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走进济宁活动闭幕
VIP专免
2024-05-21
999+
14.91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山东济宁: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
走进济宁活动闭幕
8月27 日,午后的尼山飘起淅淅沥沥的雨,为水墨色
的山水又晕染上一抹秋凉。
都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再美好的相逢也终有说再
见的时候,在过去的两个星期中,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导演
和演员们,用他们的赤诚、专业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创
作和诠释出了一部部精彩的戏剧作品,既创新转译了传统
文化,又创意描摹了时代脉搏,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
的文化“两创”新画卷,就这样一点点地在颤笔、宿墨、点簇
后,留作于“孔子”眼前的这片山水之间。
一场始于文化根性的戏剧盛会
如果允许用化学概念对文化作出一个定性,那它应归
属有机物的范畴,因为文化上可传承、下可继承,一脉贯
穿而绵延不绝,深具生命的属性。如同人无法选择自己的
父母一样,文化也是不能选择的,只能被我们这些受众继
承下来,且不断注入新的元素使之迁变发展下去。
“我们既感动于儒学精神的文化智慧,也感受到了强大
的文化感召。我们希望更多的青年艺术家走进‘孔孟之乡’济
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根基,寻找文化自信。
所以,我们来了!”谈到中国国家话剧院携老中青三代戏剧
创作者和演员、“搬家式”到尼山进行创作演出的初衷,中国
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直言,这源于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
根性。
“儒家者流,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
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汉书.艺文志》中所描述的
儒学脉络,清楚地说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根性和
流变上的特质。
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在
乎其理论基础的正确性和泛用性,更在于后世子孙对它的
不断丰富。而以戏剧形式对儒家思想所进行的创新诠释,
同样是一种基于时代背景和文化需求下的传统文化转译,
且能更好地满足了当代人的艺术审美。
“戏剧艺术作为一种受年轻人喜欢的当代艺术表现形
式,其实是一种舶来品,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赋予其中
国化表达,进而使它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方
式。”在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看来,青年导演不仅有着更
高的多元文化接受度,还具备强大的学习力和创造力。专
门为他们搭建一个展示原创作品的舞台,将有力促进中国
戏剧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创新呈现。
摘要:
展开>>
收起<<
山东济宁: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走进济宁活动闭幕8月27日,午后的尼山飘起淅淅沥沥的雨,为水墨色的山水又晕染上一抹秋凉。都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再美好的相逢也终有说再见的时候,在过去的两个星期中,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导演和演员们,用他们的赤诚、专业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创作和诠释出了一部部精彩的戏剧作品,既创新转译了传统文化,又创意描摹了时代脉搏,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化“两创”新画卷,就这样一点点地在颤笔、宿墨、点簇后,留作于“孔子”眼前的这片山水之间。一场始于文化根性的戏剧盛会如果允许用化学概念对文化作出一个定性,那它应归属有机物的范畴,因为文化上可传承、下可继承,一脉贯穿而绵延不绝...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