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有关污水调研报告材料合集
VIP专免
2024-05-30
999+
47.1KB
7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有关污水调研报告材料合集(10 篇)
污水调研报告 1
一、农村基本情况
市座落在省朝鲜族自治州东南部,辖区总面积 xx 平方
公里,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为 8178 公顷。所辖 4个乡镇分
别为月晴镇、长安镇 、 石 岘镇、凉 水 镇 ,共计 49 个村 、
9294 户。全市总人口 xx 万人,乡村人口为 xx 万人,占全市
人口的 21%,20xx 年农业总产值 11,297 万元。
市地处长白山余脉低山丘陵盆谷区,全市地貌大致可
划 分 为 低 山 地 、 丘 陵 地 和 川 地 三 种 , 海 拔 高 度 均 小 于
1000m。气候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xx℃,年降
水量毫米。
二、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情况
1、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情况。农村垃圾主要来自农村
家庭、商业等,产生的垃圾都统一倒在村里的垃圾箱处,
最后统一处理。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情况。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农
村家庭、学习、商业等,包括厕所冲洗水、洗衣服排水、
厨房洗涤水、淋浴排水及其他排水等。生活污水含纤维素
淀粉、脂肪、油类、蛋白质等有机类物质,还含有硫、磷
等无机盐类,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每人每日 50~70 公斤,
生活污水量,可按用水量的 60~70%计算。按此计算我市
农村生
活污水排放量约为 641670 吨,基本上是通过排水沟无序排
放。
三、采取措施
垃圾无害化处理
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为契机,做好农村环境整治
工作。我市申报的省 20xx 年第三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
项目于今年 3月成功获批。项目总投资 xx 万元,其中中央
和省财政拨付 xx 万元,地方配套 xx 万元,共涉及四个镇 35
个行政村,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 70%,约 2万村民受益。主
要建设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防护围栏 2520 米、警示牌 21
个;新增垃圾箱 547 个、垃圾收集车 56 辆、垃圾运输车35
辆、铲车35 辆、新建垃圾分类站35 座;建设畜禽养殖污染
治理堆肥场 9座,建设面积达6300 平方米。
建设内容及标准:
1、垃圾箱。农户的垃圾箱根据需要和当地实际情况确
定,垃圾箱或垃圾池可选;10 户配置一个垃圾箱或30 户配
置一个垃圾池。不设置垃圾箱可每户配置一辆独轮手推车。
2、垃圾收运车辆。户分类垃圾至村垃圾分类间的运输,
可根据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清运车辆,每个自然屯或每100
户左右配置一台垃圾收集车或人力清运车。山区可根据实
际需要在同一投资标准内选配适用的垃圾收集车。村垃圾
分类间至垃圾处理场的转运,根据转运距离及垃圾产生量
配置相应数量的车辆、装载设备,普通行政村每个村配置
一台垃圾运输车、一台铲车。中心村配置一台垃圾转运车
一台铲车。
3、每个行政村建设一处垃圾分类间。全部工程完工后,
农村生态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往日垃圾成堆的
现象也将得到明显改变,村民们亦将开始告别脏、乱、差
的日子,走进清新明亮的环保美丽乡村,实现好日子村民
梦。
污水处理
由于地方财力不够,上级部门暂时没有专项治理资金
所以农村污水暂时无法处理。
四、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
1、布局不合理,使农业生产与乡镇工业混杂一起,工
业优先增长,使农村的产业结构从自然和谐型转变成自然
危害型,农村原有的具有强大环境自净能力的'自然循环被
破坏,出现了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
却越来越突出的局面。
2、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不足,缺少相关政策及扶
持措施。
五、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
1、加快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和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健全
监测网络,提高农村环境保护的保障能力。
2、全面开展农村环境问题调查各地应结合自己的特点
和生态环境现状,因地制宜制定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
3、研究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和扶持措施,建立农村污染
治理的市场化机制。
4、增加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强化环境监管能力。
5、创造千姿百态的田园化农村新风貌,在具体实施中
做到政府引导,农民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尊重农民意愿
强化农民的参与,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强化农村环境保护
的科技创新与应用转化能力。
污水调研报告 2
一、xxx 美好乡村污水处理设施现状
近年来,我镇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显
著的成绩,先后建设成两处美好乡村,分别为 20xx 年省级
美好乡村和 xxx 村和 20xx 年省级美好乡村 xxx 中心村。
为改善美好乡村生活生产条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
