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VIP专免
2024-06-10
999+
25.03KB
3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县 2023 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进展情
况报告
2023 年,XX 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
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巩固脱贫
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历史方位和战略定位,着力提
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切实做好守底线、抓发展、促
振兴。主要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基本情况
XX 有省定重点帮扶村 13 个、市定重点帮扶村 13 个、
县定重点帮扶村 18 个。截止 2022 年 11 月 10 日,全县有建
档立卡脱贫户 9766 户 30093 人,监测对象 671 户 2210 人,
监测对象人数占比 7.34%,监测对象风险消除 412 户 1318
人,监测对象风险消除人数占比 59.63%。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严格落实防贫监测帮扶工作机制,坚决守牢不
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1.落实常态化监测帮扶工作机制。紧盯“四保障”政
策落实、增收困难户、突发困难支出激增户等致贫返贫风
险,严格落实“农户自主申报、部门数据比对、干部常态
摸排”三线预警工作机制,建立台账清单,逐村逐户逐人
落实跟踪监测,责任到人头,做到受灾必查、上学必问、
生病必访、有诉必核。2023 年,开展了两轮集中排查和信
息采集,覆盖农户 127882 户 489845 人。行业部门监测中,
认真落实了行业部门数据信息的互通共享机制,与民政、
人社、医保、教育等部门进行定期数据比对、信息互通,
主动做好工作,做到预警监测信息精准,符合监测条件的
农户纳入及时,应纳尽纳,应扶尽扶。截止今年 10 月 20 日,
XX 有建档立卡脱贫户 9768 户 30116 人,监测对象 663 户
2179 人,监测对象人数占比 7.34%,全省占比 8.0%,上饶
市占比 6.8%。监测对象风险消除 409 户 1318 人,监测对象
风险消除人数占比 59.63%。
2.落实分类层级针对性帮扶措施。按照风险类别、发
展能力、现实需求等制定帮扶计划,重点是进一步强化精
准施策、精准帮扶,把有能力的扶起来,扶不了的带起来
带不了的保起来。对有劳动能力的以产业、就业帮扶为主
对没有劳动能力以兜底保障帮扶为主,完善短期救急、长
期提升帮扶模式,脱贫户、监测对象实现了收入稳定增长
2023 年前三季度脱贫户、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增幅14.8%,
增幅较 2022 年同期增加5.1 个百分点。XX 前三季度收入下
降脱 贫 人 口2585 户 7836 人 , 占 25.9% , 全 省 平 均 占 比
23.2%。收入下降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2536
元,下降幅度 17%,全省平均下降幅度 16%。1 万元以下低
收入脱贫人口收入下降占脱贫人口占比 9.2%,全省平均
8.0%。8000 元以下低收入脱贫人口收入下降占脱贫人口占
比 2.6%,全省平均 2.7%。
3.落实各项优惠帮扶政策。组织开展住房和饮水安全
情况摸排,对新增饮水、住房不安全问题立行立改。做好
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学生控辍保学工作,按学期及时发放教
育资助,没有错发漏发的情况。持续关注脱贫人口和监测
对象医保参保、医保报销的政策落实和乡村卫生室、乡村
医生的配置管理,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医保参保 100%。对
通过常规帮扶举措仍然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脱贫人口和监
测对象,纳入农村低保、特困救助和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
范围。全县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纳入农村低保、特困救
助做到了应保尽保。强化防贫保险的监督和管理,督促人
保公司按要求及时落实防贫保险理赔等工作,充分发挥防
贫保的保障作用。截止 10 月 20 日,全县防贫保险共理赔
10 笔2199.4645 万元。
(二)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
入差距、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
1.把稳定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目标,抓好“两
业”帮扶。一是培育发展产业帮扶。用好中央和省级财政
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帮扶政策,继续扶持发展产
业帮扶,2023 年度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发展方
向预计 7000 万元,同比去年增长
7.6%。抓好产业帮扶带动经营主体和村级(联村)产业
基地建设管理和带动监测,坚持以产业发展建设富民基地
结合各地资源特色,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以产业带动
就业、促进发展。如,怀玉乡玉峰村充分利用高山盆地区
域小气候特点和绿色、红色、古色旅游资源,发展民宿经
济,玉峰村现有村民经营民宿农家乐 54 家。在每年夏天,
周边县市很多退休老同志结伴来玉峰村避暑长住,每人每
天住宿餐饮收费在 100-120 元,经营民宿农户此项年增收在
5-10 万,经营较好的如罗满堂家,每年接待 600-700 人,
毛收入达50-60 万元。民宿经济的发展,同时带动了玉峰村
常规种植养殖产业的发展,以前村民种植自己吃不完的蔬
菜,成了外地游客追捧的无公害高山蔬菜,村民散养的家
禽,也成了外地游客争相品尝的“土货”。如,六都乡小
番茄种植,集中流转土地,引进在浙江湖州从事生态农业
的乡友试点种植小番茄,目前已经发展到涉及 5 个行政村连
点成片的 1800 亩种植大棚,利用小番茄等果蔬和水稻生长
周期特性,实行稻蔬轮作,2 月中旬到 6 月中旬种植小番茄,
6 月底到 11 月种晚稻,全年小番茄产量1000 余万斤、水稻
60 万斤,年产值达 7000 余万元。小番茄种植基地带动当地
就业 400 余人,人均年工资增收 3 万余元,收益分红覆盖 9
个村脱贫户、防贫监测户,户均约 1500 元。小番茄种植产
业初步确立了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的区域优势。二是强化部
门联动,加强就业监测,做好稳岗就业服务。制定出台稳
岗就业“实施措施”,加强技能培训,打造劳务品牌,拓
宽就业渠道,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劳动力就业 8897 户 12445
人,发放一次性县外就业交通补贴 344.7 万元。公益性岗位
安置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 1159 人。交办各种技能培训 44 人。
抓好搬迁后扶,聚焦 17 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现有的
334 户 1100 名搬迁脱贫群众,持续推行“点长制”,共帮
扶 135 户 156 人发展产业、274 户 562 人稳岗就业,促进脱
贫群众稳增收。XX 前三季度人均生产经营性净收入占比
9.9%,同比增 3.2 个百分点。脱贫户按照年人 均纯收入
7800 元(月人均650 元)标准测算,收入进度75%以下的
XX 有 2 户。
