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商洛市政府工作报告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5-18
999+
31.69KB
1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3 年商洛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 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很不容易,虽然疫情肆虐,但发展成
效显著。
一是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制定了一系列稳增长激励措
施,退税减税降费 10.83 亿元,专项债和一般债争取实现较
大突破,同比增长 55%。新增“五上”企业 230 户,市场主体
达到 13.5 万户。212 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565 亿元,占
年度计划 107%。比亚迪 1000 兆瓦单晶硅电池片等 73 个项
目建成投产,两条高铁和两条高速进展顺利。全年完成生
产总值 902.56 亿元、增长 3.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9%、
全省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6.89 亿元、同口径增长
5.8%,税收占比提高到 61%。
二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粮食生产能力保持稳定,被
省政府授予“耕地保护先进市”。72 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
新农产品名录,居全国地级市之首,柞水木耳入选全国农
业产业“三品一标”典型案例,洛南创建为国家级核桃产业示
范园区。壮士断腕清理整合矿权 41 个,持续挤压工业产值
水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6%。新建标准化厂房 50
万平方米,新入园企业 40 户,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云
山湖森林康养度假区等 66 个康养项目完成投资 130 亿元,
金山康养产业园建成试运营,洛南、商南、镇安、柞水入
选“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商州、洛南、丹凤、商南
入选“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云盖寺古镇、仓颉小镇创成
4A 级景区,牛背梁创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限上消费品
零售总额增长 15.9%、全省第四。
三是城乡环境更加宜居。率先在全省制订出台《县城
建设管理导则》《城市风貌控制导则》和《秦岭山水乡村
建设导则》,拆除违建76 万平方米,整治楼顶露台 769 处,
腾退建设用地1140 亩。秦岭·商洛博物馆、交通物流园、生
活垃圾发电厂、污水处理厂三期加快建设,高铁大道、环
城西路建成通车,进一步拉大了城市框架。四大门户区提
升和南大门改造全面完成,悦豪酒店投入运营,皇冠假日
酒店、南山精品花园酒店加快建设,“2+7”水生态修复治理
步伐加快,州城路、民主路“白改黑”全线贯通,两河口城市
运动公园、四皓公园、龙山公园等 103 个城市公园、口袋公
园如期建成,山阳南大街改造提升、镇安县城线缆落地、
柞水城区风貌改造和各县县河生态修复等一批项目相继竣
工,洛南、商南获评全省县城建设示范县。消除了4007 座
直饮水窖,新建了 469 所村卫生室,硬化了 1835 公里通组
路,基本实现了卫生室“公建民营”和通组路的全覆盖。创建
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 1个、示范镇 9个、示范村14 个,镇
安丰收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成康养、旅游、宜居
示范乡村 301 个,“3456”
秦岭山水乡村建设经验入选全国改革典型案例,全省
秦岭山水乡村建设等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改造老旧小区101
个,破解不动产“登记难”工作居全省前列,自建房安全整治
“三结合”经验全省推广,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 14.1%、全省
第一。
四是生态优势不断扩大。坚持“双查”“快查快处”和举报
奖励等机制,严厉打击秦岭“五乱”。小水电整治等各项工作
走在全省前列。全省秦岭“五乱”整治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全
面落实“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治理水土流失 331 平方公
里,完成营造林80 万亩,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 2221 亩,
11 条主要河流 23 个监测断面和9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地水质稳定达标,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 349 天、
全省第一,连续6年进入国家空气质量达标市行列。建成全
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与碳汇评估平台,商州、柞水创成国
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五是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
“容缺受理”事项清单 110 项,1.12 万件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
一次”,1.15 万项“一门受理”,网上可办率 90%。建成秦创
原商洛创新驱动网络平台和飞地孵化器,新增高新技术企
业33 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 263 家,柞水创成全国首批、
全省唯一国家创新型县,商南、镇安获评全国科普示范县
浙江众成、山东玉龙黄金等 500 强企业落户商洛,招商到位
资金 1169 亿元、增长 40%,利用外资1.21 亿美元、增长
35%,引进总部经济企业 39 个。
六是民生福祉不断改善。深入开展“百日提升”“百日督
帮”行动,“2244”防返贫机制全省推广。城镇新增就业1.66
万人、调查失业率控制在 5.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49.4 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6.1%、全省第三。新
