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事迹材料汇编
VIP专免
2024-05-23
999+
33.16KB
4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事迹材料汇编(10 篇)
爱“管闲事”的“怪”老头
退休回乡当农民,一干就是近 30 年,他早出晚归,耕
种在田间地头;他生活简朴,一件衣裳一穿十多年;他始
守入党初心,把一生奉献给社会。2016 年1月,他被评为
助人为乐“中国好人”。他就是群众眼中的“怪老头”——怀化
市溆浦县粮食局退休干部向光明。
1994 年,向光明退休,本该颐养天年的他,又重操旧
业,与老伴一起回沙洲村种田。
对向光明的这一举动,除了他的儿女,不解的还有村
民。“向老,您又不缺钱用,为啥放弃县城的优越生活,来
吃这个苦?”面对村民的疑惑,他总是淡然一笑。
无论春夏秋冬、烈日冰雪、佳节盛世,他都以田地为
乐园,以庄稼为伙伴,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他租了
几亩地,种上了玉米和水稻,每年生产水稻、玉米 6000 多
斤。在他的带动下,沙洲村及相邻的村农民种粮积极性高
涨,农田抛荒的现象也少了。
向光明自己的生活非常勤俭节约,但对群众的事,他
却大方得很。
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个鸡蛋 5分钱他做三餐吃。为了抗
美援越,他将“抠”出来的 200 元钱捐给了国家,甘当“无
名英雄”。
2006 年,沙洲村七组舒清生老人的儿子和爱人不幸相
继去世,留下了他孤单一人。家庭生活比较困难,舒清生
一直没有看上电视。向光明了解这一情况后,毫不犹豫拿
出自己种田的血汗钱为舒清生买了台电视,并拉上了有线
有了电视作伴,舒清生的生活有了滋味。
2007 年,统溪河村与沙洲村相邻的水渠因年久失修,
水流全都漏到附近的小溪里,导致下游近200 亩的水田因经
常无水灌溉而收成不好。仅占 4分稻田的向光明竟拿出了辛
苦存下来的 2万元,修建了长约500 米的水渠。看着“潺潺”
清水入稻田,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
2010 年6月,因突降暴雨引发山洪,沙洲村 1组的便
桥被洪水冲毁。村里苦于没有资金,便桥无法重建,村民
也就只能淌着过河。而今,一座水泥桥让 1组的村民走上了
“快车道”,这得益于一笔十万元的匿名捐款。经多方位查找、
核实,村民才得知捐款的人竟然是每月拿着一千多元退休
金、靠着种田养鸡来攒钱的向光明。这座桥也被邻里乡亲
亲切地称为“光明桥”。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向光明从统溪河镇走了8
个小时步行 20 多公里,交上两万元给灾区,仅留下一张自
愿捐款的字条便匆匆离去。县委老干部局听闻此事,专程
赶到向光明家里协商退捐事宜,最终执拗不过向老,收下
了2000
元捐款。“
“捐款50 万是此生的目标,现在完成了30 万捐款,还
差20 万。”向光明说。
乐于奉献的向光明还经常义务帮忙清扫街道。每逢统
溪河镇赶集结束,他总是去清扫街道,这一举动已默默坚
持了15 年。向光明已经记不清退休以后为村民清扫了多少
条阴沟、挑走了多少担大粪、运走了多少车垃圾。
当问起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向光明只是淡淡地说,这
些都只是小事,不值一提。但这些在他口中不值一提的事
却赢得了全村老少的赞美与感激,向光明用实际行动践行
了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退休不褪色永葆党旗红
在每一个需要她的地方,她胸前的党徽永远闪耀在那
里,她心中的党旗永远鲜红飘扬。
国网湖南电力长沙星电花园退休第一党支部书记——
吕华锋,多年来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本色,退休不退志
离岗不离心,她带领退休党支部,积极作为,尽职履责,
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到了极致,践行“为家做贡
