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协会科技大会上的讲话
VIP专免
2024-06-09
999+
23.37KB
3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协会科技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都*市隆重召
开 2024 年度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技大会暨安全科学与
安全工程国际会议。在此,我代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对大会召开给予大力支持的*省应急管理厅、国家矿山安全
监察局*局、*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安全学科评
议组、中南大学等所有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与
会代表尤其是各位嘉宾、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这次会议
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工作方
面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总结一年来
协会的科技工作、安排部署明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科技
工作任务,坚持立足“四个面向”,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不断提高协会科技工作水平,为促进职业安全健康和应急
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刚才,我们为 2023 年度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技奖和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及相关学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获得
者颁发了证书,在此让我们对上述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热
烈祝贺!希望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勇攀
高峰,多创佳绩、再立新功!
下面,我就近年来协会科技工作的情况做一个总体回顾,
并对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和未来协会科技工作如何开展讲几
点意见:
一、近年来协会科技工作的总体回顾
去年协会科技大会以来,协会党委和理事会努力践行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党中央、国
务院决策部署和上级精神及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科
技大会精神,结合协会实际,进一步提出了“创建世界一
流(协会)、再造一个协会、实现跨越发展”的总体战略
目标,深化实施了人才强会、创新驱动发展等七大具体战
略,并把做好科技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大力加以推进,取得
了新的更大成效。特别是我们坚持“四个面向”,坚持问
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持产学研用社(协会)
紧密结合,全面加强科技工作、全面提升科管水平、全面
搞好科技服务,加快各种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步伐,促进科
技成果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努力提高科
技工作成效,为会员和社会单位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科技赋
能服务,在推动会员乃至社会单位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了
努力。
(一)持续引领安全学科的建设,积极培育协会安全学
科和专业品牌。
在学科建设方面,我们发起了《协会安全科学与工程学
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活动,这是国内首次由社
会团体设立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活动
受到了广泛欢迎,既巩固和加强了协会在安全学科领域的
地位,又强化了协会职能中作为学术性组织学会的那部分
属性。与此同时,在专业建设方面,我们承担了安全工程
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通过该项工作,与全国 166 所开
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认证了近 50 家
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培养了数十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
家。
(二)办好“学报”和品牌学术会议,积极提供学术交
流和成果展示平台。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协会主办的《中国安全科学
学报》是我国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和应急管理领域重要的
学术交流和载体之一。近年来,办刊质量稳步提升,在
2019 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刊、2021年入
选 《 世 界 期刊 影 响 力指 数 ( WJCI ) 报 告 ( 2020 科 技
版)》Q2区的基础上,2022 年被 Scopus 数据库正式收录,
并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1
版)Q2区,在推动职业安全和应急管理领域科技进步方面
发挥了独特作用。与此同时,协会和相关分支机构还举办
了包括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技大会(原中国职业安全
健康协会学术年会)、职业安全健康高峰论坛和第一、二
届粉尘与职业卫生健康国际论坛(会议)及城市安全风险
防控论坛、煤矿瓦斯防治与利用国际青年学术会议、中国
国际(上海)化工过程安全管理(PSM)最佳实践研讨会等
在内的全国和国际性学术品牌会议。这些品牌学术会议为
中外职业安全健康和应急管理领域的企业、科研院所及广
