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常委会主任党课讲稿:以新思想引领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VIP专免
2024-06-10
999+
21.21KB
2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人大常委会主任党课讲稿:以新思想引领地方人大工作高
质量发展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历次集中教育活动,
都以思想教育打头,着力解决学习不深入、思想不统一、
行动跟不上的问题”。无论是延安时期厉行整风运动,改
革开放初期开展全面整党,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三
讲”教育,还是新世纪以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教育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
践能力,推动中国这艘东方巨轮在风浪中稳步前行。2013
年,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活动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不断加强理论武装,为解决实
际问题增添精神动力;2015 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
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
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让“严”“实”成为终身
习惯和自觉追求;2016 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党的
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
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2019 年,新中国
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
“理论学习有收获”为首要目标,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员内心深处扎根;2021 年,建党百
年之际,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明确
要求,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回望历史来路、坚定历
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不断开拓新局。惕厉自省,慎终
如始。新时代以来,接续开展的五次党内集中教育层层推
进,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
始终,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吹响了凝心聚力的奋进号角,
为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出了重
要贡献,解决了许多新时代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
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汲取不懈奋
斗的源泉动力,增强学思践悟的政治智慧,筑牢拒腐防变
的堤坝防线,从而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走
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下面,我以“深学细悟强领会真信
笃行抓落实以新思想引领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这一
主题,从四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认识体会,供大家参考。
第一、新时代产生新思想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时代。这
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变”是时代的主基调,“新”是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旋律。同时,今天我们所面临挑战
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难”也成
为大趋势。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的创新成果,在思想上来一个大解放、来一次大提升。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了“马
克思主义往何处去”的重大问题
世界社会主义 500 年,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社会制度的执
着追求,深刻改变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创
立 170多年,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通过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新飞跃,开辟了新境界。如何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走向深入?习近平总书记曾
在多个场合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
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近日,总书
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
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
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
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第一
个结合,解决的是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第二
个结合,解决的是古与今、中与外的关系。把“两个结
合”定位为必由之路、最大法宝,特别是对“第二个结
合”的强调,我认为有很深的战略考量。
首先,这是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
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认同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在学
习贯彻的过程中,如果能做到既观照现实,解决实际问题
又回溯历史,汲取精神力量,最终让中国共产党、中华民
族形成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行动,让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政治上的坚定信仰,成
为我们的文化符号和精神标识,这才是真正学到位了。其
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改变世界提出了新的
更高要求。传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庄严使命,当代中国
共产党人责无旁贷。我们坚信,把两个结合融在一起,互
相契合,彼此成就,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
创新的、有生机的,将把世界带向更光明的未来。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了“中
国往何处去”的重大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一个原创性科学概念,是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全篇的一个
关键词。这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
长期探索出来的。自鸦片战争爆发,无数仁人志士艰难求
索,从追寻器物,到模仿制度,再到探寻文化,都未能带
中国走出困境、走向现代化。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
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从明确“努力于中国的工
业化”“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到现代化建设“三步
走”构想,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十五年”
的战略安排,中国现代化建设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
的历史性跨越。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
又一次来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
路,迈向什么样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擘画了蓝图
提供了根本遵循、理论指引、战略支撑,新时代十年的历
史成就、伟大变革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
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要
实现全面转型,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主义历史
上迄今还没有成功的先例,这必将是人类历史上更为伟大
的创举。要搞清楚“中国往何处去”,首先要弄清楚中国
式现代化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我理
解,党的领导就是本和源,根和魂,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
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是我们在强国复兴伟
大实践中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红线,必须紧紧依靠的核心
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五个重要特征:人口规模巨大的
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
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核就是
“人”的现代化,五个重要特征深刻阐述了人与社会,人
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最终目标是实现人
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了“中
国共产党往何处去”的重大问题
我们党已经走过了 102 年的光辉历程,是世界上最大的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大要有大的样子,但大也有大的难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时刻保持解
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个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
亡、关系党的兴衰成败,是党在新时代新征程必须要回答
好、解决好的问题。首先,大党的独有难题是什么?中国
共产党数量巨大,有大体量大规模;抱负远大、有大志向
大追求;思想宏大、有大智慧大谋略;组织强大、有大团
结大统一;精神伟大、有大传承大弘扬;胸怀博大、有大
气魄大担当。这样的大党,担负的使命、面对的挑战、碰
到的问题,也是独一无二、前所未有的。习近平总书记在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
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
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
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
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都是我们这个
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这“六个如何始终”深刻阐释
了我们这个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是什么,充分体现了
我们党对所处历史方位、肩负使命任务、面临复杂环境的
清醒认识。
摘要:
展开>>
收起<<
人大常委会主任党课讲稿:以新思想引领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历次集中教育活动,都以思想教育打头,着力解决学习不深入、思想不统一、行动跟不上的问题”。无论是延安时期厉行整风运动,改革开放初期开展全面整党,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三讲”教育,还是新世纪以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教育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推动中国这艘东方巨轮在风浪中稳步前行。2013年,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不断加强理论武装,为解决实际问题增添精神动力;2015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将学习...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