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思考与建议.docx
VIP专免
2024-05-24
999+
31.14KB
1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
队伍的思考与建议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 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的二十大
报 告明确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
伍”重 大任务,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必
须有一支 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
设能力的干 部队伍”。这一重要论述既标定了新征程干部
队伍建设的价 值坐标,也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
要求,提供了根 本遵循。所谓民族复兴重任就是要求干部
队伍要有强烈的历 史担当精神和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本
领,能够承接“国家 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
重任,能在社会前进中
通过接续奋斗推动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
一、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内在逻
辑
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承担着
管 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职能, 肩负着领导人
民进 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任务, 是推动党和国家事
业发展 的中流砥柱。其素质能力高低既关乎自身发展, 也
关乎党和
国家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顺利实现。
(一)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中国
共 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重
任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其理论追求的科学性和使命必
达的自觉性决定了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
伍的必然性和永无止境的创新性。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马
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很早就提出了干部队伍建设的相关思想
和实践总结。马克思、恩格斯在系统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经验
时首次提出“社会公仆”概念,并形成“社会公仆”理论。
马克思认为,社会公仆没有任何特权,宗旨就是为人民服
务, 为避免身份带来的干部腐败和特权问题, 要对社会公
仆实行 全面的选举、撤换、监督和管理制度以及与工人同等
的经济 报酬制度等。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
仆”理论 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干部选拔、任用、薪酬、亲
属管理等干 部管理制度, 联系群众制度和反腐败制度等一
系列加强干部 队伍建设的理论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
民公仆思想的 内涵。中国共产党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
党, 以马克思主 义经典作家的干部队伍建设理论为逻辑起
点, 始终将高素质 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使命型政党建设的应
有之义。尤其是党的 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一直把干部队伍 建设放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突出
位置, 围绕“德才兼备、 忠诚干净担当”的目标,提出了
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 形成了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完整
的干部队伍建设理论体系,让 干部队伍焕发出新的气象,
谱写了马克思主义干部队伍建设
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二) 历史逻辑: 党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的坚强
保 证。 党的领导力、战斗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队伍完
成使
命的素质能力。党的奋斗历程表明,高度重视并始终围绕不
同历史时期党的中心任务,与时俱进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既是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 也是党永葆强大创造力、凝聚力
和战斗力, 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辉煌,实现救
国、 兴国、富国、强国伟大胜利的关键。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 围绕革命需要,毛泽东主张“才德兼备”“任人唯
贤”的干部 标准和路线, 通过开办学校、开展整风运动、
倡导“知人善 任”和“五湖四海”团结方针等, 为党培养
选拔了一大批对 党忠诚、英勇善战、 不怕牺牲的干部, 成
为民族独立、人民 解放和新中国成立的坚实基石。新中国成
立后, 为开展大规 模经济建设, 党专注加强懂政治、懂
业务、又红又专的干部 队伍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后, 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邓小平提出
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 专业化的干部方针, 并写入
党章。通过全面整顿干部思想作 风, 注重培养干部专业素
养,制定和完善干部管理制度,破 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
制, 大量选拔重用讲政治、专业好、能 力强、冲劲足的年
轻干部, 极大地改善了干部队伍的结构和 质量,为党集中
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人才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
来, 根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
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怎 样
是”“怎样成长为”“怎样用起来”好干部的时代命题, 开
创性地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
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标准, 通过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
党、从严治吏,着力破解“四唯”“不作为、乱作为”“能上
不能下”、干部理想信念弱化等长期未除的痼疾隐患和歪风
邪气, 净化了干部队伍的政治生态,焕发了干部队伍的精神
面貌, 成为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的坚强保证。
(三) 实践逻辑: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
伟 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和民族复
兴的 唯一正确道路。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 新时代我们
成功推 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进入了全面推进中华民
族伟大复 兴的关键期。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靠
干部。干部 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重要执行 者和奋斗者。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 所有战略规划和实施方略最终必然要依
靠堪当民族复兴重 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上。打铁还需
自身硬。从干部队伍 的现状看, 干部队伍的总体素质较
好, 战斗力较强, 但也存 在政治敏锐性不强, 宗旨意识
不牢,担当精神、实干精神和 斗争本领不足等现实问题。为
此,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 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 班开班式上指出, 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 必须“通过顽强斗争 打开事业发展新天
地”,强调干部队伍要具备战略思维、底线 思维和斗争思
维, 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 炼、专业训
练,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涉浪, 不断提升政 治能力、
专业能力和斗争能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对新
征程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最新要求,
也是新征程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基本遵循。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实践探索和
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 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 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
干部 队伍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为新征
程进一 步加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奠定了基
础,开拓了路径。
(一)实践探索
1.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根
本遵循。党的组织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武器, 其重
点任务就是指导和推动干部队伍的建设。党不断发展壮大并
成为拥有 9804.1 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离不开党的
正确组织路线的指导。党在成立初期就开始孕育并在党的六
大提出了党的组织路线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
记完整阐释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提出“坚
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和“着力培养忠诚干净
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的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这既是党的历
史上一次跨越式的理论创新,也是党首次从治理源头为新时
代干部队伍建设提供的根本遵循和实践路径。 2020 年 6
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的“五个 抓好”的基本要求, 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坚持
用党的科学 理论为干部队伍“凝心铸魂”,选任干部既要重
品德又要重才
干,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一条新路径。
2.明确了新时代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好干部标准体系。
为解决干部队伍建设标准不够细化、导向不够具体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承继“德才兼备”“又红又专”“选贤任能”
等传统干部队伍建设标准的基础上,系统思考并深刻回答了
“什么是新时代的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
干部用起来”等重大问题,建立了贯穿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
包括共性标准、细化标准和个性标准的好干部标准体系。共
性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
正廉洁”“五条标准”,体现了党对干部队伍建设各个方面的
本质要求, 是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准则。细化标准是
从不同角度对好干部标准内涵不断深化,包括“三严三实”
“四有”“四个铁一般”“四个人”“四个意识”“四个自
信” “两个维护”等具体要求, 与“五条标准”统分结合、
互相 支撑, 极大提升了好干部标准的科学性和操作性。个
性标准 是根据干部队伍门类众多、领域宽广、职责各异的
特征,对 不同系统、不同领域干部队伍建设的差异化要
求,比如,要 求组工干部要“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
作风好”等,让 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体系更加生动立体,更
具有针对性。 3.重 塑了新时代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
和能力构成体系。为 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
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对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
顶层设计, 提出了“建设 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新目
标。“高素质”是要求干部要 信仰坚定、政治过硬、工作积
极、敢于担当等, 其中政治标
准是首要素质。“专业化”是要求干部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能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思考与建议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重大任务,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这一重要论述既标定了新征程干部队伍建设的价值坐标,也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所谓民族复兴重任就是要求干部队伍要有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和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本领,能够承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能在社会前进中通过接续奋斗推动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一、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