献,为民办实事”的初心使命。
全力服务小区建设,助推发展当好“领头雁”
近年来随着企业的深化改革,养老金、医疗保险、三
供一业直至所有退休人员全实行社会化管理。为了让大家
打消顾虑,从实际上适应这一变化,她带领支部委员在小
区通过会议讲解、微信群转发、电话沟通、个别答疑、上
门宣讲等方式宣传解释相关政策,光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就
有4000 余份(册)。移交社会管理工作得到了有效推进,
退休人员队伍保持了和谐稳定。
2019 年,星电花园小区物业管理,随着国有企业职工
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社会化管理。她带头担负起整个
选举筹备工作,前后历经四个月,星电花园顺利成立业主
大会和选出业主委员会。
2020 年,在宿舍小区自来水改造遇到瓶颈时,她带领
一帮退休老党员,在入户施工三个多月的时间内,实行
“5+2”“白加黑”模式运作,在现场跟随施工人员出入各家各
户,多方协调,让星电花园小区的自来水改造任务圆满完
成。
2022 年9月,她领着以党支部委员、退休党员为主要
力量的志愿者们,开展小区公共区域全面整治行动。11 月,
星电花园小区的亮点工作被长沙市住建行业作为“红色物业
党建示范点”现场观摩推广。
以吕华锋为代表的星电花园居民,同心同向,同力同
行,打造出和谐文明的宜居社区,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安居
乐园。
倾心投入民生实事,恪守初心当好“贴心人”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吕华锋时刻不忘党员身份,把
为民服务作为一种人生目标,一种生活动力,托起百姓“稳
稳的幸福”。
她是星电花园居民心目中的“百事通”“主心骨”。十多年
来,她的手机 24 小时没有关过机,成了居民的“答疑热线”。
居民们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就是想起给“书记”打电话。老同
志与家人发生矛盾时、家里有急难事需要帮助时,他们的
家属也是通过“书记”来帮忙解决。现在大家形成了一种习惯,
那就是有困难找支部,有疑问找书记。
2023 年初,她作为领头人,组建了以党员为主要力量
的52 名居民代表,开展居民代表联户工作,共商民事,架
起党群“连心桥”,打通与居民群众联系的“最后一米”。至九
月底,居民代表累计走访群众 1000 余户次;上门慰问300
余人次;多次为高龄独居、行动不便老人赠送生活必要物
资;物业义务为住户上门服务 800 余次,帮助住户处理解除
故障 1500 余件次。切实解决了群众的身边事、烦心事、急
难事。
勇于面对急难险重,排忧解难当好“护航员”
坚守岗位笃行不殆,紧要时刻更显担当。面对艰巨的
抗疫任务,吕华锋带领退休党支部勇挑重担,聚力奋发,
日夜坚守岗位,守护平安防线。
2020 年1月,正值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高峰期。当一名
中风退休党员的女儿患严重急性障碍性贫血住院,在家属
万般无奈之时,她一连20 多天顶风雨、冒风险,每天到医
院照护,激励女孩鼓起勇气战胜病魔。
2022 年3月底,长沙疫情来袭,她主动担责,靠前指
挥,迅速组建了一支以退休党支部为领导,各支部委员、
党员、楼栋长和小区物业全面参与的 40 多人抗疫志愿队。
连续数十轮次的区域核酸检测,她带领志愿者守在一线,
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核酸
检测高效有序开展,为守护一方平安而默默付出。
吕华锋以其坚定的信念的和出色的表现得到了上级党
组织和居民的认可及好评:获中共长沙市委组织部、老干
部局、离退休工委授予的长沙市“离退休干部优秀党务工作
者”;2022 年9月,获新华社中国网事网络感动人物评选组
委会授予的“中国网事·感动2022”三季度网络感动人物。
在她的带领下,退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
挥:2017 年,获评中共长沙供电公司离退休总支“五好党支
