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工作心得体会

VIP专免
2024-05-20 999+ 16.98KB 1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高校思政工作心得体会
扭转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功利化倾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前提。当前,随着教育评价
改革、“双减”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教育功利化倾向有所缓解。
然而,由于教育观念工具化的思想根源还未消除,短视、功利
的教育行为及片面强调成就的教育价值取向对大学生造成的消
极影响依然存在。基于此,要从价值观念上着手,通过回归育
人本质淡化教育过程中的功利化意识,真正发挥教育在终身成
长中的积极作用;要在目标使命上下功夫,引导大学生对内更
好认识自己、对外更好认识世界。
一、重申教育价值观念:夯实全社会的立德树人思想共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重申教育价值观念就是要
在全社会形成立德树人的教育共识,在大学生如何成长、怎样
成才这个问题上确立共同的思想基础。
1.回到教育的原点,把握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成长之间的
内在关联。
怀特海曾说过:“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激
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对“成为一个什么样人”的思考
和选择贯穿中外青年思想史和运动史的始终。例如,20 世纪
80 年代的“潘晓讨论”聚焦了新时期青年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历练成为革命战士的
故事,反映了青年人对何以成长、如何成长问题的探索。
2.成长既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应成为一个被引导的过
程,这是“为何树人”的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生在高
校生活,少则三到四年,多则九到十年,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
键时期”,“这就好比小麦灌浆期,这个时候阳光水分跟不上,
就会耽误庄稼”。大学生的识体系搭建尚成、价
值观未成情感理尚未成容易状态来
识和解世界。这认识世界和解世界的方式不利于大学生
正确世界观的形成,以正确引导。立大学生成长的
要解真实的成长题,这是“以何树人”的落点。对大
学生成长的引导,从,是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和关
的是成为一个什么人的问题。从中观,是正确处
义和利、和己、成和、得和的关系,解的是学会处
成长路上各类关系的问题。从面上,是在大学如何
关系、怎样职业涯规划、如何更好培养能力
问题,解的是在大学阶段方位自我的问题。从这个
,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既是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直接回应大学生面的成长
题的应有之义。
3.从“现实的人”出发,把握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大学生成长
规律
如何解教育的心、功宗旨决定了教育如何
看待大学生成长教育的定位、意义和价值,决定了他们的
行为动分配方式。大学阶段是青年人价值观造的
期,功利化思想必然带来利己倒置我”和“大我”的关
系。部分大学生“成长的烦恼”,甚至是人生偏离并不
进入大学之形成的,而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被教育功利化思
裹挟后产生的思维惯性和行为模式。要打破教育功利化的
,就要把握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大学生成长的规律。一面,
教育发展的规律体现为教育的内在逻辑重这一逻辑,就是
要把教育作是追求的过程,而是个体生的手。如
果仍试图通过在教育阶段毕其功于一”,期教育改
,身份带来地位地位决定待遇待遇换来成功,就注定
在教育功利化的路上越深越陷越陷越深面,大学
生成长有自身的规律。“立德树人”中的“人”,是马克思、
格斯所说的“现实的人”。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带来竞争
意识、效率优先观念深入人心。高等教育大背景下,大学
生身本身带来的价值大幅缩减,仅靠张文凭能换一个好
职业的时代早已结束同行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倒逼大学
生对教育收益的期望越来越高。之“学而”“重道轻
”的传统价值取向深入人心,这一切都沉淀为思想观念,
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直接影响。此,要正视这一问
摘要:

高校思政工作心得体会扭转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功利化倾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前提。当前,随着教育评价改革、“双减”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教育功利化倾向有所缓解。然而,由于教育观念工具化的思想根源还未消除,短视、功利的教育行为及片面强调成就的教育价值取向对大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依然存在。基于此,要从价值观念上着手,通过回归育人本质淡化教育过程中的功利化意识,真正发挥教育在终身成长中的积极作用;要在目标使命上下功夫,引导大学生对内更好认识自己、对外更好认识世界。一、重申教育价值观念:夯实全社会的立德树人思想共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重申教育价值观念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立德树人的...

展开>> 收起<<
高校思政工作心得体会.docx

共16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 1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