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XX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2)
VIP专免
2024-05-30
999+
16.1KB
1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4 年XX 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2)
2024 年全市信用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 XX 重
要讲话精神和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精神,围
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树立树牢“核心是信、关键是
用”的工作理念,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全市中心工作为
牵引,聚焦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信用支撑城市治理和
政府监管、信用便民惠企等三个重点方向,抓住制度标准
数据基础、应用创新等三个关键环节,着力推动社会信用
体系高质量发展,在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全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全市中心工作,构建信
用新发展格局
1.
信用服务“五个中心”建设。探索金融信用信息和公共信
用信息共享机制,逐步实现公共、金融和市场等信用信息
的融合。以电子商务、大宗交易等领域为重点,应用大数
据技术,分等级强化信用预警机制,完善商贸领域现代化
治理体系。完善航运发展环境,构建口岸综合治理体系,
建立基于企业综合信用维度的风险管控模式。深化市科技
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加强科技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服务科
创中心建设。建立促进科技创新的信用增进机制,鼓励金
融机构开发符合科创企业需求的信用贷、知识产权质押融
资等融资信用服务产品。开展本市专利代理机构信用评价
积极拓展信用应用场景,探索建立商标代理机构信用评价
的指标体系。研究规范相关单位归集涉外人员公共信用信
息标准,探索为在沪常住境外人士提供公共信用报告查询
服务。
2.信用服务高水平改革开放。深化 XX 自贸试验区保税
区域诚信示范区建设,把信用等级作为企业享受优惠政策
和制度便利的重要依据,在出口退税、境外投资备案、人
员出入境管理等方面,建立激励机制,为诚信企业营造
“无事不扰”的生产经营环境。加快推进临港新片区、虹
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开展 AEO 培育、认证,将企业 AEO 认证
信息纳入公共信用报告,实施跨领域信用激励和行政便利
化措施。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依托临港新片区数据
跨境流动机制,探索跨境信用服务体系。完善临港新片区
离岸贸易业务真实性、合规性评判规则,探索“信用承诺+
离岸投资公司关联预警”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完善内外贸
信用体系,鼓励内外贸企业使用信用报告、保险、保理等
信用工具,防范市场销售风险。
3.
信用服务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探索在科技、市场监管、
安全生产等领域建立跨区域信用监管合作机制,推动提升
消费购物、文化旅游等跨区域信用便民利企合作的服务能
级。完善“信用长三角”平台功能,加大生态环境、食品
药品、产品质量、文化旅游和安全生产公共信用信息归集
力度,进一步拓展三省一市公共信用信息报告跨区域应用
场景。加快推进税务等行业信用评价结果的跨区域查询与
互认,探索建立长三角统一的信用监管制度和标准体系。
优化提升“长三角数据模型研究实验室 2.0”服务能级,加强
金融信用信息、公共信用信息以及科创、低碳、供应链风
险等专业领域数据的融合共享,助力企业便捷、精准地获
取融资服务。深化一体化示范区信用监管建设,推动在普
惠金融、医疗服务等场景形成一批信用特色应用。
二、聚焦重点领域信用赋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4.强化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完善市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
务平台功能,优化国家共享数据调用机制,支持融资租赁
等金融机构接入平台,探索惠企金融政策线上集成式办理
深入推进“联合建模全流程放贷”,提升企业融资贷款申
请便利度。完善民营经济多层次信用融资服务体系,推广
“园区整体授信”模式,推动市、区、街镇和园区加快形
成向金融机构推送企业信用信息的机制化路径。健全完善
“政银企担”多方合作机制,鼓励各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
引入融资担保机构和风险缓释工具。
5.深化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稳妥推进
第二批 18
个领域实施专用信用报告,全面实现本市主要执法领域全
覆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优化经营主体专用信
用报告开具服务,提升“合规一码通”功能,企业无需打
印纸质报告,通过随申办“亮码”,要求提供证明的单位
“扫码”即可实时查看专用信用报告,实现企业有无违法
记录情况“一码通行”。
6.健全政府诚信履约践诺机制。深入推进政府诚信建设,
依托政府违约失信投诉专栏,做好政府违约失信行为的认
定和处置,并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将经认定的违约失信信
息实时共享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纳入政务诚信记录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开展各区、各部门政务诚信评价
鼓励创新政务诚信建设方法,提升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和公
务员诚信履职意识。
三、不断深化信用监管机制,优化营商环境
7.广泛推行信用承诺制。推动在政务服务中广泛适用信
用承诺制,构建承诺履约闭环管理,通过信用承诺助力缩
减企业办事证明材料和办理流程。完善重点领域行业自律
机制,鼓励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经营主体开展诚信经营
信用承诺,建立信用承诺常态化公开机制,充分发挥经营
主体自我约束和社会公众监督的正面引导作用。
8.深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应用。深化本市 60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4年XX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2) 2024年全市信用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精神和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树立树牢“核心是信、关键是用”的工作理念,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全市中心工作为牵引,聚焦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信用支撑城市治理和政府监管、信用便民惠企等三个重点方向,抓住制度标准数据基础、应用创新等三个关键环节,着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在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全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全市中心工作,构建信用新发展格局 ...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