部”;2018 年,获评中共国网长沙供电公司党委“五好党支
部”;2019 年,获评中共国网长沙供电公司党委“电网先锋党
支部”;2021 年,获评中共长沙市天心区委“先进基层党组
织”及中共湖南省离退休干部工委“全省示范离退休干部党支
部”称号。
迎着晚霞写春秋
现年 782005
年从湘西州直工委书记岗位上退休后,他始终充满工作热
情,在史志编撰、服务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中积极
作为、奉献余热,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湖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退休后,王海锋一直担任州直工委离退休党支部书记
州关工委副主任、州直工委关工委主任等职务,开创性地
推进了支部建设,组织开展州直机关各单位“五老”工作和
“五好关工委”创建工作。2020 年7月,州直工委离退休党支
部被省离退休干部工作委员会授予第五批“全省示范离退休
干部党支部”称号。
王海锋还长时间担任州老年大学副校长、州诗词协会
副会长等社会职务,他积极为州老年大学的创新发展献计
献策,该校曾荣获首批“全国示范老年大学”称号。在王海锋
的积极争取下,湘西州成为全国30 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第
一个全国“诗词之州”。
退休之后,他仍坚持学习,笔耕不辍,不放松理论学
习教育,并将学习感悟与老同志们一起交流分享,受到大
家好评。退休后,他先后出版了《工作实践与理论探索》
《如诗岁月》《追梦岁月》《颂歌献党》等著作。
王海锋不仅对自己严于律己,对子孙后代同样严格。
王海锋一直注重家风建设和对后代的培养,多年来,根据
家族祖训,开展适应新时代的现代家风教育,并身体力行
家风理念,为子孙树立榜样。
2014
年,王海锋依据其父亲留下的《我的自述》中关于家教的
谈话和事迹,撰写了《我家的家道家风》一文,并在省委
机关刊物《新湘评论》发表。在王海锋的家庭档案中,保
存了几十份革命传统教育资料,其中最抢眼的是开国上将
萧克著作的《萧克回忆录》《萧克诗稿》及《萧克画传》
还有老家同村老红军吴云清的革命事迹材料档案。在节假
日,儿孙一辈在家聚会,他总会在家里的档案室开展了“家
庭红色教育”活动,让儿孙们学习祖辈教诲,学习从家乡走
出去的开国将军萧克、老红军吴云清的革命故事。
爱心助学29 年,照亮千余名贫困学子求学路
“我童年求学时也曾遇到坎坷。自己曾经淋过雨,所以
如今要为别人撑起伞!”近日,永州祁阳市“爱心助学”老人
陈昌世接受记者采访,聊及助学的初衷,他如是说。
陈昌世今年89 岁,回忆起几十年前的求学之路,记忆
犹新:“每天要走 5公里的山路去镇上上学,饿了就吃点从
家里带的红薯,但还是开心得不得了,因为有学上啊!”
那时,陈昌世家境清寒,家里卖掉所有值钱东西才勉
强供他读完小学。艰难的求学经历,让他产生了尽力帮助
贫困学生求学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
(陈昌世(右三)通讯员摄)
1994 年,陈昌世从当时祁阳县工商局领导岗位退休,
尽管自己和老伴每月退休金加起来不足千元,却先后资助
了7名贫困大学生,资助金额4
标签: #先进事迹
摘要:
展开>>
收起<<
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事迹材料汇编(10篇)爱“管闲事”的“怪”老头 退休回乡当农民,一干就是近30年,他早出晚归,耕种在田间地头;他生活简朴,一件衣裳一穿十多年;他始守入党初心,把一生奉献给社会。2016年1月,他被评为助人为乐“中国好人”。他就是群众眼中的“怪老头”——怀化市溆浦县粮食局退休干部向光明。 1994年,向光明退休,本该颐养天年的他,又重操旧业,与老伴一起回沙洲村种田。 对向光明的这一举动,除了他的儿女,不解的还有村民。“向老,您又不缺钱用,为啥放弃县城的优越生活,来吃这个苦?”面对村民的疑惑,他总是淡然一笑。 无论春夏秋冬、烈日冰雪、佳节盛世,他都以田地为乐园,以庄稼为伙伴...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