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师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VIP专免
2024-06-05
999+
14.67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思政教师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
育,明确提出“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的重要论断。理论
是行动的先导。现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系列重
要论述,从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性的本体论维度、立德树人
高度的认识论维度和适应新时代的方法论维度对“理直气
壮开好思政课”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
一、把握好思政课和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
思政课兼具教育性和意识形态性,因此,把握好思政
课程和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才能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
提出的“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的深刻内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首
次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
系意义考察意识形态问题,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
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
过程”,从而打破了意识形态的抽象性理解,进而揭示了
作为观念的意识形态与社会物质生产之间的内在关联,使
之有了更为坚实和更具解释力的社会存在基础。在此基础
上,针对意识形态的抽象理解,进一步指出“不是意识决
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现实的从事物质生产实践
活动的人及其物质生产的历史进程,成为考察意识形态问
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
在现实的物质生产实践和交往过程基础上,建构起国
家、社会组织及其观念的上层建筑。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
学校则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织,成为开展马克思主义
理论教育的前沿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铸魂育人的重要阵地。从而,也使社会主义德育为重要内
容的思政课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这是因为,
在马克思看来,“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
统治阶级的思想。”而“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
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
的人的思想,一般地受统治阶级支配的。”作为一定社会
历史条件下精神生产的产出物即意识形态,本质上主要体
现为统治阶级的思想,而统治阶级的特殊利益及其在观念
上的诉求都被赋予了普遍性的形式并反作用于物质生产的
全过程。这也决定了开好思政课,必须从思政课的意识形
态性的本体论维度出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使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贯穿于思政课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不断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
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
行自觉融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学实践之中。这
不仅仅是思政课必须直面的理论逻辑,也是党管教育百年
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核
心要义。
二、把握好思政课和立德树人的辩证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 XX 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强,则
国家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
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
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
人。”从生命成长的规律出发,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不但需要精心引导,更需
要遵循成长规律的培育。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
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
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这个意
义上,提出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
程”的重要论断。只有从立德树人高度的认识论维度领会
这一重要论断,才可能从思想认识上坚定思政课独特的德
育理念、目标和重点。
首先,思政课要明确德育理念。2014 年 5 月 30 日,习
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考察时指出,学校要
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
知识、而且传授美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
生们心中生根发芽。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
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
标签: #主题教育
摘要:
展开>>
收起<<
思政教师主题教育心得体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提出“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的重要论断。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现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系列重要论述,从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性的本体论维度、立德树人高度的认识论维度和适应新时代的方法论维度对“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一、把握好思政课和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思政课兼具教育性和意识形态性,因此,把握好思政课程和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才能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深刻内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首次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考察意识...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