情怀”“家国情怀”“天下情怀”。习近平总书记
多次引用古籍中的箴言妙语,激励青年不负青春韶华,勇
担时代责任,努力将“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青春誓言
落实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中
这些古典名言警句,形成了新时代青年奋斗观中最直接的
文化根基。
(三)历史逻辑:历届领导人寄语青年奋斗
青年是引领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纵观百年大党走过的
历史卷轴,中国共产党的历届领导人无一不赞美青春、关
爱青年,无一不重视青年在社会变革中的先锋力量,无一
不关注、推动青年的健康成长。毛泽东寄语青年:“世界
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
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意在表明青年如旭日初升,朝气
蓬勃,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气神,敢想敢干,
敢于尝试。在《湘江评论》的创刊宣言中,毛泽东就极力
主张青年应该无所畏惧,要为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
道路而努力奋斗。邓小平寄语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
胜利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他曾指出,我们的事业要兴
旺发达,离不开青年一代的成长。1983年10 月,他为北京
景山学校题词,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嘱咐广
大青年努力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
这也是他为中国教育提出的明确的发展战略。江泽民寄语
青年:“努力创造无愧时代和人民的业绩。”他强调,青
年茁壮成长决定着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希望广大青年敢于
开拓、勇往直前。胡锦涛寄语青年:“当代青年无比幸运
又责任重大。”广大青年是无比幸运的一代,又是责任重
大的一代,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奋斗精神,
踊跃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习近
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
的新时代好青年。他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
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希望
广大青年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让
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
丽之花。”从上述的一系列论述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
党历届领导人高度重视青年成长成才,深刻指出了奋斗精
神对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现实逻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要
青年奋斗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助推力,是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近几年,“躺平”一词在一些
青年中一度成为热词,背后原因折射的是部分青年不愿奋
斗、不敢担当、不想作为的生活态度,反映出当下部分青
年呈现出迎难而下、得过且过的消极观念,进而衍生出
“奋斗无用论”“奋斗过时论”。其一,部分青年理想信
念不坚定,对马克思主义持消极态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认同感不高。其二,部分青年在干事行动上“躺
平”,甘愿混日子、熬年头,工作一有闲暇就“摸鱼”,
有的青年三观出现了问题,追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缺
乏奋斗精神。很显然,这种精神姿态与国家和社会所倡导
的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如果任其发展,不仅会对青年个
人的成长成才造成影响,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民族复兴伟业
能否最后实现。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奋斗观立足于时代发展
着眼于当前青年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转
变思想认识,在大有可为的时代里,做有为之人。广大青
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奋斗观为引领,大力弘扬奋斗优
良传统,以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精神和良好的姿态干事
创业,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开拓工作,勇做走在时
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二、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奋斗观的时代内涵
(一)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的新特点
奋斗精神不仅是中国青年运动的优秀传统,更是新时代
青年接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新时代
新征程,青年对于奋斗精神的认识已经发生变化,凸显出
一些新特点。
1.重视“有意义”的奋斗。
摘要:
展开>>
收起<<
专题党课:培养矢志奋斗的时代新人同志们: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奋斗精神是中华传统美德,“肯奋斗”是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素质。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党取得的一切辉煌成就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青年工作放在心上,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段,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青年奋斗”主题的重要讲话、贺信以及致辞等,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广大青年要永久保持奋斗的新理念、新论断,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奋斗观,这既是对青年在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的殷殷嘱托,也是对青年担起新征程新使命新担当的要求。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阐...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