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街工作汇报材料
VIP专免
2024-05-21
999+
18.09KB
1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镇街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年,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为抓手,努力实现“产业富民、工业起步、城建提速、安全稳定”的工
作目标,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1.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特色农业彰显雏形
一是推广良种良法,增加粮食生产。严格控制撂荒地指标,全
镇撂荒地控制在 1%以内,为保证粮食种植面积奠定了基础。同时
加大科技扶持和应用,广推良种良法,全镇采取科学先进的机插秧
和机收技术,全年推广拖拉机*台、耕整机*台,实现机耕*亩,机收
*亩,确保了粮食生产的高产高效。二是稳步推进蚕桑产业,促进农
民增收。在蚕桑产业的低谷期,我镇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加大科
技推广、加大栽桑力度、增强农民引导,逐步形成蚕桑种植基地,
全年实现订发蚕种*张,农民群众平均增收*余元。三是特色蔬菜规
模种植不断扩大。进一步推进漕坝村和檀木村的*亩无公害蔬菜基地、
*亩磨菇种植基地和石盘等村的*亩榨菜基地建设,采取旱田扩面等
形式,全年新发展无公害蔬菜*亩,全镇达到*亩。重点培育了平安
山莲藕、龙游村春芽、纱帽村大葱生产基地,同时将平安山莲藕申
报了无公害产品认证。四
是生态养殖蓬勃发展,逐渐壮大。继续搞好华牧基地建设,积
极发展生猪养殖,推广 PIC 生猪养殖和规模养殖,新增规模生猪养
殖场*处,其中年出栏 1000 头以上*处,年出栏 100 头*处,共出
栏生猪*头;继续推广野兔养殖、小家禽养殖技术,在板桥寺新建年
出栏达*只以上的野鸡生态养殖园1处,利用塘、库、堰等优势资源,
继续发展塘库和稻田工程化养鱼。五是观光农业稳步推进。进一步
围绕“生态观光、休闲垂钓、娱乐农家”的工作思路,继续抓好鞍子盆
景生态园、马沟农家乐和马子塘休闲垂钓农家乐建设。鞍子生态园
已建成花卉苗木基地一个,十万盆景艺术苑正在建设中,整体规模
已达*亩。初步形成了以鞍子生态园为主导的休闲旅游观光产业。六
是林业经济持续增长。加大了对全镇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加大了
管护力度和经济林的栽培技术,启动了森林**工程,规划落实了水
系育林和沿江及高速公路、铁路等育林,新增森林面积 0.8 万亩,
目前全镇退耕还林面积达*万亩,森林覆盖率达*%。七是水利设施
功能增强。投资*万元完成了胜利、石水库的病险整治,提高了自然
灾害的抵抗防御能力;投资近*万元完成了龙游、鞍子村人饮工程和
沟渠、塘堰整治,解决了两个村*人的饮水问题,同时积极协助区农
投公司完成了对**水厂的改造。
2.工业经济发展壮大,支柱产业逐渐形成
一是工业企业健康发展。私营和个体经营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
济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在我镇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中用。目前全
镇现有工业企业*家,实现企业增加值*万元,总产值*万元,营业收
入*
万元,实现利润*万元,完成税收*万元。二是招商引资成果显
著。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储备招商项目,落实“以商招商”措
施,特别是在招商引资上主动出击、抓住机遇,为企业落户创造优
良的投资环境,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扶持力度,成功引进外资*万元对
涪宇机械加工厂进行了第二条生产线的建设,扩大了生产。同时与
投资近*万元,建成后产值近亿元的明光废旧塑料加工厂达成了初步
意向性协议。三是个体商贸日趋繁荣。全镇现有个体工商户*户,其
中参加重客隆连锁经营*户,实现社会消费品总额达*万元。四是劳
务经济发展壮大。完善了劳动力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增加了就业再
就业转岗技能培训,加强了与劳动中介公司的联系,对农村零转移
就业家庭实行一帮一扶持,保持了全镇农村无零就业家庭,全年累
计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实现务工收入*万元。
3.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发展后劲逐步增强
一是地区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我镇完成辖区内财政收入*万元,
其中本级财政收入*万元,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二是加强财务制度
规范管理。通过机关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加强了对地灾防治、救
灾救济、三峡移民、粮食直补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和监督,成立
了财务管理审查小组不定期的对各村(居)委会进行财务审计,发
现有不良开支或倾向,给予及时的纠正。同时实行按比例偿还债务
制度,即根据各方面债务情况,分别向各债权人公布资金情况及欠
款比例,按照债务比例的多少偿还债务,杜绝了人情关系,同时也
保证了政府的信誉度。目前共偿债*万元。三是加强税源培植。进一
步加大招商引
摘要:
展开>>
收起<<
镇街工作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今年,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努力实现“产业富民、工业起步、城建提速、安全稳定”的工作目标,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效果。一、主要工作及成效(一)经济持续协调发展1.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特色农业彰显雏形一是推广良种良法,增加粮食生产。严格控制撂荒地指标,全镇撂荒地控制在1%以内,为保证粮食种植面积奠定了基础。同时加大科技扶持和应用,广推良种良法,全镇采取科学先进的机插秧和机收技术,全年推广拖拉机*台、耕整机*台,实现机耕*亩,机收*亩,确保了粮食生产的高产高效。二是稳步推进蚕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在蚕桑产业的低谷期,我镇党委、政府精心组...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