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教育专题党课:务必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VIP专免
2024-05-27
999+
14KB
1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纪教育专题党课:务必发扬斗争精神,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 XX 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我们要依靠顽
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这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
新时代新征程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
领导干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明确其中蕴藏的理论逻辑
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既要在精神层面发扬斗争精神,又
要在行为层面提升斗争本领。
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
国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充满斗争的艰辛。”这一重要论述
反映了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导师的马克思
向来就不讳言“斗争”。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为揭露资本主
义社会、指导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创立的,自诞
生之日起就与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机会主义、修正主
义作斗争,斗争精神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及其立场
观点和方法之中。
一是敢于斗争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马克思主
义认为,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有矛盾就会有斗争,
正是
在矛盾双方的相互斗争中社会实现不断发展进步。历史发
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因此,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
段有不同的历史任务。现在我们讲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
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斗争。正如
《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
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数多
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政党
是以无产阶级为其阶级基础的,这决定了我们党的性质和
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
始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高频词和
关注点。党的十九大更是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
间的矛盾。新时代伟大斗争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根本立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当前而言,需
要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生态等领域进行斗争。一方面,要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
益;另一方面,要与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作斗
争。
二是敢于斗争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马克思主义理
论是无产阶级推动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革命理论,但其所
固有的斗争理论和斗争精神绝不仅存在思想观念中,而且
是在实践中不断发生的,实践性是其鲜明特征。马克思主
义正是在指导无产阶级斗争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
历史使命,又在这种斗争的全过程中使其理论体系不断经
受考验,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必须准备”、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进行”、再
到党的 XX 大报告强调“义无反顾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
特点的伟大斗争,体现了新时代伟大斗争不是脱离实际的
“空中楼阁”,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立足
两个大局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判断,既要正确研判形势,
又要积极落实到实践中。
三是敢于斗争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
争。”历史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我们党在不同
历史阶段斗争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形式并不完全相同。新时
代的伟大斗争,不能与“左”和“无原则”划等号,不是
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而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落实到本职岗位,要认
识到工作就是斗争,敢于直面、揭露、分析和解决矛盾,
绝不否认、掩盖、回避和害怕矛盾。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纪教育专题党课:务必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我们要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这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领导干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明确其中蕴藏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既要在精神层面发扬斗争精神,又要在行为层面提升斗争本领。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充满斗争的艰辛。”这一重要论述反映了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导师的马克思向来就不讳言“斗争”。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为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指导无产阶...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