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学习关于“四下基层”的心得体会
VIP专免
2024-01-10
999+
16.08KB
1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主题教育学习关于“四下基层”的心得体会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
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
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十五年前,习近平同志在福
建宁德这片土地上,大力倡导和践行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
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
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把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生动
地体现到工作实践中。三十五年后,变化的是闽东地区环
境面貌的翻天覆地,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不
变的是“四下基层”作为一项重要理念和制度成果,在中华大
地落地生根,发扬光大,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鲜活教材。现根据会议安
排,我结合自身工作,同各位领导分享学习成果如下:
一、充分领悟“四下基层”的丰富内涵
“四下基层”立足于“下”、根植在“民”,是党的群众观点
与群众工作的有机统一,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造,
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具有丰富而深
刻的科学内涵。
1.人民至上是“四下基层”的价值底色。人民性是马克思
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展现出真理的力量,
就在于其为人类解放锻造了强大理论武器。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人民的理论,其鲜明的人民
立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所在、追求的价值所
在、力量的源泉所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从黄土地
一路走来的党的总书记对人民的深情告白和铿锵誓言。“四
下基层”是这一重要思想在八闽大地生动实践的一个缩影。
“四下基层”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是对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
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科学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增进与人民群众感情、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等重大
问题。
2.党的领导是“四下基层”的根本保障。党的全面领导是
干事创业、实干兴邦的根本政治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民心视为最
大的政治,面对新时代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他
提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保证党和人民所授予的权
力永远是为了人民的福祉。正因为有了党的正确领导,才
能保证国家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准确性以及社会的稳定性;
也正因为有了党的正确领导与保驾护航,国家的发展才能
始终向着最正确的方向前进。
3.实事求是“四下基层”的思想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曾强
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实际出发,前提是深入实际、
了解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而深入实际、了
解实际就是要做好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密切联系群众的
重要途径,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和重要环节。大
兴调查研究,有助于推动党员干部更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
盼问题,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是衡量领导干部
能力素质的重要检验标准。只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真正把工作抓实、
把基础打牢、把步子迈稳,做到听民声解民忧、访民意办
实事、察民情促发展。
二、积极践行“四下基层”的方式方法
1988 年,刚到宁德任职的习近平,了解到当时的闽东
地区极为贫困,全省经济排名位列末尾,是全国18 个集中
连片贫困地区之一。面对这一发展困境,习近平同志以深
入调研起步,以建立“四下基层”制度开局,提出了“滴水穿
石”“弱鸟先飞”“经济大合唱”等一系列理念,努力使闽东人民
摆脱物质和精神贫困的境地,迅速吹响了宁德地区思想大
标签: #主题教育
摘要:
展开>>
收起<<
主题教育学习关于“四下基层”的心得体会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十五年前,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这片土地上,大力倡导和践行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把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生动地体现到工作实践中。三十五年后,变化的是闽东地区环境面貌的翻天覆地,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不变的是“四下基层”作为一项重要理念和制度成果,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发扬光大,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