理,在 xxx 村建设中,我镇投资 700 余万元,新建污水处理
能力 2200 吨/日污水处理站一座,选用A2/O 法处理工艺,
并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工程,项目占地面积 2740 平方米,位
于我镇 xxx 村境内。在 xxx 中心村投资 70 余万元,新建污水
处理能力 200 吨/日污水处理站一座,该工程目前正在建设
中。
二、xxx 美好乡村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1
、污水设施改造标准过低,明污转为暗污。虽然在新农村
建设中,新建了漂亮的公厕,部分农户家中也有了简易的
污水处理设施,但由于目前大部分没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改建后的设施真正达到无害化标准者甚少。所谓的“三格
式”,实际为直排式。生活污水绝大部分不经任何处理,
直接排入了河道或排出室外空地后任意渗入地下,少部分
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任意渗入地下,严重污染河水和井水
从明污转为暗污,致使一些河道和水塘成了天然的集污池。
2、少数铺设污水管道的农村,一般采用雨污合流的排
水体制,污水由明渠或明沟形式任意排放,而且沟渠的排
水断面普遍偏小,常被垃圾堵塞,街巷污水漫流,严重影
响周围环境。随着我镇农村居住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污水
产生量呈快速增长趋势,这已给我镇的地表水环境质量带
来严重的危害。“70 年代淘米洗菜,80 年代洗衣灌溉,90
年代发黑致癌,新千年代熏臭无奈!”这是老百姓对河道
水塘水质变化的感官评价,也是河道水塘水质逐年恶化的
见证。水体的污染,使流域水环境的保护雪上加霜,并直
接或间接地严重威胁着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与健康。
3
、布局不够合理,水资源浪费严重。目前,在农村由于水
资源相对丰富,节约用水的意识相对不强。而且农村生活
污水的处理,注重形式、应付检查者居多,治标不治本。
各行政村缺乏系统整体的、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设施不
到位、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冲洗厕所座便器的水都是自来
水,然排出去的水却是污水。特别在一些地区,由于属于
砂石土壤,极易污染地下水或下游的河道水。生活污水原
本就是最稳定的水资源和最好的`有机肥源,当用水和需水
量增加时,污水的产生量和可再利用量的潜力也更大。中
国有句俗语“肥水不流外人田”。而今,却把这些供应最
稳定的宝贵的“肥水”当作“废水”排向了河海,成了水
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三、xxx 美好乡村污水处理对策建议
1、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建设镇村污水处理设施
针对我镇村庄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经济状况各
异等特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的规划,必须从实际出
发,
因地制宜。既要结合各农村特点,兼顾农村之间较大的差
异性,又要考虑到城市与乡村发展的非均衡性与高度关联
性,强调城乡发展的整体性、互补性和协同性,合理建设
镇村污水处理设施。首先应当确定其生活污水的处置方式
采用分散型、集中型或是分散型与集中型的有机结合。若
为集中型处理,则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排水管道收集系统。
对于少数镇周边村,距离污水管网较近的,即可纳入城市
排水体系统一处理。即村庄内所有农户污水经污水管道集
中收集后,统一接入邻近污水管网,利用城镇污水处理厂
统一处理村庄污水,达到投资省、施工周期短、见效快、
统一管理方便等效果。对于其他大多数行政村,应从资源
化利用角度出发,采用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方式
设计合理的处理方法,尽量减少基础投入和处理成本,有
效提高污水资源利用率。如对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地形
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可采取分散处理模
式,即将农户污水按照分区进行收集,以稍大的村庄或邻
近村庄的联合为宜,每个区域污水单独处理,采用中小型
污水处理设备或自然处理等形式处理村庄污水,以达到布
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有保障等效果。
而对村庄布局相对密集、规模较大、经济条件好、镇村企
业或旅游业发达、处于水源保护区内的单村或联村可采取
集中处理模式,即对所有农户产生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
统一建设处理设施,统一处理村庄全部污水。
2、就地处理,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秉着“投资节省、技术成熟、工艺简便、运行成本低
运行过程简便、便于维护保养、符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
的原则,农村生活污水要以就地处理为重点,大力推广先
进适用技术,降低处理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根据我镇
经济发展状况和地形特点,参考省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经验,生态净化沼气处理、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厌氧
与人工湿地联合处理、利用管道密封厌氧处理等技术。其
具有就地处理及排放,排污管网费用省,运行费用低(基
本为零),不需专人管理,不耗能,不占地,投资分散,
资金易于筹集等特点。更重要的是,处理后出水能达到国
家二级标准,可以回用。不仅节约水资源,还大大地改善
居住环境卫生,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3、引污入地,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沼液)是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首选
有机肥料。其一部分可就地直接回用,作为肥料用于园内
