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党校系统专题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docx
VIP专免
2024-05-23
999+
27.92KB
1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 2024 年全市党校系统专题培训班上的辅
导报告
各位老师,同志们:
党的 XX 大明确指出, 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3
年 3 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
中央党校建校 90 周年庆祝大会暨 2023 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
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
为党献策。”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校初心的创造性总结和阐释,
首次明确了党校事业的初心所在。其中, 既有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高度,也闪烁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时代光
辉。党校初心不仅是对九十年来党校事业的高度重视和评价,
更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新时代党校事业蓬勃发展的殷切希冀。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
关键时期,要发挥好党校(行政学院) 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
主阵地作用,各级党校必须坚守这个初心,并将之作为全体
党校人终身奋斗的重大使命
一、党校“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的生成缘由
中国共产党的党校教育史,就是一部鲜活的“初心
史”。 初心是将一个政党组织性质、执政理念和根本宗旨
进行理论 化表达的内在形态。党校“为党育才、为党献
策”初心是在 培养党的干部、推动思想理论建设、服务党
和人民事业中,
基于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党校
事业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一)理论溯源:党校初心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建
理论的思想传承。虽然党校事业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没有在
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中形成独立完整
的篇章,但大量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干部教育、理论阐释宣传
等内容在政党建设、共产主义教育等论述中出现,是党校“为
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的思想萌芽和智慧之光。其一,马
克思、恩格斯等论述了先进指导思想对政党建设的重要作用。
先进的指导思想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及推动革命和建设
的方向指引和科学武器。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
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理论只
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恩格斯提出了理论思维这一概
念, 并认为“理论思维无非是才能方面的一种生来就有的素
质, 这种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同时也强调无产阶级干部
需要 专业能力。恩格斯晚年在领导第二国际斗争中提
出:“过去的 资产阶级革命,向大学要求的仅仅是律师,作
为培养他们的 政治活动家的最好的原料;而工人阶级的解
放,除此之外, 还需要医生, 工程师, 化学家, 农业师及
其他专门人才。因 为问题在于,不仅要掌握政治机器,而且
要掌管全部社会生 产。”这些思想和论述为无产阶级政党
有组织成体系开展干 部教育指明了方向。其二,马克思、恩
格斯和列宁等强调“党 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
的核心问题,而党性教 育是党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恩格斯在
1845 年批判德国“绝对
的社会主义”时指出“这种社会主义由于自己的理论没有党
性、‘思想绝对平静’而丧失了最后一滴血、最后一点精神
和 力量”。在编辑《新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等人
在一 系列经典著作中反复强调理论教育的党性问题, 并通
过诸如 协会组织、公开演讲、书信交流等方式开展了丰富
且深刻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时刻向广大人民尤其是工
人阶级宣传 和普及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可以说已具备成为
一家面向全体 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党校”的基本雏形。
列宁在此基础上 强调了“具有组织形态意义的‘党性’是
捍卫党的纯洁性的 关键所在”,并在俄共(布) 代表大会
上多次研究了设立党校 的相关工作, 在党校层级设置、培
训内容要求、师资队伍建 设等方面的部署和论述对之后政
党党校建设产生了深远影
响。
(二) 历史使命:党校初心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下
党 校事业的高度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在不同历
史时 期的重大成就、光辉业绩都是在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
工作中 取得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锤炼一支坚毅忠
诚的革命 队伍是争取民族独立的关键所在。毛泽东同志强
调“掌握思 想教育, 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
环节”。中国共 产党成立初期,党内没有成立严格意义上
的党校系统,各地 党组织主要以小组(支部) 内会议展开
党员教育工作。直到 1924 年 5 月在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
会议上正式提出设置党 校的议题,认为“要急于设立党校养
成指导人才”,以解决党
内同志关系不密切和干部队伍紧缺等问题。 1924 年 12 月,
在安源工人补习学校的基础上组织成立了第一所以“党校”
命名的地方党校—— 中共安源地委党校; 1933 年 3 月在瑞
金 创办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标志着中央党校的正式成
立。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中央党校成为重要的大本营, 是唯
一一家 由毛泽东亲自领导的整风单位。在艰苦的革命年
代,党校以 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强化了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
的意志信仰。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为新中国建设
培训储备理论干 部成为党校工作的中心所在。随着《关于轮
训全党高、中级 干部和调整党校的计划》等一系列文件出
台,党校系统迅速 发展, 精准的发展定位和完善的组织体
系使党校在这一时期 培育了大量干部人才。“全国党校教育
网”在这一时期建立起 来了。 1977 年 10 月 5 日,中共中
央做出了《关于办好各级 党校的决定》,各地党校纷纷恢复
重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校的理
论阵地作用凸显。1978 年 5 月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
态》刊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一文,率先在官
方层面发出了真理标准的理论呐 喊, 开风气之先,引发了
全国全党范围对实践与真理进行广 泛而深刻的讨论, 为打
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推进改 革开放的思想大解放提
供了重要的理论武器,充分体现了党 校“为党献策”初心的
时代蕴藏。党的十八大以来, 围绕党 校学员学什么和怎么
学、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批示和论述 丰富且内涵深刻,
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校治学系 列重要指示。习
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 在推动贯彻党的政
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 推进党的事业和
党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党校事业发展史,跟中国
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百年奋斗史是共线并行的, 党校事业
是党的事业的重要一环,党校发展始终着眼于党的事业发展
全局, 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站位, 始终坚持
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
命。 可以说,“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是中国共产党百
年奋斗 下党校事业的高度遵循,一部党校事业发展史,也是
中国共
产党干部教育和理论建设的发展史。
二、党校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的时代价值
初心不仅有理论层面的指导和历史逻辑的延续, 更有
强 大的实践根基。“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彰显出党校作为
党的 重要职能部门不同于一般学校的价值所在。两个部分
是一个 站位高远、结构清晰、指向明确的整体回答, 相互
联系, 相
互补充。
(一)“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是对党校事业的价值凝练
和目标希冀。 党校初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党校事业的
原创性思想和标志性理论成果,“为党育才”就是要为党的事
业发展持续培育优秀的干部队伍;“为党献策”就是要在理论
研究、制度系统和政策实践中发挥建言献策的职责。两者构
成了党校初心与使命。党校事业的独特价值凝练于党校教育
的政治性,严守党性教育的根本原则。党校是在党的直接领
导下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要培养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
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社会主义事业以及为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不懈努力的执政人才。在思想上, 党校要以党性原则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2024年全市党校系统专题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各位老师,同志们:党的XX大明确指出,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校初心的创造性总结和阐释,首次明确了党校事业的初心所在。其中,既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高度,也闪烁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时代光辉。党校初心不仅是对九十年来党校事业的高度重视和评价,更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新时代党校事业蓬勃发展的殷切希冀。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