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篇师带徒事迹材料合辑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5-22
999+
47.16KB
9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师带徒事迹材料合辑(15 篇)
师带徒事迹材料篇 1
工作导师:xx
生活导师:xx
徒 弟:xx
工作导师
王x,男,29 岁,群众,工程师,2008 年毕业于中南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15 年10 月任公司施工设计
部副部长职务,2013 年10 月被聘为工程师。自加入公司以
来一直任职于施工设计部,能够胜任现有岗位,全面地掌
握桥梁施工结构的设计,也能很好地与现场进行沟通与协
作,带领设计组成员对施工结构进行优化,使现场施工更
有效率,在保证安全的大前提下获得更高的效益。曾获得
2009 年五公司青年员工桥梁知识竞赛三等奖等荣誉称号、
公司 2013 年"先进(生产)工作者"、2014 年度"技术标
兵"称号、质量先进个人、2014 年集团公司 CAD 制图大赛团
体一等奖、2016 年五公司技术负责人汇报比赛二等奖。并
获中铁大桥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生活导师
彭x,男,34 岁,党员,工程师,2005 年6月毕业于中南
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先后在五公司施工设计部、大桥局设
计事业部工作,历任见习生、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
工程师,现任五公司施工设计部总工程师。荣获九江市"优
秀团员"、公司优秀技术骨干、安全(质量)十佳标兵、优
秀科技工作者、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以及中国中铁模范师
徒等荣誉称号,获国家专利(扣索锚固方法及专用装置、
拱桥主拱多次竖转施工中上下拱肋的连接方法及中间铰、
大跨度钢拱桥拱肋二次竖转施工方法、斜拉桥钢桁梁架梁
吊机的走行装置及使用方法、桥梁施工用自浮式托架支架
双曲线型索塔横梁调节式托架)6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三
等奖两项、一等奖一项,五公司科技论文一、二、三等奖
各一项,大桥局第二届内部研究生。
肖x,男,汉,1991 年生,湖北黄冈人,共青团员,工学学
士,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现在中铁大桥局
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施工设计部从事桥梁施工设计工作。
2015 年7月进入设计部从事设计工作;2015 年8月学习施
工设计的相关规范以及力学书籍;2015 年9-11 月赣龙铁路
项目整理索赔资料;2016 年3月,参与了白石大桥东岸
3×32.5m 引桥满堂支架设计。
他们的事迹材料是这样的~
自从 2015 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在两位师父的带领下,我
从一个对工作了解不多的新生,逐渐成为一个对工作,对
公司,对企业了解更深的员工。初到设计部时,不管是制
图还是计算,对我来说都是大学学到的知识,对部门的标
准,对施工规范的了解,对工作性质的认识,都很不到位
或者说几乎没有了解。一开始,生活导师彭颇,作为部门
总工的他给我讲了很多工作时应有的态度,即将面对的生
活是什么样子的,推心置腹的给我上了一课;从我刚进来
接触万能杆件时,我的工作导师王宇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
因为我在学校制图的很多坏习惯,或者根本不对有问题的
地方,在我画的图纸上面,一一的反应出来,给他看的图
纸,几个快捷键,我都还没看清他敲击的是那几个快捷键
他已经把我图纸存在的地方一一的找了出来,至此,我深
刻的感觉到,我的以前的习惯有多么差,而师父的水平也
太不可思议了,特别是对待工作的严谨,对待图纸的一丝
不苟。两位师父在工作上的达到的高度,或者说他们对待
设计工作树立的标杆,此时此刻,我觉得不求超越他们,
但是想向他们看齐,虽然这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我会为之
而奋斗。在这近一年来,在两位师父的严格要求下,我完
成了以下工作。
第一,学习万能杆件,了解杆件上面怎样开孔,杆件与杆
件之间的连接,从而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再去画图,
画的过程中,加深对结构的认识,以及对 CAD 制图的了解,
怎样才能加快画图速度,且与部门的制图标准更好的结合
起来。
第二,学习规范,在师父的指导下,我开始学习《钢结构
设计规范》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我的工作内容
在绝大部分上都与施工规范有联系,所以,对规范的学习
是以后进行各类设计工作的基础。在学习之中,遇到不懂
的,有疑问的我都请教师父或者部门的师兄们,直到自己
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或者说,了解了为什么规范规定需要
这样做。当然,如此多的规范是难以在短时间之内看完的
就算看完也难以完全运用自如,以后在工作中还需要边工
作边学习。
