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财政衔接资金使用管理经验材料
VIP专免
2024-05-22
999+
13.14KB
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县财政衔接资金使用管理经验材料
XX 年以来,XX 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过渡期内资
金投入总体稳定,争取中央、省、市衔接资金 1.5 亿元,东西部协
作和定点帮扶资金 0.67 亿元,落实县级配套衔接资金 0.3 亿元。为
加强项目资金监管,提升资金使用效益,XX 县推行“1441”工作法,
确保衔接项目资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
发挥作用。其主要做法:
一、围绕一个目标。紧紧围绕提高衔接资金使用效益这个目标,
从项目谋划、入库、申报、实施、验收等环节入手,由县财政局牵
头,县乡村振兴局及其他使用资金的行业主管部门、乡镇(街道)
具体负责,对影响衔接资金使用的各要素、各环节全面开展评估、
审查、监管、规范,提出项目整改意见,及时整改问题,确保项目
资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实
现项目资金使用绩效目标。
二、推行“四准”机制。我县推行找准市场经营主体、用准利益联
结机制、精准项目管理模式、选准项目验收方式“四准”机制,规范衔
接资金投资市场经营主体,发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发挥市场经营
主体带贫减贫作用,激发建档立卡农户发展产业内生动力,实现经
营主体盈利、建档立卡农户增收致富的共赢局面。一是“找准”市场经
营主体。按照项目规划,由乡村两级通过认真考察,对具备发展农
业产业化项目、依法登记经营、财务管理规范、有较高信誉度、生
产经营状况良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业绩、愿意利益联结带动低收
入脱
贫户、易返贫致贫户等“七个条件”的市场经营主体,经考察认定,
可安排一定衔接资金投资市场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联农带农,
降低衔接资金投入风险。二是“用准”利益联结机制。选择的市场经营
主体按照产业发展实际,与所在村签订项目合作协议,严格执行衔
接资金不弥补企业亏损、不修建楼堂馆所、不购置与项目建设内容
无关的资产、不直接分红等“四个不”底线要求,落实好联农带农利益
联结机制。在确定利益联结对象上,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规范
“一评议一公开一公告”程序确认利益联结低收入脱贫户、易返贫致贫
户,并对利益联结对象实行动态调整。在落实差异化扶持上,结合
低收入脱贫户、易返贫致贫户巩固脱贫成果难易程度,实施差异化
补助,因户施策,合理确定分红额度。在保障农户收益上,健全了
低收入脱贫户、易返贫致贫户参与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推广“保底
分红+效益分红”等模式,确保低收入脱贫户、易返贫致贫户保底收
益不低于投入衔接资金的 5%。在激发内生动力上,市场经营主体
通过订单生产、劳动务工、反租倒包、托管经营等方式,建立低收
入脱贫户、易返贫致贫户通过自身努力巩固脱贫成果的激励机制,
增强低收入脱贫户、易返贫致贫户“跟党走、感党恩、听党话”的自觉
性,激发内生动力,防止“等靠要”“泛福利化”,杜绝“坐等分红”现象。
三是“精准”项目管理模式。坚持以市场经营主体为主,不干涉市场经
营活动。量化到村到户投资经营主体的衔接资金,实行“三权分置”,
量化到村到户的衔接资金所有权归村集体,使用权归市场经营主体,
收益权归低收入脱贫户、易返贫致贫户。项目管理部门不定期开展
标签: #经验材料
摘要:
展开>>
收起<<
县财政衔接资金使用管理经验材料XX年以来,XX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过渡期内资金投入总体稳定,争取中央、省、市衔接资金1.5亿元,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资金0.67亿元,落实县级配套衔接资金0.3亿元。为加强项目资金监管,提升资金使用效益,XX县推行“1441”工作法,确保衔接项目资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其主要做法:一、围绕一个目标。紧紧围绕提高衔接资金使用效益这个目标,从项目谋划、入库、申报、实施、验收等环节入手,由县财政局牵头,县乡村振兴局及其他使用资金的行业主管部门、乡镇(街道)具体负责,对影响衔接资金使用的各要素、各环节全面开展评估、审查、监管、...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