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篇)新质生产力评论汇编
VIP专免
2024-05-26
999+
22.64KB
3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新质生产力评论汇编(8篇)
目录
1.评论: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内涵打造发展新优势 2
2.评论:推动“新质生产力”喷薄而出 6
3.评论:新质生产力将改变产缘政治格局 9
4.评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xx 科技创新大有可为 13
5.评论:向科技创新要“新质生产力” 15
6.评论:激发新质生产力,破解“县域不经济” 18
7.评论:xx 城,迎接新质生产力机遇 21
8.评论: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24
评论: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内涵打造发展新优势
何为新质生产力?
所谓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了
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
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
出,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
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
新领域、新动能,丰富的“新”,正引申出深刻的变化。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
略支撑。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科
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将为全面推进中
国式现代化增强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关键在“质”。这里的“质”指的是物质、
质量、本质、品质。从“物质”的角度看,新质生产力意
味着关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对生产力的改善和提
升。从“本质”的角度看,新质生产力是依靠创新驱动形
成的生产力,从本质上已区别于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
生产力。从“质量”的角度看,新质生产力是体现高质量
发展的生产力,劳动力三要素都面对着高质量发展下的更
高要求。从“品质”的角度看,这是以高质量发展带来高
品质生活的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落脚于“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中的“生产
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
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可以说,新质生产力带来
的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要破除一切制约创新发
展的思想障碍,围绕创新发展加快体制机制变革,努力构
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制度体系,
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加快形成新质
生产力。
为何要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时代呼唤,发展必然。生产力是推动社
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踏上新征程,加快构建
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做
好“动力引擎”、当好“开路先锋”,加快形成更多新质
生产力,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大动力。实验室里
的新技术,还需要通过新产业,不断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
展的新动能。现代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创新时代,中国发
展正奔赴在创新征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有助于抢占发展
制高点。新质生产力对山东最大的价值,就是完善产业布
局,从传统制造业走向先进制造业,完善能源体系、海洋
产业等,从而构建出山东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布局体系,使
山东的工业在整体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就在上个月,16 件
大国重器在电商平台上架,虽然只作新品展示,但“最硬
核”国货展现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显示着更广阔的
市场前景,购物车装满“尖货”,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为世
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
怎样更快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系统的经济和社会工程,要紧紧围绕构
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实体经济之基,强化创新驱动之
本,激发经营主体之力,轰响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要不断
加大新质生产力的研发投入,为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资
金的“源头活水”;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以及
其他新的科技手段,实现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的有机结
合;要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从“书架”到“货架”的加速度
“放手”发展当下、“放眼”蓄势未来,通过积极谋划,
依托新质生产力的持久动力,在更多前沿领域实现“换道
超车”。
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中,山东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打造
未来产业的成果亮眼——培育壮大32 个国家和省级战略性
新兴产业集群,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7.7% ,“新三
样”出口大幅增长 40.6%;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4万家,
增长 34.2%。新增国家级“双跨”平台 3个、居全国第一。
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山东紧紧围绕优
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落子布局”,向新求变,
蓄能未来。
评论:推动“新质生产力”喷薄而出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黑龙江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
振兴座谈会时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
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
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持续引发热议。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
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
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新质
生产力”的提出,为我们增强发展新动能、构筑经济发展
新引擎、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提供了重要指引。
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是“创新”。科技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社会生产力提升的基础性、
根本性因素。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而新质生
产力则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没有科技发展的关键
性突破,就没有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内在动力。新质生产力
是以高新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新产业新业态为主要支
撑、正在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有
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以科技创新
为基础,代表着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增强创新
这个第一动力。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高质”。科技创新是社会生产力解
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科学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
是推动旧生产力体系逐步瓦解和新质生产力体系逐步形成
的动力。新质生产力以其创新性和高效性,使经济发展摆
脱传统增长路径,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而高质
量发展则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持续提升。推动形成新
质生产力,一方面,要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产
生更多重大原始创新和突破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为高质量
发展提供更多强劲动能。另一方面,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
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新质生产力落脚于“生产力”。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
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新技术催生的新产业,孕育着巨大
的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两者都具有
创新活跃、技术密集、发展前景广阔等特点,关乎国民经
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局,是生成和发展新质
生产力的主阵地。要赢得战略主动,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
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积极开展前
瞻性顶层设计,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产业生态环境,提高研
发投入支持力度,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强化要素支撑,优
化产业布局,深化国际合作,从而提升新兴产业核心竞争
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释放更多新质生产力,再
造发展新优势。
形成新质生产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保持韧性、耐心和定力
更好地去创造方法、谋划思路,推动“新质生产力”喷薄
而出,必能激活发展新动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为中国式
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评论:新质生产力将改变产缘政治格局
以创新驱动为关键因素的“新质生产力”一词,正引起学
界和产业界广泛关注。对于这个概念,笔者认为可从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后疫情时代产缘政治格局嬗变以及全球
数字资本主义走向等方面加以理解,这样也更有利于我们
在实践中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
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摘要:
展开>>
收起<<
新质生产力评论汇编(8篇)目录1.评论: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内涵打造发展新优势22.评论:推动“新质生产力”喷薄而出63.评论:新质生产力将改变产缘政治格局94.评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xx科技创新大有可为135.评论:向科技创新要“新质生产力”156.评论:激发新质生产力,破解“县域不经济”187.评论:xx城,迎接新质生产力机遇218.评论: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4评论: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内涵打造发展新优势何为新质生产力?所谓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意味着...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