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政协系统调研报告汇编
VIP专免
2024-05-24
999+
41.44KB
6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政协系统调研报告汇编(5篇)
关于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协同调研报告
按照省政协开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协同调研
的要求,xx 市政协与市农业农村局积极行动、共同调研,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每年召开一次现场会议,对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治
理等进行安排部署。xxxx 年,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
议在 xx 市召开。xxxx 年,全国农村改厕工作推进现场会、
全省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中部片区现场会议在 xx 召开。xx
年,xx 市委农委出台《xx 市乡村振兴精品片区和全域美丽
乡村评估办法(试行)》,全市各类在建片区达到 xx 个,
片区建设标志着 xx 市乡村建设迈入了产业连片发展、环境
连片整治、风貌连片建设、样板连片打造的新阶段。
xx 市共有 xxxx 个行政村,xx 年第一产业增加值 xxx.x 亿
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 x.x:xx.x:xx.x;农民收入连续 xx 年实
现快速增长,xx 年为 xxxxx 元,增长 x.x%,快于 G党P增速
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 x.xx,比上年收窄 x.xx,城乡居
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xxxx 年为 x.xx:x)。总体看,经过
近年来全市上下的不断努力,xx
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一是显著改善
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
系不断完善,村容村貌逐年改观,农民组织生产更加便捷
致富途径更加多样。二是显著改进了农村社会风尚,好环
境引领好风气,新农村打造了新农民,乡风文明程度进一
步提升。三是显著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使美丽乡村
建设与脱贫攻坚成果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四是显著增强
了群众加快发展的信心,相邻村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建设
和美农村,对未来幸福生活充满期望。
二、主要做法
(一)以标准化理念为统领,推动和美乡村建设思路
举措创新。一是在思路理念上,注重标准化建设的统筹性
层次性和可持续性。坚持用系统思维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标准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做到了“六个更加注重”:更加注
重组织推动,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党委、政府统
筹农村工作的总抓手,作为补短板、惠民生的重要着力点
更加注重理念更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环境之美
人文之美、产业之美来支撑乡村之美;更加注重规划先行
强化系统规划设计,牢牢把握“无规划不建设,先规划后建
设”的原则,实行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村庄布点、城
镇建设“多规合一”;更加注重分类指导,彰显特色,避免千
村一面,实现乡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更加注重
产业经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宜居宜业和美
乡村建
设的可持续性;更加注重创新社会治理,夯实基层组织建
设,倡导文明新风尚,推进“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共
同发展。二是在工作方法上,坚持示范带动。从xxxx 年开
始,每年选择 xx 个左右的村开展省级示范村创建活动,累
计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xxx 个,在建的 xx 个片区覆盖
xx 个镇(街道)、xxx 个村(社区)、xx.x 万人,分别占全
市总数的xx%、xx%、xx.x%。各区县同步开展示范片区建设,
目前各区县谋划创建片区 xx 个左右。三是在典型选树上,
打造乡村振兴四种模式。重点推广以xx 四种模式,推出一
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二)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基础,聚力解决群众急
难愁盼。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开展普
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
共服务加速向农村延伸,显著改善了农村面貌和农民群众
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全面推进垃圾、污水、厕所整治三个“规定动作”,自选残垣
断壁整治、弱电下地两个“试点动作”,选取xx 个镇xxx 个村
先行突破。全市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实现全覆盖,完成生
活污水治理的村占xx%,改造农村旱厕xx 万户,实现应改
尽改、应管尽管。xx 区被评为 xx 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
县。二是开展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认真落实全省基础设
施“七网”建设行动,建立省市两级项目库,谋划项目 xx 个,
总投资 xxx
亿元。xx 年改建农村公路xxx.x 公里,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
率xx%,建设数字小镇xx 个、数字村居 xx 个,全市城区、
镇域、重点园区xG 网络全覆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全省第一。三是优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改善农村办学条
