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机关和直属单位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感悟体会汇编4篇
VIP专免
2024-05-22
999+
41.5KB
3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厅机关和直属单位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悟体会汇编 4篇
目录
1.准确把握绿色发展内涵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1
2.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全力做好全省地质勘查工作................7
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障能源资源安全.....................12
4.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及党的 XX 大精神感悟体
会...............................................................................16
准确把握绿色发展内涵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厅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处处长 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 XX 大报告中回顾十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
就时指出“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展望未来着
重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结合近期
在党校理论学习,粗浅谈谈对绿色发展的学习体会。
一、深入学习领会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增强绿色发展意
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 XX 大报告中指出,尊重自然、顺应
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第一,绿色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有机构成。
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是习近
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
为理论渊源,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文化底蕴。马克
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
自然物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
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
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
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运用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
然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
理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与时俱进。尊重自然、热爱
自然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倡导“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
一”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鲜明特色和独特标识。习近
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阐明了“人与自
然是生命共同体”,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规律和
本质要求,创新性地传承了中华传统生态智慧。
第二,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
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全
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社会建设,而且包括绿色发展。加强绿色发展的建设和保
护,把绿色发展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和贯穿到中国式现代
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贯彻
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根本意义。
第三,绿色发展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迅猛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快速
提高。然而,在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主导的发展理念支配下,
环境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污染物大量排放,获得经济效益的同
时带来环境问题。如果这种粗放式发展模式得不到根本改变,
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如何在确保一定经济增速
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急需进行发
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彻底变革。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
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
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成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
择。
二、准确把握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想
自然资源部门是生态文明建设主责部门之一,推动绿色发
展,是党中央对我们的要求,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一是保持绿色发展战略定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绿色发展理念及其实践,推动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
护的有机统一,增强了我国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信心。但绿
色发展毕竟是一场深刻地生态文明变革,之所以是深刻地,就
在于它从理念到实践、从经济发展到生活方式、从城市到乡村,
都必须完成艰难的绿色转身。当我们在经济运行遇到困难和挑
战时,还要不要坚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9 年就已
经给出来答案,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保护生
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不能
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
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
推动绿色发展,既要考量一城一地一企的得失,更要从大处着
眼,从长远做选择,这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从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到“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
力”,在我们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优不优”的过程中,
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绿色
发展理念越来越成为普遍共识。不能再回到简单以国内生产总
值增长率论英雄的老路上去,也不容再走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
价的粗放式发展路子,必须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
二是统筹生态建设与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
全,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两者都是习近平总
书记和党中央最为关心、强调最多的“国之大者”。但一些地方
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偏
差,产生生态文明建设与耕地保护“争地”现象。如占用耕地造
林绿化、挖湖造景等。之所以出现这样问题,主要还是对绿色
发展内涵把握不全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
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
措并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水稻田也是生态湿地和美景
。生态建设和耕地保护,两者皆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
容,本应相辅相成,既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挚肘制约。因此,
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妥善处理好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红线关
系,按照耕地优先序要求,坚持现状耕地应划尽划,应保尽保,
合理安排生态建设布局。要尊重自然规律。对不符合自然地理
格局的土地利用方式,通过国土空间规划进行调整,并严格依
规划实施。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前提是科学,要依
据国土调查、国土空间规划成果通盘安排未来生态退耕、国土
绿化等,科学确定并带位置下达新的绿化任务。
三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节约集约是绿色发展的
应有之意,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
绿色转型,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特别是
要以有限的土地资源保障更为长远发展,以更小的资源消耗支
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不断提高新增建设用地产出水平。习
近平总书记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做出多次指示批示,要坚持节
约集约,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
要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引导土地利用方式转
变,推动城乡建设由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品质提升转变。推
动城乡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推进
城乡土地资源流通,保障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需
求。用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统筹推进农用地、农村建设
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牵引作用,强化土地使用标准和节约集
约用地评价。
四是严格落实绿色发展法规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
央对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体系作出系统安排,生态文明制度体
系四梁八柱基本建立。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党内法规不少,主要问题在于执行不力,有的是缺乏执
行能力,有的是缺乏执行底气。要强化法规制度执行,不能打
折扣。一分部署,九分执行,不执行,再完善的制度只能是一
纸空文,再好的蓝图只能是空中楼阁,再美的夙愿只能是镜花
水月。执行的关键在人。要增强党员干部对生态文明法规制度
的认知能力,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其次要增强党员干部
对生态文明法规制度的执行能力。这方面,领导干部是关键,
领导干部执行法规制度具有极强的引领示范作用。执行的效果
在严格。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更大。要严格执行生
态文明制度,真正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要不打折扣、不加选择、
不搞变通。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执行的监督问责,对制度执行
不彻底、不到位的要严格勒令整改或坚决追究责任,用监督检
验执行效果。执行的质量在科学。良规是善治的基础,提升生
态文明制度的执行力必须要以科学制定制度为前提,要增强生
态文明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全力做好全省地质勘查工作
厅地质勘查管理与灾害防治处处长 XX
围绕学习贯彻党的 XX 大精神,全力做好全省地质勘查工
作,结合工作实际,体会如下。
一、学习贯彻党的 XX 大精神,深刻认识保障国家能源资源
安全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
国家能源资源安全问题。党的 XX 大报告指出“加强重点领域安
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
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2022 年10 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
在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中指出“矿
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
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为我省
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能源资源保障事关国家安全。能源资源是工业的粮
食、国民经济的命脉。据《全球矿产资源形势报告(2021)》
统计,2020 年全国进口铁矿石 11.7 亿吨、原油5.42 亿吨、
天然气1.02 亿吨、铜精矿2177 万吨,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中,
除天然气、钼和钾盐外,对外依存度均超过65%,给构建新发
展格局带来严峻挑战,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
(二)能源资源保障事关国计民生。
摘要:
展开>>
收起<<
厅机关和直属单位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悟体会汇编4篇目录1.准确把握绿色发展内涵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12.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全力做好全省地质勘查工作................7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障能源资源安全.....................124.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及党的XX大精神感悟体会...............................................................................16准确把握绿色发展内涵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厅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处处长 习近平习近平总书...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