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乡村振兴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5-19
999+
16.45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xx 区乡村振兴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一、我区乡村振兴建设的基本情况
自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提升为国家战略以来,
我区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农村产业革命、农村人居环境三
年整治行动、创新型党组织创建等主要工作,持续加强对
“三农”领域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实现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形
成“蔬果药花茶”和生态养殖“5+1”特色优势产业,全面推进
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民生事业提速发展,建成美丽
乡村、富美乡村等示范点 16 个,全部建成建制镇污水处理
厂和垃圾转运站,行政村实现垃圾收运处置率达 95%以上,
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率为 35.4%,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覆
盖率达 92.5%,村书记和主任“一肩挑”比例达 47.4%,培
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5 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
农场 289 个,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达 9.2%。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我区先后制定了《xx 区乡村
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xx 区关于打造乡村振兴
新标杆的实施方案》《xx 区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实施方
案》《xx 区推进现代产业示范带建设实施意见》《xx 区支
持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发展 10 条措施》等文件,紧扣“二
十字”方针围绕“五大振兴”,着力实施“十大工程”,按照“一
年打底、三年成型、五年成势”的总体安排有序推进,于
2020 年被评为贵阳市乡村振兴示范区。
二、乡村振兴推进情况
(一)产业发展方面。一是以产业聚集发展为龙头的
带动作用明显。发挥洛湾云锦医药食品新型工业园、火石
坡工业园的聚集效应,扶持壮大贵州龙、五福坊、老干爹
等一批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好山河、五阿哥等一批具有潜
力的成长性企业,打造中药材、辣椒、肉禽等加工产业集
群, 形 成 “ 加 工 在 贵 阳 , 基 地在 全 省” 的 发 展 带 动 格 局 。
2020 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总产值57.18 亿元,农产品
加工转换率为 50.08%
。二是以特色小镇为主的点状辐射带动效果逐渐显现。
偏坡乡“原味小镇”以“公司(企业)+特色小镇+农业园区
(景区)+富美乡村”等模式已投入运营;羊昌“花画小镇”结
合“种业小镇”打造业态更加丰富;新堡乡“全域旅游+体育健
身小镇”初步成型;百宜“五彩小镇”支持一批农业企业+文旅
企业发展,初步具备产业强镇基础;下坝“百果小镇”、新场
“飨往小镇”业态日趋丰富,产业链条逐步完整,预计 3至5
年时间,将逐步成型。三是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建设的开
局良好。按照“一带八园八基地多主体”的布局,在北部乡镇
规划了约2.2 万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该项目自去年10
月实施以来,按照”七化”标准建设了 2628 亩现代山地高标
准农田,实现了“多块变一块,小块变大块”的宜机化目标。
同时,培育了天贵茶园、贵州苌楚公司、百宜农职院、贵
州华均兴鱼业内循环、贵州红河泰鱼种场、花锦谷等一批
集农业产业、科普教育、农事体验、渡夏旅游为一体的新
型农业经营主体。
(二)人居环境方面。一是持续保持良好生态优势。
发展全国首批“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效应,创立“两山”理
论生态环境智慧云平台,运用大数据手段,探索生态资源
数字化监管,实现生态保护智能化及工作量化,全区森林
覆盖率达 58.11% ,集中饮用水水源 地 水质达标率
100%,空气优良率达 96.4%。二是乡村环境不断整治提
升。近年来,我区持续开展“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创建、“厕
所革命”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区 71 个行政村垃圾
治理设施设备全部配齐,共设农村垃圾收集点 453 个,配
备保洁人员602 人,转运车辆 73 辆。建成村寨污水处理
人工湿地生态池58 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5套、无动力
分散式处理设施 56 个,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或纳入截污
管收集的建制村 49 个,设施覆盖率为 64.47%。三是扎实
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各乡镇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加大乡村
清洁行动的工作力度,仅2020 年共进村入户宣传 916 场
次,参与群众 12355 人(次),发放宣传资料 19541 份,
悬挂宣传标语225 条,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 15802 吨,
清理村内塘沟 414 口,清理村内沟渠 881 公里,清理村内
淤泥 522 吨,清理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 2778 吨,
拆除废弃建筑32 处、残墙断壁 42 处。目前,我区农村面
上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的现象基本遏制,乡村环境逐步向
标签: #乡村振兴
摘要:
展开>>
收起<<
xx区乡村振兴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一、我区乡村振兴建设的基本情况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提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我区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农村产业革命、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创新型党组织创建等主要工作,持续加强对“三农”领域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实现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形成“蔬果药花茶”和生态养殖“5+1”特色优势产业,全面推进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民生事业提速发展,建成美丽乡村、富美乡村等示范点16个,全部建成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转运站,行政村实现垃圾收运处置率达95%以上,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率为35.4%,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覆盖率达92.5%,村书记和主任“一肩挑”比例达47.4%,培育农...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