大科技工作者乃至政企管理者提供了广阔的学术交流和成
果展示平台,对促进合作、引领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科技奖评审工作不断加强,助力了职业安全健康
领域科技创新。
协会科技奖评审工作已开展 12届且每年都有新进展。近
年来相继下发了《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关于进一步加强
科技工作的意见》《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关于进一步加
强专家智库工作的意见》《关于印发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
会科技成果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健全了
覆盖全过程的各项评价制度细则。同时,成立了科技工作
领导小组,进行了科技奖评审委员会换届工作。尤其是终
评委扩充至81 人,其中两院院士 20 位,强化了科技领导和
评审工作力量,提升了科技奖评审水平和整体科技创新能
力。
2022 年,全会上下众志成城,克服不利因素,科技奖评
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首次专业组评审使用
网评模式,圆满完成了科技奖的评审任务。数据表明,近
年来协会科学技术奖的参评成果数量连续多年稳步增长,
从不足 200 项,逐渐稳定在每年 300 项。2023 年科技奖申
报数量实现跨越式增长,仅科技进步奖这一项子奖项就收
到申报材料近500 余份,质量也大幅提升。尤为突出的是,
协会科技奖改善了申报结构,原来矿山安全方面申报比例
占近50%,现在建筑、交通、石油、化工、电力、制造、工
贸、冶金等行业以及公共安全、防灾减灾、消防等领域,
申报绝对数量和占比逐年提高,成果涉及上述各行业领域
的职业安全健康和应急管理方面。
2022 年,协会还首次增设了协会科技奖特等奖,为获奖
单位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提供了支撑条件。同年向国家知
识产权局推荐中国专利奖提名 3 项,全部获奖,打出了协会
科技评奖提名的品牌效应。2023 年又实施一系列举措,增
设科技奖子奖项五项,即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成果
转化奖、青年科技奖、重大工程奖。
(四)加强了团标工作顶层设计,稳步推进协会团标工
作高质量发展。
自2018 年成立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下设职业安全、
职业健康两个分委会)以来,逐步加强了团体标准的立项
审查、发布、宣贯、复审等工作。近年来,正式发布了包
括《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
治理体系建设规范》等多项团体标准,填补了相关领域无
相应标准规范的空白,另有50余项团体标准通过立项审批。
(五)科普工作进一步向前推进,不断完善内容并取得
了更大的成果。
职业安全健康科普工作也进展很快、成效明显。除了开
展内容较丰富的科普活动外,由协会和分支机构领导主编
了一批科普读物。特别是《城市安全风险管理丛书》,涉
及面广、文字量大、分册较多,是一部巨著,获得了国家
出版界最高奖项。
(六)充分展现科技方面的作为,较好发挥了科技智囊
智库支撑作用。
按照修订后的协会章程和“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确立的
坚持“五大服务”基本原则,我们紧紧围绕安全生产、职
业健康和应急管理的中心任务,以“五大服务”(服务党
政、服务社会、服务会员、服务事业、服务大局)为主线
全面开展科技服务工作,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全国重点行
业领域安全风险防控对策研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模
式创新发展研究》、《中粮集团安全文化研究》项目,组
织完成了《紫金奇迹之由来-紫金高质量发展报告》中所
提出的后续工作任务和一批企业HSE体系推广、健康企业创
建及化工、矿山、冶金企业安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
(七)各方相互支持和共同发力,分支机构及广大会员
科技成果显著。
近年来,协会各分支机构特别是广大会员单位和个人会
员(以下简称为会员)高度重视科技工作、高度重视研发
工作、高度重视成果落地转化工作,最为突出的有中国石
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的“炼化企业HSE管理咨询研究与应
用”“长庆油田数字化安全技术体系及若干智能技术”
“井喷失控全过程带火抢险救援关键技术与装备”,安徽
理工大学的“复杂条件大倾角大采高综采围岩控制机理与
关键技术研究”,清华大学等单位的“地铁枢纽火灾与人
员疏散风险防控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中粮集团有限公
司完成的“中粮集团危险作业安全防范与管理系统研究及
应用”等。
总之,近年来协会在科技方面之所以取得了较大成绩,
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指引。
二、协会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协会科技大会上的讲话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天,我们在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都*市隆重召开2024年度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技大会暨安全科学与安全工程国际会议。在此,我代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对大会召开给予大力支持的*省应急管理厅、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局、*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安全学科评议组、中南大学等所有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与会代表尤其是各位嘉宾、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工作方面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总结一年来协会的科技工作、安排部署明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科技工作任务,坚持立足“四个面向”,推动创新驱...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