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民族团结)
VIP专免
2024-05-30
999+
21.64KB
3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民族团结)
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彭谦
(2023 年4月25 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谋划和部署新时代党
的民族工作,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
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
议上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2023 年10 月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
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
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
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
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正确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
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
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道
路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关系我们的前途和未来。习
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
道路问
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
们更要团结一致、凝聚力量,确保中国发展的巨轮胜利前
进。要深刻认识到,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
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
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
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只
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
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只有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
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
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关乎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则问题。旗帜不能倒,原则不能
丢,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
都不能不讲原则,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
正确道路。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
是
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
强领导核心,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做好
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4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
坚强有力。”2019 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新中国成立70 年来民族工作的重要经
验时强调:“坚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不断健全推
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和完善党
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
证。”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促
进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
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
党的领导贯穿到做好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加强民族
团结的各方面。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
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
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列入各级党委的工作计划、方案中,落实到具体行动
中。要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
先锋模范作用,确保把党的民族政策讲清楚、说明白,让
基层群众听得懂、理得顺,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路径
(一)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
族国家。统一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多民族是社会进步
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是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伟大民族之一
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之上劳
动、生息、繁衍。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先民共同创造
的,各民族不仅为本民族的发展进步,也为中华民族的繁
荣昌盛和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上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
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
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
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
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
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
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是习近平总书
记纵览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高度,
作出的重要论断,科学回答了中华民族“我们是谁、从哪
里来、到哪里去”的重大问题,对于增强中华儿女对中华
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定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必胜信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两个维护”、“两个确立”、“两个共同”
“两个维护”
2018 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增写了
“两个维护”的内容,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
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
一领导”。要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在政治立场
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有没有一
个成熟稳定的领导核心,能否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
领导,关乎党的事业成败,关系党的前途命运。
“两个确立”
2021 年11 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
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
“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
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
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
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
义。”
“两个确立”的提出能够有效凝聚全党共识,推动全
党团结统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汇聚强大精
神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以前所未有的决
心和力度,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使中国式
现代化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
“两个共同”
“两个共同”指,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只有各
民族共同团结奋
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才能有强大动力;只有各民族共
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才能有坚实基础。
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
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
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
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三)“三个离不开”、“三交”、“三和”
“三个离不开”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民族团结)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彭谦(2023年4月25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谋划和部署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