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进“最多跑一地”改革的调研报告

VIP专免
2024-06-11 999+ 16.23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进一步推进“最多跑一地”改革的调研报告
最多的改于“地”
2003 年
调解机制,在全国率先将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实体化运行
即通过“重点部门集中常驻、一般部门轮换入驻、涉事部
门随叫随到”形式,对群众提出的矛盾纠纷、信访事项,
集成办理、统筹调处,实现矛盾纠纷和各类事件的“一站
式”办结。
一、“最多跑一地”的内涵与特征。
(一)基本内涵。
最多的核运行江省
2019 年
90 个
调处化解中心,后来又全面迭代为社会治理中心。目前,
“最多跑一地”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社会治理领域的
延伸拓展,是深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举措,也是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再发展,旨在全省范围内加快打造
一站式的县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在此基础上,加大
资源整合力度,健全“五调联动”(诉调、警调、网调、
访
心”,达到信访和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的目标。
综观现有研究,本文认为“最多跑一地”是社会矛盾纠纷
化解机制的创新,其实质是地方政府转变碎片化治理理念
建设并实体化运行一站式综治中心(社会治理中心),整
合分散的治理资源、聚合治理力量,最大程度满足基层复
杂多样的矛盾纠纷化解现实需求,破除社会治理“头痛医
头、脚痛医脚、就治理而抓治理”的困境,促进社会矛盾
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源头。
二)于以盾纠制,
“最多跑一地”通过“物理聚合”,打造一站式社会矛盾
纠纷调处中心,实现基层治理体制和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
制的有效创新,形成多参与、高可持续的聚合治理
,其在价值取向、核心理念、治理策略等
特质。
1.“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为
民利益我们党本出发点
脚点。”“最多跑一地”以“为服务”为
整合信访、司法等部门,实行“一”统一
理群众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诉求、系统、分级分类处
,变分散的多个处理部门调处为“一中心”集中调处,
群众多次跑、多地跑、往等情况
有效提高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效率。群众和企业能够在“一
矛盾纠纷,即“一门进出,事
不仅意味着矛盾纠纷到高效成本的化解
地”以维护人民利益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2.聚合理理前社会矛
多部门、多领域,要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将分散的治
理部门、专与矛盾化解的需求有效衔接起
“最多跑一地”变碎片化治理为源头入、主动
同联动的聚合集成治理,通过层级、部门、领域的
集成与合,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从“
“联合作提高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效率,进一步
的社会治理机制,有效提基层社会治
理效
3.智慧地”现了
的“聚”,更依托智慧管、探索联合
联合研、联合调处相关工作机制,实现社会矛盾纠纷
化解机制的“”。“最多跑一地”省、市、村等诸
,变部门线矛盾纠纷化解的治理
方式为线线相结合的重办理方式,实现矛盾纠纷化
化治理。借助智能将办事
来访群众从纷出来,建立并完善科学
、高效的体制机制,推动数据资源集成共享、整合应用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关于进一步推进“最多跑一地”改革的调研报告“最多跑一地”的改革实践早于“最多跑一地”理念的提出。早在2003年,江苏省南通市就提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在全国率先将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实体化运行即通过“重点部门集中常驻、一般部门轮换入驻、涉事部门随叫随到”形式,对群众提出的矛盾纠纷、信访事项,集成办理、统筹调处,实现矛盾纠纷和各类事件的“一站式”办结。一、“最多跑一地”的内涵与特征。(一)基本内涵。“最多跑一地”的核心本质和运行机制与浙江省所倡导的“最多跑一地”改革有异曲同工之处。自2019年开始,浙江开始探索从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到社会治理“最多跑一地”改革,先后建立了90个县级社会矛盾...

展开>> 收起<<
关于进一步推进“最多跑一地”改革的调研报告.docx

共14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 1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