第三,软件的学习,对于计算软件,接触的就是 MIDAS,虽
然在学校的做毕业设计的时候用过,但是还是不够熟练,
工作了,从简单的简支梁开始学习,然后,计算简单的支
架模型,再次,学习更加复杂一点的模型。经过几次的学
习,基本掌握了MIDAS 的基础部分,也是经过学习才知道,
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在工作中还是远远不够,还需要继续
学习下去。以后在加深对MIDAS 学习的基础上,还需要再
学习一下另外的计算软件,比如:SAP2000 之类的。
第四,在师父的指导下,设计白石大桥引桥满堂支架,本
次设计是一次完整的尝试,确定模板的大小,计算面板,
小肋,背带,拉杆等等,然后根据计算画出布置图,详图
等等,这过程中很多问题都是在师父的指导下,边学习边
完成的,特别是模板的计算,要编制计算书,要模型通过
计算,等等,都是对前期工作的一个总结,也是真正意义
上开始设计模板工作。
第五,在去年我和新来的两名员工一起去赣龙铁路项目上
出差,去项目上感受和机关不一样的生活,了解了项目上
的工作方式,学习到了不少的东西。因为最开始被派出出
去领导给我们交代说是出差半个月,结果去了一个月还没
回来两个师父非常关心我,在 QQ 聊天上,电话里督促我不
能忘了部门的职责是做设计,要熟悉各种规范,熟练 CAD
绘图。
师带徒事迹材料篇 2
1.字迹潦草,书写不够规范 有的学生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阅卷老师只能上下文联系,连蒙带猜,才能勉强读懂句意;
有的学生不懂书写格式,如开头不懂空格,文中不懂分段
段中不懂得正确书写和运用标点符号。
2.扩写材料,没有认真审题立意 近些年,全国新课标卷中
的作文都是新材料作文――即讲一个故事(事件),让学
生提出观点写作文。但有些学生只看到了材料的表面,而
不去挖掘作文材料背后的深意。如2014 年的作文材料中说
到游客给野生动物喂食,会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于是,
又有各种喂食动物的作文出现,有的动物生病了,有的游
客被教训了,有的……总之,形形,让人“眼花缭乱”。
3.缺乏生活常识,论据可笑 作文,不仅仅考查学生的写作
能力,而且考查着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文中的事例不
仅仅是用来支撑文章的中心论点(中心思想)的,同时也
反映着一个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对是非的分辨和真实的思
想感情。好多年前,曾考过以“挫折”为话题的作文,记
得一位老师说过,那一年写父母在高考前意外身亡的学生
很多,刚开始,老师觉得是一种感动,但后来发现,大多
数实为矫情。
4.文章内容空洞,只有观点而没有论据和论证过程 有的学
生拿到作文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也不会审题立意,目标只
有一个,那就是凑够字数。因此,他就盲目下笔,述写材
料,空洞讲理,不着边际,直到文章最后似乎才有所感悟
终于提出了一个看似观点的话语,但又戛然而至。我常常
戏称此类文章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5.论据材料陈旧,应用在文中显得牵强 学生阅读面过窄,
积累的作文素材过于陈旧,离不开爱因斯坦、牛顿、爱迪
生、霍金等。这些事例本身都很典型,也不乏教育意义和
励志作用,但用得过多,就会没有新意和时代精神。
兼于上述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我认为在指导学
生作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很重要 高中毕业生已都是成年人,
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基本常识:比
如庄稼的种收季节;中国的传统节日、风俗的来源和意义;生
活中的日常规范以及吃饭穿衣的基本礼仪,等等。
2.审题立意不可缺,提炼中心是关键
新材料作文和传统的材料作文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传统
材料作文在材料之后有一段阐明观点或发表议论的话,这
无疑已经概括了作文材料的中心。而新材料作文中只有材
料而没有总结性的语段。这就增加了审题立意的难度。可
以训练学生从以下几点做起:
①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如2013 年全国新课标卷I中
的作文(材料略)。
老切割师的话就是这段材料中的关键句,其中“经验”
“技术”“勇气”就是关键词,可以任选一个立意,也可
以立意为“经验+技术+勇气=成功”。
②材料中的叙述对象就是立意角度。上述材料中叙述的对
象有商人、其他切割师、老切割师、徒弟,前两者的角度
不好写,但后两个的角度就好写多了,老切割师的成功是
“经验、技术、勇气”,而徒弟成功是不考虑其价值,心
无杂念。
③从材料中找到辩证的关系进行立意。如2014 年全国新课
标卷II 中的作文: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
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
他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这段材料中有游客、动物和制度三个角度,可以从任意一
个角度立意,也可以辩证地立意,从游客与动物的角度立
意――爱与害,从游客与制度的角度立意――爱与法,情
