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主题教育读书班专题辅导报告
VIP专免
2024-05-19
999+
24.23KB
3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3 年主题教育读书班专题辅导报告
同志们:
按照读书班安排,今天我以主题教育的总要求为核心
内容,与大家共同学习。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
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学思想是根本,强党性是关键,
重实践是方法,建新功是目的,前两点要求侧重改造主观
世界,后两点要求侧重改造客观世界,四者有机统一于这
次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下面,我结合自己所
学所思和县上工作实际,主要交流四个方面。
一、在“学思想”上下真功,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
心铸魂
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
华,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
持并不断发展。学思想,就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其核心要
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最为关键的是全面
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
(一)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相结合,顺应时代要求,结合新的实际,科学回
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
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
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许多具有时代性、实践性
创造性的重大思想观点,形成了 A强军思想、经济思想、
生态文明思想、外交思想、法治思想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
想新战略。
2017 年10 月,党的十九大郑重提出 A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将其核心内容概括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
坚持”,并把这一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
进党章。
2018 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
2021 年11 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
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党的
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的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十三个方面
成就”对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
一步概括。
2022 年10 月,党的二十大提出“六个必须坚持”,概括
阐述了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
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二)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党的二十大指出,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
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 A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
“六个必须坚持”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十个
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六个必须坚持”构成了
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
“十个明确”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
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新
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
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明确党在新时代
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
人民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
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是A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体内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主要观点
和基本精神,构成了这一思想的“四梁八柱”。来自:www。
“十四个坚持”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
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
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
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 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重大原
则方针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十三个方面成就”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
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
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
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
充分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成就和变
革,涵盖了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
性成果,既是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结果,
是对其精神实质的鲜明揭示,也是其具体内容的丰富发展。
“六个必须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
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
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坚持和运用,是毛泽
东思想精髓的继承和发展,是 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的精髓,彰显了这一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征。
(三)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质。
一是开创性。其一,凝练概括了一系列重要概念。如
中国梦、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总体国
家安全观、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等。其二,明
确提出了一系列科学论断。如: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
大优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
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
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等。其三,完整阐发了一系列战略
任务。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其四,
清晰规划了一系列实践路径和举措。如:推进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
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
同富裕等。
二是人民性。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人
民主体地位。A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
正的英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
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通过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
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
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充分涌流。二是坚持人民至上。A总书记强调,“时代是出
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就要求全体共产
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
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
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拥护不
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
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既是我们党的初心所在,也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所指。其
价值要旨在于遵循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
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
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是科学性。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
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准确判断复杂形势,正确把握大
局大势,体现了洞察本质、揭示规律的科学思维。一是注
重战略思维。以全局视野、长远眼光观察、思考和处理问
题,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既高瞻远瞩又见微知著,从
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总体趋势和发展走向。二是注重历史思
维。从历史的视角观察问题,从发展的趋势分析问题,联
系中华文明史来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世界社会
主义发展史来认识社会主义运动的前进方向,联系中国近
代以来的奋斗史来阐释中国的发展道路,深刻总结历史经
验、认清历史趋势、掌握历史主动,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
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三是注重辩证思维。客观地而不
是主观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
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善于从对立统
一中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从矛盾转化中把握事物的发展
变化,从联系和发展中体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形成
工作思路和对策举措。四是注重创新思维。破除迷信经验
的思维方式,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僵化、无所作为的行为
方式,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以新视野观
察新形势,以新思路破解新问题,以新作为开创新局面。
五是注重法治思维。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
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
标签: #主题教育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3年主题教育读书班专题辅导报告同志们: 按照读书班安排,今天我以主题教育的总要求为核心内容,与大家共同学习。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学思想是根本,强党性是关键,重实践是方法,建新功是目的,前两点要求侧重改造主观世界,后两点要求侧重改造客观世界,四者有机统一于这次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下面,我结合自己所学所思和县上工作实际,主要交流四个方面。 一、在“学思想”上下真功,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