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开展情况汇报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5-18
999+
26.87KB
1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开展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按照调研安排,现将“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开展情
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工业园区紧紧围绕市县提出的“工业强市”“工
业强县”战略,以*为“2+1”主导特色产业,进一步转变发展
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聚焦项目落地攻坚
推动投资增量转化;引导工业技改升级,增强企业市场竞
争力;坚持大中小项目并举,实现规模质量提升。园区平
台基础设施补短、入园项目建设、企业技改成效明显,工
业发展态势良好,工业总产值增速、工业投资到位率在全
市位居前列。
一、园区基本情况
*工业园区前身为*工业经济开发区,1993 年经省计委
批准成立,规划面积 8.83 平方公里。2006 年经国家发改委
批准更名为*工业园区,是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命名的全省 38
个省级开发区之一。2018 年7月,经省政府批复同意*工业
园区扩区调位,扩区调位后规划控制面积 10.92 平方公里。
2018 年2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土资源部等六部委
发布了 2018 年版《中国开发区审核目录公告》,*工业园区
进入公告目录。2019 年12 月,园区被省发改委确定为省级
循环化改
造示范试点园区,被省经信厅评选为省级特色产业产
业基地(纺织服装);2020 年2月,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
全市高端纺织产业功能区;2020 年6月,被省经信厅评选
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2020 年12 月,被省经信厅等
6部门评为*省院士(专家)产业园,被国家发改委、生态
环境部确定为第二批园区环保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园区;
2023 年1月,成功争创首批*省“5+1”重点特色园区。连续三
年被评为全省“园保贷”项目推进工作表现突出单位。2022 年,
园区规上企业 90 户,实现工业总产值 161.6 亿元,同比增
长23.83%;入库税金 2.82 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1.12
亿元,工业投资 52.69 亿元,技改投资 30.08 亿元。2023 年
1-8 月,园区规上企业 90 户,实现工业总产值 53.93 亿元,
同比增长 17.9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2.8 亿元,其中:基
础设施投资 3.88 亿元,工业投资 18.59 亿元;技改投资
18.59 亿元。
二、园区发展情况
(一)建设专业化特色化园区。园区规划面积 87.57 平
方公里,已建成 12.6 平方公里。*州产城新区规划面积约 25
平方公里,包括五里梁片区、园区扩区调位范围以及黄家*、
南寺*、青东*,主要承接纺织鞋服和运动装备、机械制造、
新能源电池等产业项目,建设全省“5+1”重点特色园区;*工
业区规划面积 19.67 平方公里,主要依托*、藤椒、生猪等
特色农业资源优势,承接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生物医
药产业,建设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工业区规划面积
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材料,建设绿色装配式产
业基地;*工业区规划面积 1
平方公里,主要承接医药产业项目。
(二)打造百亿产业发展集群。园区围绕“纺织鞋服、
健康食品”2个工业主导产业发展定位,已形成纺纱-织布-印
染-鞋服加工等完整的纺织鞋服产业链条和种植(养殖)-加
工的健康食品加工产业链条。同时积极发展新能源电池特
色产业,力争 5年内形成纺织鞋服、健康食品、新能源电池
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纺织鞋服产业:重点发展纺织印染、
服装、鞋生产加工等领域,依托佳联佳禧、鸿星尔克、翰
彬霖、宜乐纺织等龙头企业,发展工装、服装、制鞋等产
品,不断完善纺织、印染、鞋服、仓储、配送等全产业链
打造“*阳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园”,建设全省“5+1”重点特色园
区。园区纺织服装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 1个,*省著名商
标2个,拥有省级技术中心3个,工程技术中心1个。拥有
纺织服装专利73 项(其中发明专利20 项),国家级、省级
科技进步奖7项。2022 年,园区纺织服装产业 18 户规上企
