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团风县政府工作报告
VIP专免
2024-05-19
999+
36.06KB
2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3 年团风县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 年工作回顾
2022 年极具考验、极不容易。一年来,面对经济下行
和疫情灾情挑战,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
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
全面贯彻“一城引领、两化驱动、六片示范”发展思路,与全
县人民一道,克难奋进、砥砺前行,交出了一份殊为不易
的发展答卷。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38 亿元,增长
4%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2.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76.6 亿元,增长 2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47.6 亿元,
增长 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6.1 亿元,税收占比
73%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7.2%、8.4%。
(一)经济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坚持把稳增长摆在首
位,全力以赴抓项目、强调度、保运转,推动稳经济一揽
子政策落地见效,实现经济稳中向好。千方百计扩投资。
争取到位上级专项资金、债券资金 26.3 亿元,实施 5000 万
以上项目 76 个,8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6.8 亿元。积极
推进专业招商,新签约项目 39 个,协议总投资 137.4 亿元,
鸿路四期、
孚瓯科技、魏家冲抽水蓄能 3个20 亿以上项目全面开
工,蓝帆医疗等 17 个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全力以赴稳企业。
深入开展“千人进千企”“政企早餐会”等活动,直面诉求,破
解难题,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
退税缓费2.3 亿元,兑现惠企纾困资金 6247 万元。用好用
足金融“活水”,实施信贷风险补偿金和企业“白名单”制度,
新增企业贷款 35 亿元,增速全市第一。想方设法增活力。
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行动,新增“四上”企业[1]74 家、各
类市场主体5680 户,分别增长 97.3%和17.9%,市场潜力
有效激发。保持外贸外资稳定,外贸进出口4740 万美元,
增速居全市第一位;实际利用外资530 万美元,居全市第四
位。
(二)产业升级步伐持续加快。围绕八大重点产业链
[2],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工业
加速提质。产能恢复有序有力,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大关
建筑建材产业持续壮大,集聚关联企业近 300 家,鸿路钢构
入围“湖北省百强企业”。食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 22%。实施
技改提能项目 19 个、完成投资 5.5 亿元,投资结构不断优
化。一批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48 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
11%。园区建设不断升温,开发区扩区调区有序推进,电商
产业基地孵化器加快建设,马曹庙镇、方高坪镇集中区分
别新增产业投资 3.9 亿元、2.2 亿元,但店镇、总路咀镇新
型建材产业园项目加快推进。农业加速提效。新建高标准
农田2.8 万亩,整治撂荒 2500
余亩,开发冬闲田整治撂荒经验获农业农村部专项督
查肯定并推广。投入 3000 余万元实施农业产业链建链延链
项目 24 个,主要农作物机械综合作业率达71.4%,农产品
加工产值增长 19.2%。五谷磨房成立食养黑芝麻育种基地,
现代茶综合开发一期、园丰生态二期等项目建成,中农储·
智慧农博城、高联大别山冷链产业园加快建设。品牌创建
扎实有效,“二品一标”[3]总数达56 个,获评省级农产品质
量安全县。服务业加速提能。农产品物流大通道建设稳步
推进,县级配送中心全面建成,乡镇物流站点全面覆盖,
“832”平台农产品展销中心建成运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平台经济,引进网络货运平台,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
电商交易额突破 5亿元。文旅设施提档升级,黄冈革命纪念
馆开工建设,牛车河休闲旅游度假区初步建成,百丈岩古
民居加快修复,大别山传奇家园获评 3A 级景区。全年接待
游客 201.1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16.3 亿元,分别增长
28%、24%。
(三)改革开放活力持续增强。协同推进深层次改革
和高水平开放,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重点改革持
续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扎实推进。财政预算一体化改
革获全市考评第一。完善项目审批服务机制,积极推行“先
建后验”“五证同发”等制度。完成大崎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和
功能区调整。农业农村、供销、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改革
不断深化。开放合作扩面提质。积极对接武汉都市圈发展
规划,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划定“三区三线”[4]。深化区域发
展和重点项目服务,江北铁路团风段基本完工,港口吞吐
量突破 300 万吨,
启动港铁物流园规划编制。G347 黄州至团风段改建工
程全面开工。与黄冈高新区合作共建化工园。加强与宁波
市象山县对口合作。营商环境明显优化。“放管服”改革持续
深化,500 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73 个事项跨省通
办。不动产登记“证缴分离”[5]等试点经验在省市推广。创新
推出“首席服务官制”[6],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改革
十大典型案例。积极打造“绿色帮代办”[7]“政务服务大篷
车”[8]等特色品牌,群众和市场主体满意度不断提升。2022
年度优化营商环境考核中,我县综合得分居全省第18 位、
全市第一位,创历史新高。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建成省市
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14 家、省级星创天地6家、院士(专
家)工作站8个,开展产学研合作62 项,省级创新型县建
设全面推进。县科协连续七年被中国科协表彰为“科普活动
优秀组织单位”。柔性引进科技副总16 名,选派三区人才、
科技特派员113 名,科技人才总数实现翻番。
(四)城乡建设质效持续提高。统筹推进县城建设和
乡村振兴,推动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县城品质逐步提升。
棚户区改造和张家湾、沙河南片区征迁顺利推进。人民路
利民路延伸段全面完工,崩坡路、粮道街等6条市政道路完
成改造升级。实施长河河港水环境综合治理,完成 S241 污
水管网建设,累计改造雨污合流管道12.7 公里。改造老旧
