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班专题报告讲稿: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
VIP专免
2024-05-20
999+
17.85KB
1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读书班专题报告讲稿: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
同志们: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
国代表大会都会提出并确立一个主题,明确宣示我们党举什么旗
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而自党的十六大开始,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增加了一个宣示内
容,即“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向新的目标奋进,如党的十六大的
主题强调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党的十七大主题强调要“继续
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主题强调要“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党的十九大主题强调要“不忘
初心,牢记使命”,党的XX大则明确宣示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我们党为什么会如
此突出强调精神状态,党的XX大为什么要突出强调“弘扬伟大建
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状态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学习时重点关注,思想上深刻领会,并在
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根据读书班安排,我以“始终保持昂
扬奋进的精神状态”为主题与大家交流,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
指正。
一、保持昂扬精神状态至关重要
精神状态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种具体表现,是人受外界环
境刺激所表现出来并能长期保持的精神品质、精神面貌和精神力
量。精神状态在主体上有群体与个体之分,性质上有积极与
消极之别,内涵上有“知情意行”等多个维度。我们党所倡导的精
神状态是整个执政党及每个党员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中都必须
具备的一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我们党之所以特别
强调这种精神状态,是有其深刻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的。
保持昂扬精神状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马克
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但意识不是完全被
动的,它对物质又具有反作用;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规律面前
并非完全无能为力,而是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人的主
观能动性不仅能够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还能激发我们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是
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都十分重视精神的作用。《共产党宣言》
清晰地描绘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但这些原则能否取
得最终胜利,“马克思把希望完全寄托于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必然
会产生的工人阶级的精神的发展”。恩格斯曾运用这一基本原理深
入分析党的精神状态与党的奋斗目标之间的关系。他说:“一个知
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
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
--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
”列宁也十分重视精神的作用,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时曾指出
十月革命的胜利靠的是“千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和“群众汹涌
澎湃的英勇气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的辩证
分析,以及对党和群众精神状态的高度重视,为无产阶级政党领
导社会革命和进行自我革命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有益启迪。
保持昂扬精神状态是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共
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精神力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
党凭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信心、“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乐
观精神、“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宜将剩勇追穷寇”的
必胜信念,克服千难万险,战胜一切强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胜利;凭着“两个务必”的革命自觉、“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
也要抖三抖”的豪迈气概、“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大无
畏精神,巩固了革命政权,改变了落后面貌,开辟了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新天地;凭着战争年代传承下来的革命传统,敢“闯”敢
“冒”的改革精神,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胸怀,成功走出了
一条新路,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凭着“不忘初
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创业热情,“敢于
斗争、善于斗争”的革命精神,经受住了各种风险挑战,党和国家
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是因为拥有无坚不摧的强大精神
力量,中国共产党才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石库门走到天
安门,从兴业路走向复兴路。
保持昂扬精神状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十分伟
大而艰巨的事业,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随着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距离民族复兴目标越来越近,党内
极容易出现精神懈怠的危险:有人会因没有得到“实惠”而懈怠,
有人会因满足于已有成就而懈怠,有人会因不懂得“行百里者半九
十”而懈怠,有人会因长期处于风平浪静之中而懈怠,有人会因奋
斗时间太久而懈怠。精神懈怠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少数人的精神
懈怠一旦蔓延开来,就会严重影响党的集体精神状态,使党丧失
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丧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大
好机遇。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距离民族复兴目标越来越
近,遇到的阻力和压力会越来越大,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会越来越
多,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这些阻力压力、风
险挑战如果不能及时化解、有效克服,就会严重干扰社会主义现
代化的前进步伐,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而不管是精神
懈怠的克服,还是风险挑战的应对,都必须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
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因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
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
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二、奋进新征程需要的精神状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但是,与我
们党走过的百年历程一样,奋进新征程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世界
摘要:
展开>>
收起<<
读书班专题报告讲稿: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同志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会提出并确立一个主题,明确宣示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而自党的十六大开始,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增加了一个宣示内容,即“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向新的目标奋进,如党的十六大的主题强调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党的十七大主题强调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主题强调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党的十九大主题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XX大则明确宣示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