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乡镇纪委落实监督责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5-18
999+
18.19KB
1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当前乡镇纪委落实监督责任面临的问题及
对策调研报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在当前党风廉政
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下,乡镇纪委如何围绕转职
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主业主责,强化监督执纪问
责,切实履行好监督责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
实,是纪委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新课题。通过认真学习党的
二十大报告和中纪委报告精神,结合基层纪委工作的实际
情况,对基层纪委如何履行好监督责任进行了一次认真的
调研。
一、党风廉政建设中纪委监督责任的基本内涵
纪委的监督责任主要包括监督的地位、监督的对象、
监督的职责内容等方面。从监督地位上看,党的各级纪律
检查委员会是从事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具有党内监督的
权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监督对象上,纪委的监督
对象主要包括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具体包
括对所在委员会及其派驻机构、派出的巡视机构的工作进
行监督;对所在委员会委员和派驻机构、派出的巡视机构
的负责人进行监督,特别是对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进
行监督。从监督责任来看,纪委的监督职责主要包括协助
同级党委组织协调党内监督工作,组织开展对党内监督工
作的督促检查;对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情况
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和其
他党内法规的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向同级党委和上一
级纪委报告党内监督工作情况,提出建议,依照权限组织
起草、制定有关规定和制度,作出关于维护党纪的决定;
受理对党组织和党员违犯党纪行为的检举和党员的控告、
申诉,保障党员的权利等。
二、乡镇纪委在落实监督责任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问
题
纪委的监督责任既是党章赋予的权力,又是纪委的重
要职责,各级纪委作为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必须紧紧围
绕“三转”要求,把监督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强化使命担当,
让监督责任落地生根。但实际工作中,乡镇纪委在履行监
督责任时,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1、监督越位问题。很多乡镇纪委没有认真理清自己的
职责,加上有些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常常让纪委出面做一些
“老大难”工作,如一些乡镇在征地拆迁、项目建设、信访维
稳等工作安排纪检监督机关全程参与,让纪委在一线推
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且经常出现“协调变牵头,
牵头变主抓,主抓变负责”的情况。乡镇纪委有时甚至直接
充当监管主体和执法主体,使乡镇纪委往往在现实生活中
扮演着“督查员”、“开山斧”、“灭火队”等角色,很难聚焦主
业,结果是“种了别人田,荒了自家地”,导致纪委工作任务
繁重。
2、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一是部分乡镇纪检干部
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肩负的重大责
任认识不深刻,责任感、使命感不强,在“三转”工作中,存
在上转下不转,内转外不转,明转暗不转的现象。二是责
任追究不严格。一些乡镇纪检干部好人主义思想严重,乐
当“泥瓦匠”和稀泥,不敢当“铁匠”硬碰硬,不愿监督,不敢
监督,不敢负责。作风督查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查处的
作风问题和腐败案件不多,通报曝光力度不够,震慑力不
强,让一些人心存侥幸,顶风违纪。三是抓防微杜渐工作
不够。对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特别是“八小时以外”监督方法不
多,手段缺乏,督查时松时紧,未形成常态,对党员干部
中的不良风气和苗头倾向制止不力,早发现早处置机制不
完善,使一些单位作风问题纠而复生,难以根治。
3、存在同级监督难的问题。由于体制原因,乡镇纪委
工作上要服从于同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往往导致对
同级党委不敢监督、不愿监督,造成监督缺位。对同级党
政领导班子成员进行监督的难题主要存在三个障碍。一是
思想上有障碍。纪委书记作为党委班子成员,在“一口锅”里
吃饭,监督主体在人、财、物方面依附于监督客体,一些
纪委书记过多地强调服从同级党委的领导,而忽视了监
督,“怕得罪人”的思想道坎难以逾越,不愿、不敢大胆履行
同级监督职责。如在监督同级党委时,对发现的一些苗头
性、倾向性问题,向上级纪委报告,怕受到“爱打小报告”的
指责;向班子成员本人指出又怕引起反感,思想顾虑压力
大。二是制度机制上有障碍。党章等法规制度明确了监督
要求,但配套的监督制度不完善、未及时跟进,缺乏操作
性强的实施细则,同级监督没有抓手、缺乏依据,“抓与不
抓一个样、抓好抓坏一个样”的现象客观存在。三是实践层
面上有障碍。少数基层党员干部在口头上接受监督,思想
和行为上却规避监督,如部分党政班子成员与纪委书记之
间会存在一种“防备”心理,工作联系少、思想交流少、生活
交往少,形成一道无形的墙,制约着乡镇纪委同级监督职
能作用的发挥。
4、是自身建设的滞后性制约了监督的成效。从目前工
作开展情况看,监督方式单一、老套的问题依然存在。如
责任制考核是落实监督责任的重要方式,但由于考核方式
单一、考核内容和指标设置不够科学等,导致考核中发现
不了问题,实现不了监督。从纪检监察干部履行监督职责
所需具备的条件来看,不懂监督、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的
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部分乡镇纪委重监督检查,轻责
任追究,导致监督检查流于形式;部分纪检干部不愿得罪
人,不想钻研纪检监察业务,导致监督底气不足、力度不
大。
5、监督部门建设不到位。一是乡镇纪检监察组织力量
薄弱。乡镇工作点多、面广、量大,情况复杂,各部门都
存在人手不够的现象。乡镇纪委书记虽是专职的,按照“三
转”要求,乡镇纪委书记不再分管纪检监察以外的其他工
作,实际上还是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在主抓的纪检监察工作
上,还得必须服从乡镇党委安排,除纪检监察工作外,乡
镇纪委书记还得参与其他工作,无法保证有足够精力从事
纪检监察工作,监督工作难以深入。乡镇纪委副书记和其
他纪委成员在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同时,还存
在兼职其他工作,甚至兼职多项工作。大多乡镇纪委存在
专职人员不专干,兼职人员不愿干的问题。
摘要:
展开>>
收起<<
当前乡镇纪委落实监督责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在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下,乡镇纪委如何围绕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主业主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切实履行好监督责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是纪委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新课题。通过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纪委报告精神,结合基层纪委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基层纪委如何履行好监督责任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调研。一、党风廉政建设中纪委监督责任的基本内涵纪委的监督责任主要包括监督的地位、监督的对象、监督的职责内容等方面。从监督地位上看,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从事党...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