小区5个,增改智慧路灯3800 余盏,新增城区停车位3500
余个,城乡智慧公交加快建设,群众出行更加便利。
市容市貌专项整治有力开展。完善城乡垃圾处理机制,生
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基本建成,有力解决建筑、厨余垃
圾处置难题。乡镇面貌明显改善。深入推进“擦亮小城镇”行
动,投入 8000 余万元实施建设项目 44 个,但店镇、总路咀
镇 争 创省 级 示范 型 美 丽乡镇 。 农村 交 通路网不断完善,
G106 竹林岗至方高坪段改建一期项目、S207 溢流河至上巴
河段改建工程建成通车,160 公里农村公路实现提档升级,
延伸农村路网50 公里。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
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整合资金 3.9 亿元实施产业
发展、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等项目 445 个。深入实施乡村建
设行动,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卫生厕所普及
率达95%。全面启动六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完成片
区总体规划编制和33 个重点村“多规合一”。投入 7000 余万
元实施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推动特色
农业、田园观光、传统村落、红色文化等农文旅资源串珠
成链,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乡村振兴新样板。牛车
河示范片区获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A级”等次。
(五)社会安全大局持续稳定。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精准施策应对疫情。坚持人民至
上、生命至上,突出以快制快、科学精准,快速有效处置
多轮输入性突发疫情。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推动从防
感染向保健康、防重症平稳转段,全力保障群众就医、用
药需求,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齐
心协力抗击旱灾。面对极端旱情,实施“六水并举”[9]抗大旱,
“一张图”
精准调度保供水,在优先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前提下,
有力促进抗旱保绿、稳产增收。大旱之年,粮食种植面积
保持在 26 万亩以上,总产量11.2 万吨。多措并举改善生态。
实施水利补短板强功能项目 6个,总投资 5亿元。长河入江
口片区综合治理、举水防洪治理三期项目全面启动,绿茵
池提水泵站、金锣港排涝泵站等加快建设,巴河河道采砂
“水陆空”监管系统建成。长江禁渔成效显著,县农业农村局
被农业农村部评为“渔业执法系列专项行动工作突出集体”。
大力实施水质提升行动,收回18 个湖泊、85 座水库和2760
个当家塘养殖承包权,实行人放天养、生态养殖,县管水
库水质达标率 100%,省控、市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水环
境质量年度考核居全市第二位。空气质量得到改善。新增
造林面积 9500 亩,改造低产低效油茶林7000 亩,杜皮乡三
庙河村、马曹庙镇官塘角村获评省级森林乡村。成功创建
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全力以赴守护安全。常态化开展安
全隐患排查整治,投入 2000 余万元实施占道杆线迁移、农
村平交路口安防建设、自建房排查整治,每个乡镇配备多
功能消防车,安全防范能力不断提升,事故起数、死亡人
数分别下降10%、9%,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深入推进
平安团风建设,“一站受理、多元化解”[10]成效彰显,获评
“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县信访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持续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
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县公安局获评“全国优秀公
安局”。
(六)群众生活福祉持续增进。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
生实事。社会保障更有力。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80%
以上。城镇新增就业4061 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发放社会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11]、优待抚恤安置就业、
脱贫妇女“两癌”[12]救助等资金 1.4 亿元,对低收人群参加
基本医疗保险进行缴费资助。县社会福利院加快建设。探
索租购并举模式,为 300 名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解决住房
困难。公共服务更均衡。黄科职院二期建成使用,理工中
专迁建项目加快推进,城东学校、十力中学等一批中小学
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双减”[13]工作稳步推进。2022 年高考
再创佳绩。县中医院投入使用,县第二人民医院全面完工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稳步推进,创建省市级重点临床专科 15
个,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 100%,获评省级健康促进县。深
入开展爱卫创卫行动,总路咀镇、淋山河镇分别创建国家
级、省级卫生乡镇。新时代文明站全面改造升级。县融媒
体中心二期工程完工,团风综合广播FM102.2 正式上线。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立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数字
移动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面提档升级。开展图书、
文化、戏曲“三下乡”和非遗、戏曲“六进”[14]等活动 415 场次。
湖北大鼓《千古团风看今天》《牛车河畔展新颜》等文艺
精品被“学习强国”平台收录推介。基层治理更高效。扎实开
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适老化改造、数
字农家书屋等实事项目全面完成。总路咀镇白坳村、团风
镇十里湖社区等 11 个村(社区)共同缔造试点工作亮点纷
呈。资源、服务、平台有力下沉,镇村两级可办事项分别
达305 项、127 项。
标签: #工作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3年团风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2年工作回顾2022年极具考验、极不容易。一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和疫情灾情挑战,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全面贯彻“一城引领、两化驱动、六片示范”发展思路,与全县人民一道,克难奋进、砥砺前行,交出了一份殊为不易的发展答卷。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8亿元,增长4%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6亿元,增长23.3%;社会消费...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