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从红色家书中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VIP专免
2024-05-20
999+
23.55KB
3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从红色家书中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同志们: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过程中所
创造出的巨大精神财富,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重要成果之一,它产
生于中国面临内忧外患之时,历经磨难得以传承和发展。
伟大精神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加以呈现,并以此来实
现其传承与弘扬,红色家书便是重要的载体之一。红色家
书作为峥嵘岁月的历史见证以及彰显中国精神的珍贵遗产
对我们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以及把握中国共
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家书的主要类型
红色家书作为走进历史的入口,是中国共产党人内心
的真实写照,是革命历史的最好见证,承载着传承红色基
因的希望。他们将想对亲人说的话付诸笔端,写成了一封
封家书。这些家书是革命者与家人间的心灵交流,他们从
独特的视角向家人诉说自己的亲身经历、自己眼中的中国
革命的历史进程以及对战争年代的记忆。他们留下的红色
家书,是远大志向和革命意志的传承。这一段段内心独白
记载了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再现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以
复兴中国为己任,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
而拼搏努力。通过对
建党以来红色家书内容的梳理发现,革命先辈撰写的红色
家书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绝命书。在极为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烈忧国
忧民,胸怀天下,甘愿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流尽最后一
滴血。面对敌人的追捕审讯、严刑拷打,他们毅然决然地
选择坚决抵抗,宁死不从。国难当头,他们视民族存亡高
于一切,已经站在死亡线上的共产党人在信中展现出了他
们在生命最后一刻依旧坚定不移的信仰和追求。一封封绝
笔承载着超越时空的精神信仰,是共产党人风骨和气节的
最佳见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遭受了
无法想象的残酷境遇。“二七惨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
五反革命政变”“皖南事变”等,一大批忠诚且坚定的共产党
人纷纷遇害,在绝境中,革命者将自己最为珍视的价值理
念通过家书传递给家人,留下最后的嘱托,并反复向家人
阐释触动他们内心的信仰,以此感召更多的人以同样的热
情投入到红色革命中。
明志书。初心源于信仰,使命呼唤担当。革命前辈通
过家书言志,他们在信中向家人表明自己坚定的共产主义
信念以及革命到底的决心。一字一句皆是革命者的英勇豪
迈,是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一个个立
志救国救民青年的昂扬斗志,更是坚信未来的高尚情操的
体现。为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幸福,他们追随着党,为
中华崛起、人民幸福而奋斗。面对命运多舛的祖国,他们
经受住血与火、
生与死的种种考验,最终带领人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红
色家书中蕴藏着共产党人的坚定,他们面对严刑拷打坚贞
不屈,面对枪林弹雨毫不畏惧;红色家书中记载着共产党
人的执着,面对困境,他们振臂高呼,意气风发之时慷慨
赴难;红色家书承载着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力量,见证了共
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
育人书。无论身处何种境地,真正的革命者总是十分
重视对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教育,致力于培养未来优秀的接
班人。正是经历过腥风血雨的战争的摧残与洗礼、天翻地
覆的社会发展变迁、背井离乡的人间疾苦,革命者们对家
与国、忠与孝、人生与理想等方面有着超乎常人的深刻理
解。因此,他们通过家书——这个原本最应寄托温情的地
方,言传身教,赋予后人以精神给养。在写给子女或晚辈
的家书中,内含着独特的教子理念以及家庭教育方法。虽
不能在身边给予陪伴,但儿女以及后辈永远是他们难舍的
牵挂。无论是对学业的具体指导,还是对未来立身处世、
爱国爱家的谆谆教诲,都旨在培养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
的“大写的人”,使其传承革命遗志,实现自我价值。这些训
诫和期许,对子女以及晚辈起到了教育、警醒和引导的作
用,也对当今的青年成人成才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启迪
时光流逝,但灵魂不死、精神永在。革命先辈身上所彰显
的革命精神能够穿越时空隧道,汇聚成排山倒海的力量,
砥砺后来者接继他们未竟的事业。
言情书。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数共产党人心怀
国家,以天下为己任,以谋求祖国未来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将民族解放事业视为自己的追求,在自己的领域释放能量
燃烧自己。他们是党的忠诚战士,也是父母膝下的宝贝儿
女、伴侣的精神支柱。然而忠孝不能两全,为了实现民族
独立、国家繁荣,他们告别父母,奔赴战场。家书是他们
和父母、伴侣之间的沟通渠道。在信中,他们用自己的乐
观向上宽慰父母,为父母描绘美好愿景,告知父母自己的
近况,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他们通过书信向伴侣传递
着浓烈的思念与关爱,他们对爱人诉说着自己的人生理想
既是想得到他们的支持,也是激励在后方的伴侣秉承乐观
主义精神坚持下去。
