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村(社区)换届后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VIP专免
2024-06-11
999+
11.59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基层反映:村(社区)换届后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
题和建议
村(社区)干部处在一线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党和政
府联系广大群众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当前,村(社区)
干部队伍总体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
构在换届后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但仍然存在班子运行质
效不高、个人能力不足、村(社区)建制调整改革后合村
不合心等问题亟待解决。
一、存在问题
(一)“两委”班子的“磨合期”,功能发挥有差距。
村(社区)换届后,干部队伍虽然在年龄、学历、专业等
方面得到优化,形成优势互补、老中青梯次衔接更为合理
的结构,但由于知识水平、工作经历、业务能力等方面存
在差异,班子成员处于磨合阶段,战斗力和凝聚力都有进
一提升空间。如:某城乡结合部社区,新任书记学历较高
但经验不足,班子其他成员则年龄较大、思维定势较重,
沟通协调和整体配合效能不高,致使整体功能发挥不够理
想。
(二)个人角色的“转换期”,岗位适应有差距。部
分村级领导干部自身岗位跨度较大,其中不乏来自经商、
教育、医疗等其他领域人才,对当前业务熟悉程度不够,
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不能完全适应新岗位要求,尤其个别
新任书记,对如何抓班子带队伍、如何发展特色产业等方
面缺乏科学、深入的思考,不能做到齐抓共管、协调联动
如:某中心村支部书记为 90 后年轻党员,在资料报送、文
字写作方面较为突出,但因上任前常年在外地,对镇情、
村情没有摸清摸透,在处理信访矛盾纠纷、征地拆迁等棘
手事务上较为吃力。
(三)村(社区)建制调整改革后的“过渡期”,融
合程度有差距。当前,因村(社区)建制调整改革而合并
的村(社区),不同程度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化解难、后续
保障工作不到位、被合并村(社区)公共服务日益边缘化
等问题,新一届村(社区)干部和群众融合程度不深,尚
处在适应阶段、过渡阶段。如:某中心镇一类村是由强村
和弱村合并,并村后在产业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相关项目、资金分配等方面利益难以均衡,部分村民抵制
情绪较为明显,干部得到内部认同尚需时日。
(四)基层治理的“探索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有差距。村(社区)是社会治理的重心和落脚点,但因目
前基层治理职能分散在不同层级和不同管理部门之中,村
摘要:
展开>>
收起<<
基层反映:村(社区)换届后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村(社区)干部处在一线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当前,村(社区)干部队伍总体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在换届后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但仍然存在班子运行质效不高、个人能力不足、村(社区)建制调整改革后合村不合心等问题亟待解决。一、存在问题(一)“两委”班子的“磨合期”,功能发挥有差距。村(社区)换届后,干部队伍虽然在年龄、学历、专业等方面得到优化,形成优势互补、老中青梯次衔接更为合理的结构,但由于知识水平、工作经历、业务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班子成员处于磨合阶段,战斗力和凝聚力都有进一提升空间。如...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