绿地,既解决了绿化灌溉必需的水、肥问题,还可杀灭一
些危害植物的害虫。其余的可作为生产无公害、有机农产
品的优质液态复合肥的主要原料。在农作物需肥水季节,
可将生活污水生物消化转化的废液,用地埋管送到农田、
果园、蔬菜大棚等处,通过地下渗灌等方式,为农作物提
供氮、磷、钾和有机营养物质。在农作物不需肥水季节,
将污水厌氧消化废液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生物处理
和深度净化,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进入农田各种支渠
渗入地下,涵养农田水分,或进入生态湿地、人工湖等贮
存,供干旱时使用。这样,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充分利
用,有效保护农村美丽的家园不受污染。同时也科学合理
提高污水有机肥料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养分资源的浪费,
既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还可以降低化肥的使用,节
约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财政扶持,促进农村生活污水的资源化处理
生活污水是我们身边廉价而稳定的水资源。生活污水
资源化是缓解蚌埠市水资源紧缺,防止水污染的一条重要
途径,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涉及
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
益十分显著的民心工程,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大力推动
更需要农村居民的主体参与和自觉行动。目前,由于村级
集体经济的相对薄弱,要村一级筹措资金进行生活污水治
理难度极大,因此,希望上级政府能够及时制订和出台有
关激励政策,大力扶持和发展污水资源化处理产业,并在
多方筹集资金的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促进农村生活
污水的资源化处理。
污水调研报告 3
一、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根据对全市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情况的调查,每年全市
人粪尿产生总量约 180 万吨,人粪尿使用总量约 132 万吨,
使用率约为 73.7%,其中还田总量约 121 万吨,还田率约为
67.8%。人粪尿经化粪池处理量约为 23.03 万吨,处理率仅
为12.9%。目前,全市农村及集镇基本没有污水集中处理
设施,许多粪便不经处理便直接排入江河,严重污染了水
源和环境,这也是导致农村疫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厨房产
生的生活污水基本上不作处理,处理率为零。据调查,我
市农村的重要湿地系统--池塘的水质已很少有3类水以上水
质,一些养殖业发展比较多的村甚至是劣5类,农村湿地生
态系统已遭受严重破坏,丧失了原有水体自净的功能。特
别是莲都的碧湖平原、松阳的松古平原及我市其它小平原
地区,农民饮用水的主要水源浅表层地下水已不同程度的
受污染。据20xx
年10 月市水利等部门对9县(市、区)乡镇水厂、村水厂
(供水站)和未通自来水的农民家庭现状用水水质情况进
行抽样检测,63 个水样结果中大肠杆菌、浑浊度等四项主
要指标超标的占 72%。据分析,这与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
理直接排放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从20xx 年开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污水处理工
作,将其列入生态省建设考核任务中,并作为省级生态乡
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核查的基本条件。市环保局于去年3
月份在松阳召开了农村环境污染整治技术培训会,就农村
生活污水处理问题,专门邀请了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博士生导师罗安程教授进行技术讲座。之后,市生态办及
部分县(市、区)生态办又组织有关人员,到温州、瑞安
安吉、建德等地参观学习。结合丽水实际,市生态办提出
了20xx 年各县(市、区)开展一个村以上污水处理试点的
要求,并将其列入生态市建设任务书中。从实施情况看,
20xx 年全市共投入500 余万元在 10 余个村开展农村污水处
理试点,主要采取集中、联户或分户形式,结合氧化塘、
人工湿地、生化处理等技术措施,因地制宜净化处理农村
生活污水,探索出一些符合当地实际的处理模式。如景宁
县结合当地农村的地理位置,采用改造现有的排水沟,将
生活污水与畜禽污水接入农户的化粪池,再用素砼管道,
直接汇集污水进收集池,通过好氧池、兼性池、厌氧池、
过滤池来集中处理全村污水;龙泉市、云和县采用管网统
一收集,并以厌氧加湿地的方法进行处理;遂昌县和浙江
林学院共同研究开发,采取生物改性竹炭吸附和微生物净
化能力相结合的生产工艺进行处理;莲都区在小安村、老
竹村铺设污水管网,采用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进行集中处
理;松阳县在大东坝以沼气为依托,结合改厕、改厨、改
栏,进行污水处理,覆盖率达到 6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地域面积广,农村人口居住分散,规划滞后,农
村污水处理工作难度特别大,目前工作尚属起步阶段,存
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建设资金严重缺乏。农村生活污
水治理设施属于公益性项目,需要大量公共财政资金投入
由于各地财政比较困难,加上大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资
金投入严重不足,治污项目很难开展。二是认识不到位,
农村污水治理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三是总体上还缺
乏适合我市实际的处理技术。就我市而言,特别需要研究
开发建设成本低、处理效果好、运行无费用或低费用、适
合分散型处置的处理技术,目前,这方面成熟技术不多。
三、对策措施
我市绝大部分农村在山区,村庄主要以群落式分布,
临
水而居、依山而建,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分散。村内也