与理,理智地去爱等等。
④从两段材料的共同点来立意。因为篇幅有限,不一一举
例,大意即从提供的素材里寻找共同点。
另外,还应该注意:一、任何材料都最终要立意到人上;二、
材料中叙述对象有观点我们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立意,
但要选一个好写的来写。
3.文章结构要完整,内容丰富见真知 考场作文是一种特殊
的作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阅卷老师是其唯一的读者,
而且阅读时间很短。因此,考场作文最引人注目的应是结
构完整,内容丰富。题目做到“慧眼传情”,开头做到
“开门见山”,中间行文引用材料最好是古今中外,结尾
联系现实和时事。
师带徒事迹材料篇 3
感动中国 2016 年度十大人物李万君事迹材料(一)
李万君,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级技师。
2016 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为了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
李万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一次又一次地
试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积极参与填补国
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
范及操作方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 余项。
如今,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转向架年产量超
过9000 个,比庞巴迪、西门子和阿尔斯通等世界三大轨道
车辆制造巨头的总和还多。
感动中国 2016 年度十大人物李万君事迹材料(二)
作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杰出代表,工作 30 年,李万君
凭借自己精湛的技艺成为公司转向架制造中心的焊接大师
首席操作师,同时还获得了中华技能大奖,被人们称为
“工人院士”。但他更看重“师傅”这个名称:经他培训
的400 多名学员,全部考取了国际焊工资格证书,为打造一
批“大国工匠”储备了坚实的新生力量……
谈感动
——他见证高铁技术从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
“成为‘感动中国’2016 年度人物,我感到很荣幸,这个
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而是整个中车、是我们吉林省的。作
为第一代高铁员工,我见证了高铁技术从追赶者变成了领
跑者,我骄傲,我自豪,同时也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
……”在得知自己成为“感动中国”2016 年度人物时,李
万君深情地说。
“高铁有 394 道工序,每一道都不容失误,我们要坚持工匠
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我们的团队技术更加成熟
保证高铁又稳又快地奔跑,同时创造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
权的品牌。”他说,他就是一名技术工人,离开了生产一
线啥也不是。他这辈子很幸运,能分配到长客,赶上了高
铁发展的时代,才让他这样的技术工人有机会回报企业,
报效国家。所以,他下决心干好高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
创造,让每一个技术工人都能当上创新主角,像动车组一
样,节节给力,人人添彩,到时候让老外给咱中国人打工!
学手艺
——一年磨破了五套工作服
“我现在一听焊接的声音,就知道哪个徒弟或是员工哪个
地方焊得不好,焊缝是宽还是窄、焊接质量好不好……”
———这样的境界,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达到的。
1987 年8月,19 岁的李万君职高毕业后被分配到长春客车
厂(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前身),在配焊车间最苦最累的水箱工
段当工人,和他一起入厂的还有28 个伙伴。一进焊接车间
火星子乱蹦,烟雾弥漫,刺鼻呛人。焊工们穿着厚厚的帆
布工作服,戴着焊帽,拿着焊枪喷射着2300℃的烈焰,夏
天时,穿着几斤重的装备干完活出来,全身都得湿透。
这样艰苦的条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下来的。一年下来,
和他一起入厂的同事调走了25 个。但他,依然选择了留下
来。厂里要求每人每月焊100 个水箱,他就多焊20 个,一
年下来,两年一发的工作服被他磨破了5套,不够穿,他就
到市场上自己掏腰包买。
除了跟着师傅学习,他一有时间就跑到其他师傅那儿看,
有问题就问。一开始,一些老师傅嫌他黏人;但慢慢的,师
傅们发现,这个小伙子凡事问过一次,就会举一反三。不
知不觉中,李万君的焊接手艺在同龄人中已出类拔萃。
入厂第二年,李万君就在车间技能比赛中夺冠;2005 年,他
在 中 央企业焊工技能大赛中荣获焊接试样外观第 一
名;1997、2003、2007 年,他三次在长春市焊工技能大赛荣
获第一名;2011 年,他捧得了“中华技能大奖”。
攻技术
——把焊枪下的产品升华成艺术品
