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主任谈公文写作
VIP专免
2024-05-26
999+
23.06KB
1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办公室主任谈公文写作
一、马凭四条腿,人凭一张嘴,干工作离不开一支笔
1、材料工作关系政府形象和权威。当干部、干工作,离不开
动员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而实现这些职能,就要起草文稿、
发表讲话。怎样把上级的决策部署传达下去,如何把上级的会议精
神贯彻下去,如何把工作推动下去、落实下去?文件、材料、讲话
非常关键。好的讲话使人知、使人信、使人动、使人激、使人奋、
使人乐。使人知,就是让人知道什么、明白什么;使人信,就是让
人相信、让人信服;使人动,就是让人动起来,让人去做、去干、
去落实;使人激、使人奋,就是激动人心,振奋人心;使人乐,就
是让人轻松愉快,让气氛活跃,让人喜欢听。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
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还是当下的脱贫攻坚工作,好的动员部署
讲话一定使人精神抖擞、热血沸腾。当一名领导,要让同志们服从,
首先得让同志们服气。在某种程度上,材料水平就是办公室的水平。
2、材料水平就是工作水平。
日常做人,要说话办事;机关工作,要办文办会。文章考验两
个能力:一是政治思考力,二是艺术表达力。就拿工作总结来说,
总结的是工作、也是思想,是经验、也是教训,很难想象一个人对
自己的工作都不会归纳和梳理,能把工作干得多么出色。同时,也
只有是自己一点一滴做出来的,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感受才能深刻,
思考才能深入,经验才会真切,体会才能铭心。从这个意义上讲,
工作干得好和总结写得好同样重要。不会写文章的干部不可能是个
有水平的干部。一个有水平的干部,如果他真的把工作当成一种事
业,真的想为社会、为百姓干一点事,真的想探寻真理,研究规律,
那他最后必定是一位政治家、专家、学者和文章家。诸葛亮的《出
师表》、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毛主
席那些大气深刻的文章,都是文随事出,情随理现,既是文章的经
典,更是工作实践的结晶。
二、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写文章就是在学习创新中融会贯
通。
1、坚持学习借鉴、模仿创新。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写文
章也一样,就像画画的学描红,练书法的学临帖。写材料就是要在
学习的过程中借鉴、总结和提升。特别是对上级的大政方针、主要
精神、根本原则、规范性提法,以及一些对形势的判断等,要跟紧
上级精神。因为公文的内容反映的是组织的意志,是“代人立言”,
特别是作为机关公文一般是以落实上级精神为主,在精神上必须同
上级保持一致,这必然要体现在语言文字载体上的统一,必要的内
容,必要的语言,不能改变。
在学习借鉴中,决不能照搬照抄,全盘抄袭。要学习别人的选
题立意,借鉴谋篇布局,模仿行文风格,但要创新自己的写作方法,
绝不能奉行简单的复制粘贴。借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文体可采
用张三的形式,结构可融汇李四的骨架,内容可涉及王五的涵盖,
语言可借鉴赵六的精彩,然后进行优化组合,进行创新创造。总之
是一条:参考要广泛,引用不单一,摹仿看不见。
2、做到相互结合。具体说,就是上级精神地方化、外地经验
本土化、过去的东西时尚化。学习借鉴上级的材料要以与我县结合
为主,学习外地的材料要以与我县的实际结合为主,学习之前的材
料要以与当前的新形势、新提法,新常态、新理念结合为主,归纳
起来就是上下结合,内外结合,古今结合。干工作、写材料,会结
合,不仅是方法,也是能力。怎么结合?我认为要做到“找准切入
点”“抓住结合点”“明确着力点”,三个点一抓住,就结合成功
了。
3、拓宽思路。就是要做到“三通”。
——嫁接变通。清代有个学者叫袁枚,他说“蚕食桑而所吐丝
者,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蜜者,非花也。”“嫁接”的关键是
“变通”。要结合实际,因时而变、因事而变、因地而变、因人而
异,灵活变通,为我所用。通过嫁接变通,让观点闪光,让材料出
