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流域防洪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
VIP专免
2024-05-20
999+
15.01KB
1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我市流域防洪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市流域防洪工程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作为流域的一部分,城市的安全发展离不开防御洪涝灾害
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我市扎实推动新时代水
利高质量发展,以流域防洪工程为立足点和主要抓手,筑
起防洪减灾安全网,XX 流域基本形成了“上蓄、中疏、下排、
外挡”的防洪排涝格局,在近年的防汛防台中发挥了较好的
系统效益。
(一)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顶层设计落地见效
流域防洪规划是防治流域洪涝灾害的总体部署,是防洪工
程建设的基本依据,《XX 流域防洪治涝规划》自 2011 年实
施以来,各地各部门同心协力、全力以赴推进项目落地,
经受住了“菲特”“利奇马”“烟花”“梅花”等一系列强台风考验。
一是规划任务全面实施。通过治水强基、“防洪排涝 2020”
等专项行动,XX 流域防洪治涝工程建设不断推进,奉化江、
姚江干流防洪工程综合治理水平分别达到 94%以上和 70%
以上。流域防洪标准达到 20-100 年一遇,其中中心城区防
洪能力达到 100 年一遇,基本完成上一轮规划目标。二是规
划体系不断完善。2022 年6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水利高
质量发展大会,市委专门印发以防洪排涝等为主的实施意
见。
组织开展流域防洪能力提升专题研究,省水利厅与市政府
印 发 《 XX 流 域 防 洪 治 涝 十 大 工 程 实 施 方 案 ( 2023—
2027)》,深化推进流域防洪工程建设。三是规划项目有
力保障。用好扩优提质的有利时机,结合“三区三线”划定,
推动流域防洪治涝项目纳入《XX 水网建设规划》《XX 市国
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深化水利投融资机制
创新,争取专项债支持,强化上级土地指标争取,加快土
地报批,水利高质量发展任务的 110 项重大项目中已有三分
之二实现开工,为加快水网格局重塑打下扎实基础。
(二)突出扩容提标,构筑洪潮防御主干线
全面提升防洪水库、“三江”干支流堤防和一线海塘防御能力,
形成“上蓄+外挡”高标准防洪防护圈,提高拦洪防潮水平。
一是实施大中型水库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充分发挥拦洪作
用。实施新(改)扩建水库和预泄能力提升等工程,提高
山区洪水调控能力,通过削峰错峰有效减轻下游防洪压力
截至目前,流域内已建成 16 座大中型水库,防洪库容达 2.3
亿立方米。新建的葛岙水库已于去年下闸蓄水,柏坑水库
扩容工程正在加快推进,皎口、周公宅、横山等大中型水
库预泄设施全面系统改造,流域内所有大中型水库将全部
具备预泄条件。二是实施干流堤防达标建设,充分发挥防
洪作用。聚焦“三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相继建成奉化江、县
江、剡江、东江、
余姚城区堤防工程,鄞江堤防工程实现“三江”及重要支流堤
防全线封闭,正在全力推进的下姚江干流堤防加固提升将
进一步增强防洪能力。三是实施海塘安澜工程,充分发挥
挡潮作用。自 2020 年起,以《XX 市海塘安澜工程建设行动
计划》为引领,全面提档加速海塘安澜工程建设,累计开
工建设海塘180 公里,其中完工 80 公里,今年计划实现“十
四五”210 公里海塘建设任务全部开工。
(三)突出疏导并重,打通泄洪排水大通道
提高流域排洪能力是提升防洪减灾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
实施“6+1”工程,推进流域分洪通道建设,进一步解决平原
河网地区外排通道不足、洪水出路不畅等问题。一是打通
东排通道。建设姚江东排工程,加高堤防 31.5 公里,整治
河道 3.0 公里,建设慈江、澥浦等共250 立方米/秒的三级
梯级强排泵站,形成姚江通过江北、镇海东排入海的快速
通道,工程于 2019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我市流域防洪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市流域防洪工程建设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流域的一部分,城市的安全发展离不开防御洪涝灾害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我市扎实推动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以流域防洪工程为立足点和主要抓手,筑起防洪减灾安全网,XX流域基本形成了“上蓄、中疏、下排、外挡”的防洪排涝格局,在近年的防汛防台中发挥了较好的系统效益。(一)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顶层设计落地见效流域防洪规划是防治流域洪涝灾害的总体部署,是防洪工程建设的基本依据,《XX流域防洪治涝规划》自2011年实施以来,各地各部门同心协力、全力以赴推进项目落地,经受住了“菲特”“利奇马”“烟...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