是地势高低不平。这些特点给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极大
的困难,建设投入和运营成本大幅度提高,设施共享率却
很低。此外,我市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原本几乎是个空白
再加上山区农村经济落后,居民收入低,这就决定了不能
走发达地区农村污水处理的路子,而要从实际出发,探索
适合丽水特点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新路子。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
治理工作开展。水环境是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灵魂",也
是生态系统的基础。目前,我市农村水环境质量普遍很差
已严重影响到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甚至造成了地下水污
染,继而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其次,农业农村面
源污染已占到全市水污染负荷的一半左右,加强农村污水
治理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关系到为我市发
展工业腾出环境容量,为加快我市发展奠定良好环境基础
意义重大而深远。各地要加强领导,根据本地资源、环境
和生态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积极稳妥地组织
实施。要制订和完善各项责任制,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
抓落实。要发挥政府统一协调和政策导向作用,建立起以
城带乡、以工补农的机制。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
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
.建立专项资金,加大各级财政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要借鉴本省兄弟市县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坚持政府主导
的原则,不断加大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如温
州瑞安市每年安排生态市建设专项资金1000 万元,每个开
展污水治理的村,85%的费用从生态市建设专项经费中支
出。安吉县每年用于农村污水治理的经费不少于1000 万。
地级市除衢州等个别地方外,每年的生态市建设专项资金
都超过1000 万,其中杭州市达9000 万,各地都在生态市建
设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作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经
费。而我市虽然也建立了生态市建设专项资金,但资金量
小,主要用于监测监控设施建设,难以安排用于农村污染
治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
定》和市"十一五规划"对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整治提出了明
确要求,建议各级财政能够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
环境保护,推进农村污水治理等工作开展。
3.整合各方面资源,积极推进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要
按照生态市建设和"811"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的部署,全面启
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
设。一是积极推进生态乡(镇)、村建设。20xx 年要全面
完成全市 20 个乡镇、25 个村的生态乡镇、村建设任务,以
生态乡镇、村建设来推动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完善。二是
深入开展试点示范工作。今年我市安排 10 个村,今后要坚
持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办法,每年选择一批地处环
境敏感区、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所在地或中心村开展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三是以"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
气工程"
为契机,加快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村建设,争取每年建成几
个。四是充分利用国债项目,开展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结
合"一池三改"方案,推进农村污水治理。今年各县(市、
区)至少要新增一个村全面开展沼气建设,其中龙泉、遂
昌、庆元、松阳等有条件的地方应多增加3-4个村的沼气
建设,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染问题。
4.借鉴外地经验,积极推广先进适用农村生活污水处
理技术。我省各地都有一些好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经验和
办法,如《浙江日报》曾报道用美人蕉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的技术,刘希平市长为此专门作过批示。该项技术为浙江
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博士生导师罗安程教授所设计,污水
处理设施工艺流程简单,采用生活污水→化粪池→厌氧池
→人工湿地(种植根系发达、喜湿、吸收能力强的美人蕉
水葱、菖蒲等植物)经"过滤"后排放的'方法进行处理。建
设成本的情况是,建设费用一般在800 元/m3*d,如果土地、
工程开挖等由村民自行处理和投工投劳,一户大约所需费
用在 1000 元左右,费用相对较高,但处理效果较好,建成
后运行费用基本为零,使用寿命在10 年以上,主要适用于
农村分散生活污水处理(可以单户处理或多户集中处理)
目前,我市松阳县樟溪乡、缙云县的新川乡正在按此项技
术开展试点,已建成的龙泉市的宏阳村、云和县的雾溪乡
