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VIP专免
2024-06-16
999+
16.54KB
1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同志们:
2023 年 9 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深刻、系
统、全面阐述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
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我们
当好领头羊和火车头注入了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与考察我省、我市重要讲话重要指
示一脉相承、一以贯之,蕴含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考量,蕴含着以加快发展新质生
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谋划。我们深刻认识到发展新
质生产力是要牢牢把握的历史性机遇,必须坚持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打造发展新质
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使之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
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
动高质量发展扛起担当、贡献力量。
一、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载体和决定因素
(一)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关系
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动态的、相对于旧质生产力或传统
生产力的概念。历史上作为人类劳动力发展测量器的劳动
资料的每一次质变,如铜器代替石器、铁器代替铜器、蒸
汽磨代替手推磨、电动机代替蒸汽机内燃机,都标志着一
种新质生产力的产生。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生产力从传
统形态向新质态的转换,一定意义上都涉及新旧动能的转
换。从 18 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热力和机械化,到 19
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电力和电气化,再到 20 世纪第
三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网力和信息化,当前正在推进的数字
经济产生的算力和数字化,都代表各时期的新动能以及相
应的新质生产力。
(二)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是指以数据的收集、处
理、存储、传输为劳动对象,以知识创造、技术创新等为
主的智能劳动者,以传感器、移动通信、网络、软件、计
算机、集成电路、互联网、物联网等智能工具等为劳动资
料,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为
代表的新一代生产力。
(三)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载体
根据马克思“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
的生产力”的观点,新质生产力也一定是有用的具体的劳
动的生产力,从而必然以一定的产业为载体。习近平总书
记 2023 年 9 月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
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
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
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从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讲话涉
及新质生产力概念时都提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可
以推断,当代中国所谓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载体,也就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所确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
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
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类脑智能
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
储能等未来产业。
(四)新质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九届四中全会,劳动、资本、土地、
管理、技术、知识和数据先后被列入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生
产要素,作为新质生产力量化表达式的新质劳动生产力,
其决定因素自然不同于传统因素。上述七种生产要素中,
如果说劳动、资本、土地、管理等前四种要素是决定传统
生产力(旧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则技术、知识、数据
等后三种要素可视为决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性因素。其中
特别是数据,当今世界已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无
疑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马克思在《资本论》
第一卷中讲到一般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生产时指出:
“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
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而
“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
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
条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生产力可表
述为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劳动、资本、土地、管理、技术、
知识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构成的多元生产函数,因此,要提
升全要素生产率,不仅要在提升技术水平上下功夫,还要
在提升劳动者技能、资本运用效率等方面上下功夫。
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一)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新规定
在全面总结我国改革开放 40 年所发生的基本经济制度
变革的基础上,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
经济制度作出如下概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
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
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这一概括有两大创新:一是在过去只强调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
增加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从而在空间外延上扩大了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
制度涵盖的范围。二是把过去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时间跨度上扩展到了整个社会主义历史
阶段,这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作出的重要发展
和深化。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同志们:2023年9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深刻、系统、全面阐述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我们当好领头羊和火车头注入了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与考察我省、我市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一脉相承、一以贯之,蕴含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考量,蕴含着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谋划。我们深刻认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要牢牢把握的历史性机遇,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使之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