件,新建 xx 处农村幼儿园,健全镇村幼儿园“五个一体化”管
理模式,促进农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基层医疗服务
水平,增建 xx 家中心村卫生室,推行乡村医生“县招镇管村
用”,创建xxx 个“名医基层工作站”。农村低保标准增幅达xx
%,为 xx 万名困难群众发放各类救助金 x.xx 亿元,社会救助
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建成长者助餐服务设施 xxx 处,配
套理发、洗浴、医疗等功能,每月为xx 万人次老年人送上
“舌尖上的温暖”,长者食堂建设经验被中央农办《农村要
情》推广。
(三)以乡村治理为保障,厚实和美乡村建设力量。
一是抓“关键力量”,建强和美乡村骨干队伍。深化落实抓镇
促村责任制,市级约谈“二星级”镇街党委书记 xx 人,动态调
整村党组织书记 xx 人。构建覆盖“选、育、管、退”专业化、
全周期管理体系,选树 xxx 名“担当作为好支书”,每人每年
奖励 x万元。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开展“强基固垒创优争先”
示范培训,带动区县全覆盖培训村党组织书记 xxxx 余人次
二是抓“重点攻坚”,补齐和美乡村短板弱项。开展后进村
“双清攻坚”,依托“双百帮带”,组织 xxx
家强企强村帮带 xxx 个穷村弱村,推动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动
态清零、集体年收入不足xx 万元村稳定清零。制定支持村
集体经济发展“xx 条措施”,成立支部领办合作社孵化中心,
推动集体年收入 xx 万元以上村突破 xx%。开展村改社区集
中攻坚,聚焦 xx 项关键指标,定点包促、动态管控,xx 个
攻坚对象已完成,全程平稳有序。三是抓“乡村善治”,打造
党建引领“xx 品牌”。在行政村单元,创新推行“一网三联”乡
村治理模式,村级覆盖率达到 xx%。通过干部联村组、党员
联农户、积分联奖惩,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党员
先锋模范意识、群众内生动力均显著增强,中央电视台、
新华社、《人民日报》《党建研究》等刊发报道,省领导
xx 批示。突破就村抓村,持续深化“联村党建”机制,xx 市成
立联村党组织 xxx 个、覆盖 xxx 个村,带动联建村集体年增
收xxxx 余万元,助力xxx 个村先“化学反应”再“物理整合”,
转化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xxx 个,组织联建叠加效应不断放大。
(四)以农业三产融合为支撑,推动和美乡村创造美
丽经济。强化农业产业基础支撑,挖掘农业生态涵养、休
闲体验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引导群众树立经营村庄理
念,有效激发了农村发展新动能,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
经济支撑、物质基础。一是压实责任稳粮抓粮。始终将稳
定粮食产能,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作为重大政
治责任,坚持不懈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生产连
续多年实现面积、总产“只增不减”,xx 县小麦单产连续 xx
年位居全省第一。抓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面完成
省下达的目标任务。蔬菜种植面积xx.x 万亩,总产量达xxx
万吨;水果种植面积xx.x 万亩,总产量达xxx.x 万吨。农业
农村部领导xx 先后来 xx 市调研粮食生产,给予充分肯定。
二是培强产业做强品牌。突出延链强链补链,做强粮牧果
蔬四大主导产业,做精富硒农产品等特色产业,xx 苹果入
选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xx 猕猴桃、高青黑牛、沂源金
黄金桃等入选全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市培育省级以上
知名农产品品牌xx 个。三是建好平台育好主体。搭建农业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平台,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x个、省
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xx 个,临淄蔬菜、高青肉牛创建国家
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强化龙头带动,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xxx 家、产业化联合体xx 个,特色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加
工增值。四是数字赋能沿链聚合。建设全国数字农业农村
改革试验区,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xx 年全
市新建 xx 等重大项目 xx 个,建成数字农业典型应用场景xx
个,培育壮大粮食、蔬菜、黑牛奶牛、苹果等 x条数字农业
全产业链,培育了xx 等一批数字农业典型。
(五)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一是建立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首创“公共资源+农业”模
式,建成市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 x
个、县级农村产权交易机构 xx 个、镇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
站xx 个,累计完成各类农村产权交易项目 xxx 宗,交易金
额xxxx.xx 万元,初步形成一批试点成果。二是巩固完善农
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稳慎指导进城落户农民自愿有
偿转让退出集体经济股权,指导 xx 区实施进城落户农民集
体经济股权任务。三是积极探索开展宅基地、承包地、集
体经济股权等各类试点工作。开展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
探索自愿有偿退出模式,xx 区《建设养生庭院激发乡村振
兴新活力》入选全省典型案例。做好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土
地承包经营权指导服务,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
指导 xx 区、xx 区做好年度退出承包经营权任务。加强农村
集体经济股权质押贷款试点建设,xx 年xx 区完成农村集体
股权质押贷款 x笔、余额xx 万元。四是守好农村安全稳定
这条底线。开展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面排查
整治农村治安突出问题,开展“无讼村居”创建,深化“八小
