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交流会上的辅导报告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5-20
999+
23.04KB
1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区委书记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
研讨交流会上的辅导报告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十四届全
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在强
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
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
求,着力提升发展的质效,不断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取得新成效。借此机会,由我率先为大家作一堂
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
要任务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
问题的关键。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坚实强大
的物质基础,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驱动。没有立足高质
量发展的深刻变革,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的目标。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
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
率和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这既是衡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最重要的标志,也是社
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
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生产潜力持续释放,生产要素
合理配置,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快速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
放,经济结构不够合理,面临的约束明显增多,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势在必行。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建设不断迈向高级
阶段的必由之路,必须通过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形态更
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着力解决经济总量问题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着
力解决质量效益问题转变,努力达到在质效大幅提升的同
时实现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选择。在
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建设可以创造更多物质财富、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撑。改革开放以来,经过
全党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
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但随着经济总量
不断增大,我国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任务和要求等都发生
了新的变化。从自身发展看,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经
济发展进入转换调整的关键时期,处于经济发展结构调整
的节点、经济发展速度换挡的节点和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
节点,依靠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
经济发展已到了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阶段;从外部环境看
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
整期,全球贸易发展进入低迷期,我国出口优势和参
与国际产业分工面临新挑战,出口需求增速放缓,我国现
阶段经济发展面临的硬约束明显增多。实践呼唤高质量发
展,只有经济总量和规模持续扩大,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
步提升,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物质条件才能不断得到夯
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有更为坚实的物质基
础。
(三)确保党和国家事业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当前,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
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经济发
展有其客观规律,当经济发展中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
就必须转向质的提升,否则发展将陷入停滞和衰退,导致
社会动荡不安。从国内看,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
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从本质上讲就是发展质量不
高。同时,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
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只有
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才能有效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
收入差距等突出问题,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局部
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粮食安全、能源安全、资源安全、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问题更加凸显。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大
国,但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依然紧迫
艰巨。只有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重要产业、基
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
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才能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
守住安全底线,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推
进,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二、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力推进高
质量发展,必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
涵。
(一)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高质量
发展是指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
力,实现绿色发展,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
人民。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增长的稳定性、发展的均衡性
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公平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
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是内在统一的。”他多次强调,高质
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
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从实质上讲,高质量发展
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它要求产业体系更加完整、
产品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
多样化的需求,社会总体的投入产出效率显著增强,分配
制度更加体现效率、促进公平,宏观经济实现生产、流通
分配、消费各环节循环通畅,国民经济比例协调,空间布
局合理,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
(二)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发展。高质量
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但并不完全等同于经济
高质量发展,它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随着中
国特色
摘要:
展开>>
收起<<
区委书记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交流会上的辅导报告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着力提升发展的质效,不断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取得新成效。借此机会,由我率先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