建学校 13 所,引进名优校长、名优教师 120 人。社保待遇
按时足额发放,干部普调工资和绩效奖金全面落实。商洛
花鼓《情怀》在全国获奖,作家陈仓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创新建立防汛救灾“双2+5”模式和“人盯房、房管人”基层治
理机制,连续15 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安全生产优秀市,
“雪亮工程”市县镇村全覆盖,信访工作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聚力抓好打基础、利长远、
惠民生的十大工程,取得了较好成效:以“六高”为重点的交
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以秦岭·商洛博物馆、高铁大道、
环城西路、两河口城市运动公园为代表的城市建设水平显
著提升,以秦岭山水乡村建设为代表的农村人居环境得到
较大改善。特别是,我们用近一年时间,抽调干部成立专
班,经过多轮的扎实评估和艰难谈判,以18.99 亿元完成了
对商洛国际医学中心的成功收购,使商洛有了一座理念超
前、设备先进、配套完善、环境一流的市中心医院。同时
我们把市中医医院搬到市中心医院,把市妇保院搬到市第
二医院,全面完成了市级三大公立医院的收购、改造、搬
迁、运营,从根本上提升了医疗服务硬件水平,为解决群
众看病难和康养之都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年来,我们持续换脑子、转作风,扎实开展以案促
改,连续出台政府系统过紧日子“二十条”和减支出转作风提
效能“十条”,推行“一会一人一桌一项议程”,坚持周末现场
会推进工作,实行“军令状”制度,从根本上整治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使政府工作效率、治理效能明显提升。深入推
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
圆满完成了 295 件市人大代表建议和 276 件市政协委员提案
的办理任务。同时,国防动员、退役军人、外事侨务、民
族宗教、咨询调研、审计、统计、人防、地震、气象、水
文、邮政、老龄及妇女儿童、慈善、残疾人、红十字会、
关心下一代、地方志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此起彼伏的新冠疫情,我
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保
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大家用热血和汗水彰
显责任与情怀,用拼搏与奉献守护万家灯火!面对艰巨繁
重的发展任务,大家刚刚脱下“防护服”就换上“冲锋装”,以
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续
写了商洛建设与发展的新辉煌!每一份辛勤的汗水,都值
得珍惜;每一个奋斗的身影,都值得铭记。在此,我代表
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
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商部队、武
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商洛发
展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
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是:经济恢复向好基础尚不稳固,产业转型升级
不快,重大项目支撑不足,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实力偏弱
城乡群众收入偏低,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政府自身
建设还任重道远,等等。对此,我们必须以对党和人民高
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 年重点工作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
蓝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作出了
重大部署,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陕南地区生态优先绿色
升级,明确支持我市建设生态康养之都。这些都为我们做
好今年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市委坚强领
导下,全市上下人心思齐、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政治生
态、干事氛围和创业环境业已形成。只要我们坚持既定思
路不动摇,咬住既定目标,下足精细功夫,做好统筹文章
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
商洛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通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省委
十四届三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
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
动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
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生态
优先、绿色升级,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有机结合起
标签: #工作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3年商洛市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2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很不容易,虽然疫情肆虐,但发展成效显著。一是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制定了一系列稳增长激励措施,退税减税降费10.83亿元,专项债和一般债争取实现较大突破,同比增长55%。新增“五上”企业230户,市场主体达到13.5万户。212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65亿元,占年度计划107%。比亚迪1000兆瓦单晶硅电池片等73个项目建成投产,两条高铁和两条高速进展顺利。全年完成生产总值902.56亿元、增长3.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全省第一,...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