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任审计:准备工作、方法、重点、结论
VIP专免
2024-05-19
999+
15.92KB
1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离任审计:准备工作、方法、重点、结论
内部审计机构实施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针对单
位责任人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是结合日常的财
务审计及经济效益审计进行的,通过对所在单位生产经营
指标完成情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合法
性和效益性以及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情
况进行审查监督,并作出适当评价,以促进企业加强和改
善经营管理,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审计准备工作
审计准备是审计任务开始到具体实施审计工作之前的整
个准备过程,准备阶段是整个审计工作的起点,审计工作
的质量与准备阶段的工作密切相关。
(一)经济责任审计委派书的取得
内部审计机构在进行离任审计之前,必须取得董事会或
类似权力机构的书面授权或根据公司相关制度规定,才能
实施审计工作。在实施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之前,审计人员
应该与委托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在进行经济责任鉴定时,
委托人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关键的。
(二)审计通知
在取得审计委派书之后,必须对被审计人与单位发出审
计通知书。审计通知单的内容包括审计时间、审计范围、
被
审计单位财务部门应做的准备工作,以及要求被审计人
提供的材料,如离任述职报告等。
(三)取得被审计单位主要部门的支持
与被审计单位主要部门进行沟通,有利于审计活动顺利
实施,对搜集真实的信息资料、及时反映在审计过程中未
觉察到的问题有很大帮助。
二、审计实施
(一)审计方法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对降低审计
成本、减少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1.建立双向责任制,以书面形式明确被审计单位和审计
组的法律责任,即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及
有关人员要作出书面承诺,保证向审计组提供的呆坏账、
资产盘盈盘亏、报废损失、账外费用或收益等资料真实、
有据;审计组长写出书面保证,保证按审计方案规定内容
和审计操作规程进行审计,谁违反了承诺由谁承担责任。
2.适当确定抽样和调查面。在全面审查被审计单位财务
会计资料的基础上,确定适当的抽查面,一般情况下,抽
查金额在30%、40%为宜。经抽查若差错率超过5%,应继
续扩大抽查面和调查面,特殊情况下,则要变抽查为全面
调查。确定抽样,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等距离抽样,随
机抽样或等距、随机抽样相结合等多种方法。3.
认定损失要坚持谨慎原则。对审计单位提出作坏账处理
的往来款项、作报废处理的固定资产和存货,必须在有充
分证据的情况下予以认定,否则宁可悬起来,也不作损益
处理。具体讲,认定坏账损失必须有准确可靠的证据证明
对方已经死亡或破产且破产或遗产不足清偿的应收账款,
或者经法院等执法机关判定不能收回的款项,除此之外,
一般不能认定为坏账,列入当期损益,但可作为其他问题
在意见书中交待;对存货和固定资产报废,除房屋建筑物
等经实地勘验已拆除、毁坏外,其他的则必须经技术监督
等专门机构鉴定,否则不作报废处理。
4.科学界定未实现的不确定事项。离任审计中,对被审
计单位的潜在亏损、或有负债等尚未实现的不确定事项,
应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界定。凡经核实的存量资产盈
亏和毁损、坏账损失等,不管账面是否反映,只要已经实
现,均应在审计中如实转为明亏,调整当期损益,而对成
本结转正确但存货成本价高于市场销售价格,转账可能造
成的损失以及单位或有负债等尚未实现的事项,难以预计
出准确的数额,在审计意见中将只确认此经济事项可能有
损失,但不可定量,以免结论与实际发生大的背离。
(二)审计的重点内容
摘要:
展开>>
收起<<
离任审计:准备工作、方法、重点、结论内部审计机构实施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针对单位责任人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是结合日常的财务审计及经济效益审计进行的,通过对所在单位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情况进行审查监督,并作出适当评价,以促进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一、审计准备工作审计准备是审计任务开始到具体实施审计工作之前的整个准备过程,准备阶段是整个审计工作的起点,审计工作的质量与准备阶段的工作密切相关。(一)经济责任审计委派书的取得内部审计机构在进行离任审计之前,必须取得董事会或类似权力...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