工程”建设,选树 xx 市基层治理样板镇街 xx 个、村居 xxx 个,
平安法治乡村建设水平持续提升。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
全,xx 市所有区县全部创建成为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
县。
(六)以“乡村文明行动”为引领,倡导和美乡村新风尚。
一是推进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文明实践·四季陪伴”项目,
建成文明实践站xxxx 家,“五有”覆盖率达xx.xx%。年度发布
志愿服务项目 x.x
万个,参与志愿服务人数达xx 万人次。常态化弘扬凡人善
举,叫响“厚道齐地美德xx”城市品牌。全国文明村镇达xx
个、省级文明村镇达xxx 个,市级以上文明村镇达xxx 个,
县级文明达标村覆盖率达xx.xx%。二是开展乡村美学教育活
动。开办乡村美学讲堂xxxx 场,推选市级“美在家庭”示范村
xx 个、“美学小巷”xxx 条,发布xx 年最美家庭xxx 户、十佳
“好婆婆、好媳妇”各 xx 名、最美家庭教育志愿者xxx 名,创
建“美在家庭”标兵户xx 万户,建成“美家超市”xxxx 家。经验
做法被省委主要负责同志批示阅研。三是实施文明乡风培
育工程。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重点解
决红白事大操大办等问题。推广文明实践新婚礼,开展移
风易俗培训 xx 场次,全市红白理事会骨干成员培训率达xxx
%。x个案例入选全省“百佳红白理事会典型案例”。四是丰
富群众文化生活。建设“x+N”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 xxx 处、
农家书屋示范点 xx 个,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xxx 场,“一村一
年一场戏”下乡演出xxxx 场次,农村电影放映x.x 万场次,
广大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七)以统筹整合的方法,增强组织推动力。宜居宜
业和美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坚持党管农村原则
做到重中之重不动摇。一是凝聚合力强力推进。xx
市委印发《乡村建设行动方案》,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市
对区县考核。严格落实“三个一”工作机制,一个项目一个创
建方案、一名县级领导挂包、一个专班推进,市县联动一
线督战,落实不力的由市里提级约谈、挂牌督办。二是构
建长效投入机制。强化用地保障,xx 年预支乡村振兴项目
用地指标xxx.x 亩。强化资金投入,xx 市统筹整合各级涉农
资金 xx.xx 亿元,撬动工商资本投资 xxx 多亿元。三是注重
社会资源利用。鼓励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增加村庄
建设投入,鼓励工商资本通过产业转移、项目开发等形式
参与乡村建设,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形成了
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四是“抓两头带中间”促进
整体推进。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示范村树好标
杆,中间村迎头赶上,薄弱村跨越发展,形成递进创建、
梯次推进的工作局面。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随着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新期盼,特别是
从乡村全面振兴、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来看,按照走在前列
的目标定位来审示,对比先进地市,xx 市宜居宜业和美乡
村还存在不少差距和薄弱环节。
(一)建设资金不充裕。基层干部普遍反映,乡村建
设的头号难题是缺资金。据测算,把一个后进村打造成中
等以上村需要投入xxx 万元左右,即使是由普通村提升为中
等村,也需要投入xxx 万元以上。对全市 xxxx 个行政村来说,
每年只有xx
多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名额,资金需求量大,短时间难
以实现全覆盖。从基层情况看,多数区县财力紧张,资金
拨付进度慢,配套资金难以保障,拿不出更多的资金用于
美丽农村建设。
(二)村庄建设规划不健全。有的无规划,有的规划
陈旧,有的规划水平低。有的规划特色不突出,在挖掘地
域文化特色、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上体现不明显,缺乏“一村
一景”“一村一品”精品之作,许多村庄样子差不多。
(三)产业支撑比较弱。达到“生产美、生活美、生态
美”的都是经济强村,不少村缺少特色优势产业支撑。有些
村虽然靠上级支持改善了生活环境条件,但因为没有新的
产业支撑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影响了村庄基础设施的
后续管理维护。比如,一些村庄安装太阳能路灯,x-x 年就
要更换一次换蓄电池,一块电池约一千元,对集体收入少
的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只有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
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强村富民。
(四)组织发动群众不够。农民群众是乡村建设的主
体,也是直接受益者。农村群众主动参与程度不高,乡村
建设缺乏内生动力,对建成后的设施不爱惜,维护管理缺
乏责任心。问卷调查发现,参与乡村建设,群众愿意出工
的占xx%左右。有的群众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的事,
房屋是自己的事,想怎么建就怎么建;有的口头上支持,
一涉及到个人利益就变调了。
(五)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有短板。基础教育方面,
幼儿园大部分是民办,教学水平普遍偏低。医保报销比例
偏低,农民看病贵的问题没有从“根”上得到解决。农村养老
方面,存在个别子女赡养老人不积极的问题。乡风文明建
设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薄弱环节,相互攀比、大操大办现
象仍然存在。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引起“农民老龄化、
农户兼业化、农村空心化”。村里党员老龄化严重,先锋模
范作用发挥不足,“三个党员六个牙”。
四、工作建议及打算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从工作指导、思路举措、组织推动等方面加强改革创新,