2.聚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稳步推进乡村建设。
一是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数字乡村建设。开
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提升等专项行动。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动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处理利用。推进农村生活
污水治理,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持续开展村庄整治清
洁行动。2023 年共计投入资金 25475.62 万元、安排项目
357 个。实施数字乡村建设,重点打造玉山数字乡村指挥中
心,以实时传感、系统对接、协同应用三大方式归集农业
农村各领域数据资源,形成 XX 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以数
字乡村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对农业农村基础资源、农业产
业、主体、美丽乡村、公共服务、高标准农田等各类业务
数据有效整合、统一规范,绘制出数字乡村“一张图”,
实现一图观三农,以图管农,依数而策。加快了物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融展示、
咨询、监测、预警、收集、分析等功能为一体,对全县农
业信息化的动态监管和对农业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实时预
警监测。通过智慧农业指挥调度中心,构建了县乡村三级
服务体系,打造出“供销e家”“三清故事”等一批助农兴
农平台,紫宝香糯、玉山黑猪、香榧、姜宅红糖等一批农
字号“网红”品牌。玉山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成功通过国家
数字乡村试点终期评估,获评全国数字乡村优秀试点县称
号。二是着眼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强化村
级党支部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支部班子示范引领作用,建
设好基层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好村级监测员队伍。以村
“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为骨干,村民小组长、党员
新乡贤等为成员,每月定期入户走访调查,聚焦各类致贫
防贫风险点,分析研判。建设好乡镇专干队伍。强化乡村
信息管理员业务培训,确保吃透政策,弄懂指标,熟悉流
程,熟练运用。加强对乡村专干工作指导,切实提高基层
干部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效能。稳定帮扶干部队伍。规范
驻村帮扶干部日常管理,严格落实考勤制度,规范请假流
程,严格请销假制度。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考勤情况报送
驻村队员派出单位和县委组织部进行备案。注重驻村工作
队成员的学习培训。各驻村工作队定期组织学习乡村振兴
新政策、新理论、新要求,安排乡村振兴工作,做到有学
习、有安排、有计划、有落实、有结果、有效果的“六
有”工作模式。落实关爱机制。驻村工作队派出单位足额
拨付驻村工作经费和驻村生活补助,确保驻村期间后勤有
保障。关心关爱驻村帮扶干部思想工作和家庭生活情况,
及时帮助解决驻村干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选人用人上
向乡村振兴一线人员倾斜,大力提拔乡村振兴一线敢于担
当、勇于创新,能够挺身而出的驻村干部,树立“实干者
实惠、有为者有位”的正向激励导向,提高了驻村帮扶干
部的执行力,营造了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工
作氛围。三是改进乡村治理,增强村民自治组织能力。健
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组织开展党员联系农户、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党员在乡
村治理中带头示范,带动群众全面参与。密切党员与群众
的联系,了解群众思想状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加强对
脱贫人口、低保对象、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
特困人员等人群的关爱服务,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听党话、
感党恩、跟党走。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崇德
向善、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培育淳朴民风。
开展好家风建设,持续落实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
动,推进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重点领域突出
问题专项治理。推进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培育“四点半课
堂”等一批基层宣讲品牌,完善村规民约,推广积分制、
清单制、数字化、村民理事会等经验,持续提升乡村治理
效能。
(三)聚焦问题抓好整改落实,进一步夯实基层工作
基础
县委、县政府扎实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
于 2022 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国
家考核评估反馈问题和省考发现问题整改工作部署要求,
坚决扛起问题整改政治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整
改谋划部署,全面对照国家考核评估反馈问题和省考发现
问题整改工作清单,实行县直部门和乡镇街道“双责任”
“双台账”、“双销号”、“双问责”的四双机制,全力
补齐短板、强化弱项,问题整改取得扎扎实实成效。对照
省、市问题整改工作清单,结合 XX 实际共细化为53 个具体
问题81 条整改措施,全部按照时限要求整改完成。四双机
制具体做法是:
1.压紧压实县直部门和乡镇街道工作“双责任”。县
委、县政府第一时间传达全省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整改
文件精神,及时召开研究部署、调度推进工作会议。明确
县直部门、乡镇(街道)党(工)委、村党组织主要负责
同志整改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研究、亲自部署、
亲自督导,推动问题整改工作有序有效落实。
摘要:
展开>>
收起<<
县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进展情况报告2023年,XX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历史方位和战略定位,着力提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切实做好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主要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基本情况XX有省定重点帮扶村13个、市定重点帮扶村13个、县定重点帮扶村18个。截止2022年11月10日,全县有建档立卡脱贫户9766户30093人,监测对象671户2210人,监测对象人数占比7.34%,监测对象风险消除412户1318人,监测对象风险消除人数占比59.63%。二、工作开展情况(...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