为了攻克各种各样的困难,他成立了一个攻关团队,遇到
焊接难题,整个团队都会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将技能和
智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
2005 年,李万君根据异种金属材料焊接特性发明了“新型
焊钳”,获得国家专利并被推广使用。2010 年,在出口伊
朗的单层轨道客车转向架横梁环口焊接难题中,李万君再
次挺身而出,经过不断试验摸索,成功总结出了氩弧自动
焊焊接方法和一整套焊接操作步骤,一举填补了我国氩弧
焊自动焊接铁路客车转向架环口的空白,也为我国日后开
发和生产新型高铁提供了宝贵依据。2012 年,针对澳大利
亚不锈钢双层铁路客车转向架焊接加工的特殊要求,李万
君冲锋在前,总结出了“拽枪式右焊法”等20 余项转向架
焊接操作方法,解决了批量生产中的多项技术难题,累计
为企业节约资金和创造价值 800 余万元。
2015 年初,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试制生产我国首列国产化标
准动车组,转向架很多焊缝的接头形式是员工们从未接触
过的。其中转向架侧梁扭杆座不规则焊缝和横侧梁连接口
斜坡焊缝质量要求极高,射线检测必须 100%合格,不允许
有任何瑕疵。由于不规则焊缝接头过多,极易造成焊接缺
陷,使这个部位的焊接成为制约生产顺利进行的“卡脖
子”工序,影响了标准化动车组的研制进程。
李万君马上主动请缨,以攻关团队“李万君国家技能大师
工作室”为主要阵地,经过反复论证,多次试验,最终总
结出交叉运用平焊、立焊、下坡焊,有效克服质量缺陷的
操作技法,成功攻克了这项焊缝接头过多导致焊缝射线检
测难以100%合格的难题。
2016 年7月15 日,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试制生产的两列中国
标准动车组,以 420 公里时速成功进行会车实验。列车以相
对时速 840 公里的速度擦肩而过,这还是世界第一次。实验
的完美表演,将再一次赢得海外市场的关注、以及相关合
作国家的青睐,成为开启国外高铁市场的一把“金钥匙”
为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实,我的追求很简单,我希望很一位焊工都把焊接标
准熔到骨子里,把焊枪下的产品升华到极致,从而形成一
件件艺术品……”李万君说。
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他参与填补了高速
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的几十
种国内空白,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 余项,其中21 项获得
国家专利。
带徒弟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师傅带徒弟十分厉害。我记得2008 年引进高速动车组技
术时,我们的水平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只有师傅一人能
焊出来,人手严重不足。为了完成任务,他只用半年的时
间,就将焊工全都培养了出来,400 多名学员全部考取了国
际焊工资格证书,这在整个培训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李万君的徒弟谢元立回忆。
李万君认为,单单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是不够的,“一枝独
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带徒弟方面,师傅毫无保留,甚至还根据学员的体态
胖瘦、走路姿势、运枪习惯等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训练
方案,亲身示范。”谢元立说,师傅带出的 20 多个“嫡系
徒弟”如今全是技术骨干,其中10 多人已成为吉林省首席
技师。
2011 年,他主持的公司焊工首席操作师工作室,被国家劳
动部授予“李万君大师工作室”称号,5年来组织培训近
160 场,为公司培训焊工1万多人次,考取各种国际、国内
焊工资质证书 2000 多项,满足了高速动车组、城铁车、出
口车等20 多种车型的生产需要。
李万君不仅承担为本单位培养后备技术工人的重任,还利
用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一平台,为外单位的技术工人无
私传承技艺,3次被长春市总工会聘为“高技能人才传艺项
目技能指导师”。截至目前,李万君已为吉林省、长春市
以及省市工会对口援疆地区的兄弟企业培训高技能人才
2000 多人次。在中国高铁事业发展进程中,李万君实现了
从一名普通焊工到我国高铁焊接专家的蜕变。
师带徒事迹材料篇 4
“在我参加工作以来,电话时刻保持畅通状态,为保证设
备的安全运行,有工作时随叫随到,以保证故障在最短时
间消除。”刚刚获得贵州省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称号的
贵阳供电局职工卢新福这样说到。他说:“变电设备的能
否正常运行,与系统的正常运行息息相关,与人民的生活
息息相关,因此只要设备一有故障,必须在最短时间赶到
工作现场,并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好设备故障。”
一、实践出真知 真知源于困难的突破
奖项的背后是一件件实际工作的铺垫和一次次困难的突破
在他负责完成500kv 贵阳变部分500kv 设备的综自改造及