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统领,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前提,
以乡村治理为保障,以统筹整合为根本方法,以美丽乡村
支撑好客xx,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
效。
第一,以乡村建设推动环境和美。一是建设好各类示
范片区。以省、市、县各类片区为示范带动,形成梯次创
建格局。从xx
年开始,市财政拿出专门资金开展精品片区和全域美丽乡
村创建,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注重挖掘和保护乡村
资源禀赋、文化民俗,与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相结合,合理
进行布局,统筹用好市场化资源和手段,统筹推进乡村产
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精品片区和美丽乡村建设好、运
维好、有特色、有实效。二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
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重点抓好农村卫生厕
所管护、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深
入开展“美在家庭”创建,着重解决好庭院、厕所、居室、厨
房“脏乱差”问题,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以家庭美推
动村庄美、乡村美。三是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供给。要把基
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实施好农村
基础设施网建设,加快推进乡村道路、电力、煤改电、煤
改气、5G 通信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抓好教育、医疗
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普惠性公共服务,不断提升
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四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要抓住全省
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大机遇,稳步推动黄河
流域生态保护,实施 xx 河等河道清淤和河道治理,建设美
丽幸福河湖。积极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确保废旧农膜
综合回收率达到 xx%以上,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率稳定在xx%以上、xx%以上。
第二,以乡风文明推进人文和润。乡村振兴,既要塑
型又要铸魂。一要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载体。xx 市
县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基本实现全覆盖。
要按照“五有、四用、三到位、两同步、一平台”要求,围绕
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
体、为社会公共需要“五为”志愿服务,持续实施文明实践与
文明创建“结对牵手”项目,切实为基层解决问题、为群众办
实事。二要推动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
传统美德,深入挖掘 xx
市丰富的革命历史和文化资源,深化齐文化研究,加强农
耕文明保护传承,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的思想观念、精神
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持续开展文化惠民,建好、
评好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样板村,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
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三要推动农村移风易俗。积极倡
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
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大力选树农村道德模范、身
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
民风。
第三,以乡村善治推进治理和谐。各级领导对xx 市探
索“党建+网格+信用+数字”基层治理机制给予充分肯定,要
严格规范运行,把这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xx 品牌”打响。
要积极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实行村民委员会职责任务清单
管理,扎实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推广运用“清
单制”“积分制”“信用+”等乡村善治经验,有效化解乡村治理
难点和堵点。要创新乡村治理抓手载体,发挥村规民约作
用,让人民群众自己说事、议事、办事。要着力加强法治
能力建设,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和法律进行乡村活动,营造
办事依法、有事找法、解决靠法的社会氛围。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政协系统调研报告汇编(5篇)关于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协同调研报告 按照省政协开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协同调研的要求,xx市政协与市农业农村局积极行动、共同调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每年召开一次现场会议,对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治理等进行安排部署。xxxx年,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议在xx市召开。xxxx年,全国农村改厕工作推进现场会、全省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中部片区现场会议在xx召开。xx年,xx市委农委出台《xx市乡村振兴精品片区和全域美丽乡村评估办法(试行)》,全市各类在建片区...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