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5-19
999+
17.7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我县圆满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和村民
小组调整优化“三部曲”,全县乡镇由XX个减少为XX个、减幅
XX.X%,行政村由习近平个减少为习近平个、减幅XX.X%,社区由
习近平个减少为XX个、减幅XX.XX%,村民小组由习近平个减少为
XX个、减幅XX.XX%,居民小组由XX个减少为XX个、减幅XX.
X%。
一、典型做法
一是坚持顺应大势,抢抓机遇主动改。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
革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是近年来省委主动部署的涉及最广泛、社
会最关注、影响最深远的重大基础性改革。省委主动改革、顶层
设计、把关定向;市委主动推动、统筹谋划、全力保障;县委主
动加压、一线作战、精细组织,有效增强全县干部群众此次参与
重大性、结构性、历史性改革的激情与担当。
二是坚持精准把控,一体谋划压茬改。按照“镇村组三级联动
城乡社区同步推进”的工作思路,主动作为抓乡镇区划调整、顺势
而为抓村级建制调整、一枪下马抓村民小组调整优化,严格落实
专题调研、制定方案、征求意见、论证评估、决策实施“五大步
骤”,干成了多年想干而未干的一件大事。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顺向调整优化改。顺应人口流向、交通
流向、经济流向,顺应“人往高处走”的心理期待,确定“做大
主城区、做强副中心、做优中心镇、做实边界镇”和“做大中心村
做强重点村、做实三边村”的总原则,廓晰县域发展“主干”、织密
县域治理“前沿”、擦亮县域文化“名片”。
四是坚持分类施策,有情操作平稳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思想,将改革作为一次最广泛、最直接、最深刻的群众路线
重大实践,严格落实“五不政策”和“五大不变”原则,坚持把防范风
险作为底线贯穿改革全程,切实消除基层干部群众疑虑,打牢改
革的思想基础、工作基础、群众基础,有效确保大局稳定、干部
稳定、社会稳定。
二、主要成效
一是县域经济版图科学重组,蓄积了经济持续增长新动能。
改革后,全县形成主城区镇3个、县域副中心镇2个、中心镇7个
特色镇14个和中心村58个、特色村221个,塑造出“主城区-副中
心-中心镇-特色镇-中心村-特色村”的城乡体系,构建起多点
支撑、协同发展空间格局,“五路共进、全域振兴”发展新格局正
在释放新的发展动力。
二是基层服务能力持续夯实,构建了城乡基层治理新架构。
将67个县级部门派驻乡镇站所下放乡镇实行属地管理,10个重点
乡镇派出综合行政执法队由乡镇统一调动,并按照“点位不变、数
量不少、能力不减”原则,优化保留被撤并乡镇公共服务机构,全
面推行村级民事代办制度,实现了基层治理体系重塑、公共服
务能力提升。
三是乡村治理骨干明显优化,激发了党员干部队伍新活力。
改革后,乡镇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下降2.2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
提升至74.6%,乡镇领导班子齐装满员;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
下降6.3岁,学历全部达到高中及以上,全部实现“一肩挑”;新任
村(居)民小组长中,优秀返乡农民工占14%、优秀党员和村级
后备干部占34.8%,乡镇、村(社区)干部队伍实现新老更替,
年龄、学历、来源结构明显改善。
三、经验启示
一是党的领导是保障。始终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
度优势引领推动改革,形成“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乡镇党委
积极配合、统筹考虑,村党组织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全体党员
干部共同参与、齐心协力”的上下纵贯联动体系。二是赢得群众是
关键。始终把群众认可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改革全程征求
群众意见、听取群众建议、考虑群众感受、维护群众利益,广泛
赢得群众支持,改革全程风平浪静。三是顺向调整是指引。统筹
考虑区域间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等因素,在规划布局
中充分顺应人口流向、交通流向、经济流向,确保改革始终契合
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发展需要。四是战略谋划是法宝。将镇
村、组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盘子”,一体谋划、递次推进
标签: #乡镇
摘要:
展开>>
收起<<
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圆满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和村民小组调整优化“三部曲”,全县乡镇由XX个减少为XX个、减幅XX.X%,行政村由习近平个减少为习近平个、减幅XX.X%,社区由习近平个减少为XX个、减幅XX.XX%,村民小组由习近平个减少为XX个、减幅XX.XX%,居民小组由XX个减少为XX个、减幅XX.X%。一、典型做法一是坚持顺应大势,抢抓机遇主动改。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是近年来省委主动部署的涉及最广泛、社会最关注、影响最深远的重大基础性改革。省委主动改革、顶层设计、把关定向...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