220kv 南郊变的综自改造。在完成上述所有技术改进同时多
次会同厂家技术人员完成对贵阳供电局断路器的技术改进
和改造消除多处设备隐患。通过自己与全班的共同努力,
他所在班管辖设备的故障率逐年降低使该局设备健康水平
大大提高。通过对gw4 隔离开关底座改造,使 gw4 型隔离
开关大修更省时省力,减少停电时间保证贵阳供电局售电
量的完成,同时该技术改造容获该局qc 成果一等奖。经过
无油化改造,完成该局少油开关的无油化(更换为sf6 开
关)更换工作的技术论证和设备选型论证工作使该局开关
安全运行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在卢新福的工作中还完成了
大量的工作:35kv 及以下系统谐振过电压研究,贵阳电网
融冰技术研究及应用,10kv 开关柜局部放电带电监测在我
局的应用,变电站智能故障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等。 事迹材
料网
二、严于律己 培训工作花开果结
从参加工作的那天起,卢新福就通过自身学习,认识到变
电检修工作并非那么简单,相反认为变电检修工作是比其
他工种更为复杂的一个工种,它涉及高压、机械传动和二
次等工作。又由于变电设备不是一个静止的设备,出故障
的机率更大,更不好判断。随着近几年变电设备的更新换
代,及系统网架结构的复杂和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更高,更
使得变电检修工作技术性更强,要求更高。由此更激发我
积极向上,努力学习技术的决心,通过努力所学知识能运
用于实际工作中。并多次解决生产上的疑难问题。
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卢新福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
团结同事,虚心向老师傅学习。从学工到师傅到骨干一步
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一直到今天。对变电设备已有较深入
的了解。但是他自己也从未放弃学习,在努力使自己的技
术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不断的充实丰富自己。 本文来自
如今,卢新福也成为了一名师傅,在单位的培训工作中已
经开花结果。从开始,他就专门负责班组的技术培训工作
班组的技术工作和人员技术水平与安全息息相关,技术水
平是保证安全的前提和保证,因此他根据自己对班上的实
际情况的了解和自身的技术基础,制定一套完整的适合需
要而且实用的培训方案,通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
效果。他所带班的岗位技术水平出现了质的飞跃,每位职
工都能胜任自身的工作,能够独当一面开展工作。在车间
分别安排新进的两名大学生作为他的徒弟,通过几年的培
养,现已成为生产中的技术骨干,能带班完成大型或复杂
的工作。在贵州省电力公司举行的变电检修技能竞赛中,
分别荣获第二、第三名的好成绩,获得“优胜选手”称号
并代表贵州电网公司参加南方电网举行的变电检修技能竞
赛,都获得很好的成绩,并分别获得“优胜选手”称号。
师带徒事迹材料篇 5
我今天竞聘的岗位是工程公司党支部副书记职务,我的竞
聘报告共分为五部分:
一、自我介绍
二、竞聘优势
三、对竞聘岗位的认识
四、如果竞聘成功我所要开展的工作
五、结束语
一、自我介绍
姓名:****
年龄:29 岁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参加工作时间:1992 年7月
职称:助理经济师(已通过中级经济师理论考试)
现任职务:**************董事会秘书室秘书
兼团总支书记
二、竞聘优势
1、多年从事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从 1997 年至今一直担任公
司团总支书记职务,历任共青团中油化建第十二届、第十
三届委员会委员、常委职务。在长期的共青团工作中积累
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期间,公司
团 总 支 先 后 荣 获 1998 年 度 ** 市 先 进 团 支 部 、
1997、1999、2000、2001 年度吉化公司先进团总支。连续
荣获化建公司 1997 至1999 年度先进团总支、2000、2001
年度“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在主抓青年文明号工程活
动中,先后荣获辽宁省、沈阳市、总公司、分公司四级青
年文明号;推出了2名全公司十大杰出青年,2名分公司创
新创效先进个人。本人5次荣获公司优秀团干部、3次荣获
公司优秀团干部
2、
摘要:
展开>>
收起<<
师带徒事迹材料合辑(15篇)师带徒事迹材料篇1工作导师:xx生活导师:xx徒弟:xx工作导师王x,男,29岁,群众,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15年10月任公司施工设计部副部长职务,2013年10月被聘为工程师。自加入公司以来一直任职于施工设计部,能够胜任现有岗位,全面地掌握桥梁施工结构的设计,也能很好地与现场进行沟通与协作,带领设计组成员对施工结构进行优化,使现场施工更有效率,在保证安全的大前提下获得更高的效益。曾获得2009年五公司青年员工桥梁知识竞赛三等奖等荣誉称号、公司2013年"先进(生产)工作者"、2014年度"技术标兵"称号、质量先进个人、20...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