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推动完善党的领导和支持保障,聚焦“见实效”,抓好党、团、队一
体推进。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和巡察监督工作内容;建立团 xx 县委书
记常态化列席县委常委会会议、镇团委书记列席同级党委班子会议制度,切
实提高团干部的政治参与感和大局贡献度;联合县委组织部,严格落实“两
个一般、两个主要”要求,县域内 xx 周岁以下发展党员全部由所在团组织推
荐;加强与县教育部门协作,成立了县级教育团工委,实现全县中学团校全
覆盖。
锚定“六化”目标改革成果效能凸显
xx 县锚定干部来源多元化,配齐配强县、乡两级团干部队伍。改革以来,
团县委机关有效工作力量得到增加。
锚定组织方式多样化,创新组织设置,加强对“两新”领域青年的有效覆
盖。同时,依托经济开发区团工委成立了青年企业家协会,以优秀青年企业
家为牵头,重点推动县域内创业青年的融合,探索建立园区“青年之家”,
建设适合企业青年的新型成长空间和组织架构。
锚定生存资源社会化,着重建立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企业家协会、仁爱
志愿者协会、大学生联合会等“团办青年社团”,积极发展 x 个有效联系社团,
培育孵化x个文艺和体育类青年社团,联动青年 xxxx 余人。
锚定工作内容项目化,重点打造“青年学习社”“青春公益行”“青创梦
工厂”“青年有话说”“青春来相伴”x 大品牌服务项目。
锚定运行机制扁平化,实现人员跟着工作走,工作跟着项目走。由xx 县
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团县委积极组织实施“大学生团干部”计划,面向 xx
籍在校和返襄大学生选拔xx 名青年,到乡镇、企业、学校、经开区等单位的
团组织兼任团(工)委副书记。
锚定引领动员网格化,推动形成县域青年组织联系联络全覆盖。依据团组
织设置架构,建立完善覆盖各领域的网上社群xx 个,建立了青年常态化联络
“微阵地”,直接联系 xxxx 余人,覆盖团干部队伍、青年骨干及团员青年,
储备青年志愿者 xxx 余人,常态化开展各类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团的大局贡献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