彩。
——触类旁通。如果说嫁接变通的关键是“技术改造”,那么,
触类旁通的关键则是“技术引进”。精彩的文章处处闪光,我们可
以从中引进文路,引进布局,引进技巧,引进创新。很多文章内容
不同,但格式相通;很多事情做法不同,但道理相通;很多故事情
节不同,但反映的意义一样。“触类旁通”的关键是“触”,是通
过学习别人的文章,触发自己的灵感,开发自己的潜能,启迪自己
的思路,然后发现共同点,找到共振点,抓住结合点,明确着力点,
这样就会让思路豁然开朗,让文章顺理成章。
——融汇贯通。所谓融会贯通,就是广览博收、融为一体,
“尽百家之美,以成一人之奇”。融会贯通的关键是“融”,就是
结合、综合、揉和、耦合。融合就像和面一样,小麦不是面条,面
粉不是面条,水也不是面条,但放在一起进行融合、揉和,再通过
擀面杖,就成了面条。劲道不劲道、吃着美不美,就看你的综合概
括能力、分析研究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要我说,
参考一篇文章写一篇文章是抄袭,参考三篇文章写一篇文章是模仿,
参考十篇文章写一篇文章就是创造。能参考更多的文章,然后融会
贯通,再来创新一篇文章,那就是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水平。
4、注意方式方法。我把它称之为“六句真言”。
——明确意图。写材料首先要明确意图。开个会议,写个讲话,
准备材料,首先要弄明白这个会是干什么的,要解决什么问题,是
讲给谁听的,写给谁看的,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取得什么样的效果。
这些东西弄不明白,心里就没有底。写材料前首先要弄明白,你这
个会议、这个材料是动员会还是总结会,是座谈会还是汇报会,是
宣传教育还是总结表彰,是调查研究还是请示汇报,等等。我总结
了起草讲话要弄清 9个问题:谁来讲?以什么身份讲?什么时候讲?
为什么讲?会议要求该咋讲?与会同志想听啥?等等,如果这些都
搞不清楚,那你写出的材料就要不成。
——把握高度。起草一个文件,不是代表个人,而是反映整个
单位、甚至是全县的发展。因此必须站位全局、把握大局,写出全
局的高度,领导的高度,战略的高度,理论的高度。要善于从思想
和理论深度上把握高度,从高处、大处、远处、深处来审视和考察、
从对领导的战略意图和对全局的把握上体现高度,从大背景、大战
略、大进程之中来把握高度。有了高度,文章的站位问题就解决了,
材料的分量就出来了。
——理清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一个材料、一篇文章,首先思
路要清,准备写什么,写哪几个部分,安排几个段落等,都必须思
路清晰。思路不仅体现在整个框架,也体现在每一部分、每一段落、
每一层次。
——层次清楚。写文章要注意层次感和逻辑思维。一篇文章整
体是这样,每个部分、每个段落也是这样。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再写什么,要讲逻辑关系,要有先后顺序,这样才会层次分明。否
则就会层次不清,语无伦次,杂乱无章。
——重点突出。哪些应该详细论述,哪些应该轻描淡写,哪些
应该一笔带过,要做到胸中有数、心中有底。如果面面俱到,平均
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读了以后、听了以后就会主次不清,方向
不明。整篇文章大的方面,重点是什么,主题要鲜明,每一部分里
面重点写哪几段,每一段里面重点写哪几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里面
重点写哪几句话等,都要层次清楚。写文章讲究详略得当,而只有
重点突出,才能详略得当。
标签: #公文写作
摘要:
展开>>
收起<<
办公室主任谈公文写作一、马凭四条腿,人凭一张嘴,干工作离不开一支笔1、材料工作关系政府形象和权威。当干部、干工作,离不开动员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而实现这些职能,就要起草文稿、发表讲话。怎样把上级的决策部署传达下去,如何把上级的会议精神贯彻下去,如何把工作推动下去、落实下去?文件、材料、讲话非常关键。好的讲话使人知、使人信、使人动、使人激、使人奋、使人乐。使人知,就是让人知道什么、明白什么;使人信,就是让人相信、让人信服;使人动,就是让人动起来,让人去做、去干、去落实;使人激、使人奋,就是激动人心,振奋人心;使人乐,就是让人轻松愉快,让气氛活跃,让人喜欢听。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