一封封熔铸心怀天下的爱国情、忠贞不渝的革命爱情
殷殷期待的教子理念的家书历经岁月洗礼,所蕴含的精神
实质和文化魅力将永不褪色。它所表达的思想在跨越时空
隧道后仍然具有恒久的价值。
二、红色家书文本充分反映伟大建党精神内涵
伟大建党精神饱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激
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断前进,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
于其他政党的精神标识,使其完成了开天辟地的建党伟业
震惊世界的建国大业、焕然一新的改革事业、惊天动地的
复兴勋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犹如奠基
石一般,撑起了党的百年事业。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
系的源头与
起点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灵魂和精
髓,是党百年革命实践的精神结晶,也是贯穿中国共产党
人精神谱系的红色主线。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对中国共产党思想先进、信仰
坚定特质的诠释,显示出党的巨大思想优势,回答了中国
共产党是如何建设成为一个思想先进、理想远大的马克思
主义政党。坚持真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理想
就是坚守共产主义理想,这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根本。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伟大实践中
获得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在进行理论武装的过程中确
立并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为了这个事业,共产党人可以牺
牲一切。红色家书记载了革命先烈视人民为天,为了人民
的幸福,放弃了自己拥有的财富、前途和情感,直至流尽
最后一滴鲜血的过程。对于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
这是不朽的见证和荣光。无数共产党人在最后的斗争中总
是把心中的主义和理想诠释得那样坦荡和真实。“砍头不要
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字字尽显夏
明翰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不移。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
刑拷打,金方昌以惊人的意志写下“我要求哥哥们能坚决为
无产阶级革命奋斗到最后胜利的时候,你们得把自己锻炼
成像列宁、斯大林、毛泽东一样会运用马列主义到实际中
去,希望你们能在快乐的幸福的
共产主义社会里生活,把咱们弟弟侄侄们都能培养成无产
阶级的革命战士”,将自己有限的生命交付给了党。共产党
人唯有忠诚于党,才能做到思想纯洁。只有这样,才能在
任何情况下都稳住心神、受住考验。正因为如此,高文华
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们虽然苦,我们依旧有我们至高无
上的精神的愉快,我们是真理的追求者,我们是最公正无
私的人,我们是最快活的人呀!”正是对“占据着真理和道义
制高点”的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
念的无限忠诚,为高文华指引方向。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
来就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人所坚守
的理想信念也始终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上。马
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同理想信念的实践力量使一代又一代
的共产党人深切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独有的魅力,指引着共
产党人探索出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实现中国梦,是近代以
来所有志士仁人的理想和抱负,也是多少代人为实现民族
复兴做出的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肩负着全民族的
梦想,他们必然为之做出个人的牺牲。正是他们将对党的
忠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在面对死亡时做到清醒且
坚定。史砚芬写道:“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
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
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
死犹存。”与全世界无产阶级站在同一立场的马克思主义为
共产党人提供了科学的“清醒剂”,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从红色家书中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同志们: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过程中所创造出的巨大精神财富,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重要成果之一,它产生于中国面临内忧外患之时,历经磨难得以传承和发展。伟大精神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加以呈现,并以此来实现其传承与弘扬,红色家书便是重要的载体之一。红色家书作为峥嵘岁月的历史见证以及彰显中国精神的珍贵遗产对我们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以及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家书的主要类型 红色家书作为走进历史的入口,是中国共产党人内心的真实写照,是革命历史的最好见证,承载着传承...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