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52.82 亿元,同比增长 31.53%,占园区工
业 企 业 总 产 值 32.88% 。健 康 食 品 产 业 : 围 绕 农 业
“3+2”(*、藤椒、生猪+粮油、蔬菜)主导产业,重点发展
现代中药、屠宰及肉类加工、高端食品等领域,依托太极
天诚、梅林正广和、铁骑力士、代代为本等企业,发展中
药材种植、现代中药、肉制品精深加工、*饮料等产品,形
成种子种源、养殖、屠宰、冷链、加工全链条产业闭环,
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产业体系,打造“*阳健康食品产
业园”,建设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拥有中国食品企业
名牌产品称号 1
家、省级著名商标 2个,拥有涪 城*地理标志产品。
2022 年,园区食品医药大健康产业 32 户规上企业实现工业
总产值 88.08 亿元,同比增长 28.79%,占园区工业企业总产
值27.27%。新能源电池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电池等领域,
依托领湃新能源、鑫鸣灏新能源、臻秦新能源等企业,发
展新能源电池上下游配套产业等产品,打造正负极材料、
外壳盖帽、锂离子电芯、PACK 电池组等新能源电池全产业
发展链条,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三)精准招引完善产业链条。通过创新体制机制、
优化发展环境、提升载体能力,以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
经济圈为重心,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承接成都、重庆产业
转移,招引一批高质量的项目入驻园区。一是聚集主导产
业招商。围绕纺织鞋服、健康食品、新能源电池“2+1”主导
特色产业,厘清产业链上的短链、断链、弱链,明确招商
引资重点产业及细分领域。二是聚焦重点企业招商。紧盯
引进世界 500 强、中国 500 强、中国民营 500 强、行业全国
排名前列的制造业企业以及全市制造业龙头企业、重点企
业的上下游配套企业,集中精力、集聚资源、集成政策,
着力攻坚引进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三是聚焦重点
项目招商。围绕现有产业集群,聚焦佳联佳禧、鸿星尔克
翰彬霖、上海梅林、铁骑力士、领旗食品等优势企业、项
目,明确以引进高能级、产业链项目为目标,全力推动一
批重点产业项目、填平补齐项目签约落地。四是聚焦重点
载体招商。围绕全省“5+1”重点特色园区、省级农产品加工
示范区、*
大健康产业园、智谷智能制造产业园、*州织造产业园、
*红原飞地产业园区、创新科技孵化园等重点园区、平台,
大力开展定向推介、定点招商,引进了一批先进制造业项
目。近年来,领湃新能源、领旗食品、鸿星尔克、武侯智
谷、铁骑力士、安吉纳、翰彬霖等60 余个工业项目落地园
区。
(四)狠抓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一是加大清闲促建力
度,盘活工业存量资产。园区将清闲促建、盘活闲置资产
与项目招引落地相结合,通过采取返租代管、依法回购、
司法拍卖、租赁转产、合作共建等方式,多措并举盘活存
量资产,清闲促建工作成效显著,累计盘活存量土地 2000
余亩、闲置厂房 20 余万平方米。近年来,依法回购明杰服
饰资产,司法拍卖双龙服饰,返租代管波鸿机电、玛斯特
服饰闲置资产,协助谛维依、卓越纺织、蜀龙泵业等企业
出租闲置厂房;引进铁骑力士盘活雨润闲置资产,建设熟
食品加工项目和猪业总部;通过破产程序依法处置翰通生
物能源项目资产;通过鸿星尔克、翰彬霖和领旗食品的招
引入驻,分别盘活波鸿机电、佳满源和翰通生物项目闲置
厂房和土地。二是实施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近年来,园区大力实施标准厂房建设,一方面提高土地利
用效率,另一方面降低小微企业进入园区的门槛,符合节
约集约用地的要求和土地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有利于
壮大园区产业基础,完善产业配套。建成 12.5 万平米五里
梁产城新区创新科技孵化园,已入驻锦鑫泰、臻秦新能源
鑫鸣灏、亿鸿展盛、鑫中州、盛皓宇、优利克、顺弘磁源
捷鹏、阿彼特刀具等企业。建成 5
摘要:
展开>>
收起<<
“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开展情况汇报各位领导:按照调研安排,现将“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近年来,*工业园区紧紧围绕市县提出的“工业强市”“工业强县”战略,以*为“2+1”主导特色产业,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聚焦项目落地攻坚推动投资增量转化;引导工业技改升级,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坚持大中小项目并举,实现规模质量提升。园区平台基础设施补短、入园项目建设、企业技改成效明显,工业发展态势良好,工业总产值增速、工业投资到位率在全市位居前列。一、园区基本情况*工业园区前身为*工业经济开发区,1993年经省计委批准成立,规划面积8.83平方公里。2006年...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