污水处理设施的原理与此基本一致。
5.着眼长远,合理规划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市
与乡村的发展具有非均衡性与高度关联性,城乡一体化发
展通常并不排除差异性,但更多的是强调城乡发展的整体
性、互补性和协同性。首先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
统筹考虑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能纳入城镇体系的尽
量纳入。二要做好村镇建设的规划,目前我市农村普遍存
在规划滞后,或规划不科学,杂乱无章等问题。要加强村
镇规划工作,将污水垃圾处理等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
留有建设余地。三是要结合丽水山区的特点,因地制宜,
采用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畜牧业
较发达的农村,采用沼气处理技术,结合改厕、改厨、改
栏,综合处理畜禽粪尿和生活污水。积极推广生活污水湿
地处理模式,充分利用农村池塘、水田的自净能力,结合
农村景观建设,开展清淤清洁、养鱼养萍行动,恢复和重
建湿地生态系统。对农村新区和化粪池建设比较完善的村
可以增添污水净化设施,予以集中或分散处理。
污水调研报告 4
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与运营是长沙市大力推进全市,
尤其农村地区污染减排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湘江长沙综合
枢纽工程库区内的一个重要清污工程,是长沙市环保三年
行动计划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一个重要子项目,是实现
集镇提质发展、建设美丽乡镇的必然要求。为全面掌握长
沙市已建和在建的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和运行情况,市
环保局于20xx 年6~7月,对此项工作开展了专项摸底排查
调研工作。
目前由市级财政补助的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共有 88 个,
其中岳麓区3个、开福区3个,望城区15 个,长沙县18 个,
宁乡县19 个,浏阳市30 个。调研组主要就污水处理厂及配
套管网建设的工程质量、配套管网集水及污水厂运营管理
情况做了深入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营管理现状
(一)建设现状
88 个项目中,66 个已基本建成,17 个在建(其中 3个
建设缓慢),浏阳有5个未开工。20xx 年市政府的工作报
告任务10 个,已完成2个,其他 8个均在建,年底均能完
成工程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相关会议纪要、市领导批
示以及区县城镇化建设发展需求,20xx 年还有 10 余家正申
报计划,其中宁乡县有7家建设积极性较高,创建国家级生
态县。
(二)运营现状
已通过环保验收的有 26 个,但浏阳永安产业制造园的
运营管理欠缺、三口农业园停运。当前,运行情况良好的
有31 个,另有7个具备条件已向我局提交验收申请(12 月
底完成验收),占所有项目的 35%,占已建成的 47%。已建
成的有 35 个半停运或停运,其中浏阳18
个。长沙县、宁乡县、岳麓区已委托第三方开展市场化专
业化运营管理,望城区明确通过环保验收后交由区市政局
统一管理,再委托第三方运营。浏阳市、开福区暂未明确
运行管理责任主体。
二、长沙市乡镇污水处理厂的工作特色
(一)不断创新与完善,率先全省为生态文明建设积
累经验
自 20xx 年起,长沙市全面开展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
其他地州市仅局限于城市、县城和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
通过五年多的努力,我市的乡镇污水处理厂在建设、技术
运营、管理、投资等方面已探索出较为成功的长效机制。
长沙县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集镇污水处理全覆盖,望城区
宁乡县通过县委或政府常务会议明确各部门相关权责及资
金投入。到20xx 年,长沙市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覆盖率将
达到全市建制乡镇的 70%(这一指标与山东省全省平均水平
持平),为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积累
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二)因地制宜处理集镇污水,有效改善农村环境
根据农村地区地形、地势、用地、投资、产业发展等
不同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农村集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有
运行成本较低的人工湿地,有适合人口聚居密度大的生物
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工艺,有适合占地规模小、可随时扩建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有关污水调研报告材料合集(10篇) 污水调研报告1 一、农村基本情况 市座落在省朝鲜族自治州东南部,辖区总面积xx平方公里,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为8178公顷。所辖4个乡镇分别为月晴镇、长安镇、石岘镇、凉水镇,共计49个村、9294户。全市总人口xx万人,乡村人口为xx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1%,20xx年农业总产值11,297万元。 市地处长白山余脉低山丘陵盆谷区,全市地貌大致可划分为低山地、丘陵地和川地三种,海拔高度均小于1000m。气候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xx℃,年降水量毫米。 二、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情况 1、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情况。农村垃圾主要来自农村家庭、商...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