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3
VIP专免
2024-05-18
999+
15.69KB
1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
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习近
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揭示了信息化时代现代教学技术与思
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结合的重要意义,
高校要积极响应时代的要求和科技的进步,推动虚拟仿真
技术在思政课中的应用,推进思政课的创新发展。
一、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思政课的突出优势
虚拟仿真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构建出仿真的虚拟场景,
将其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有利于通过模拟实践激发
学生的真实情感,强化学生的理论学习,弥补传统教学的
不足,提高思政课的时代感和亲和力。
1.有利于复原历史场景,丰富学生的思政课实践体验,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人的思想道德素养也正是在不断的社会交往和实践中形成
的,因此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沉浸和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
的基本方法。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往往单纯依靠教材描绘和
教师讲述,学生的体验感不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
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关系的理解。而虚拟仿真技术通
过佩戴专业设备来实现历史场景复原,帮助学生穿越到任
何历史节点,
重现当时的社会关系。学生得以实现视觉、听觉、触
觉的多角度沉浸式体验,成为重要历史时刻和重大历史事
件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理论
的理解与感悟。此外,学生还可以在模拟情境中对重大事
件决定尝试各种不同的选择,通过不同选择引发的不同历
史走向,更加透彻地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锻
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其有效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
思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中的应
用,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全面体现思政课教学元素,提升
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帮助学生体会虚拟仿真技术的科
学性及多元性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丰富的思政知识,
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效果,从而增强学生思政课的学习积
极性。
2.有利于打破时空限制,创新思政课实践方式,降低
社会实践成本。“思想政治教育要帮助人们树立正确思想,
克服错误思想,必须以社会实践作为教育的基本途径”。虚
拟仿真技术创新了思政课的实践方式,降低了思政课教学
的实践成本。一方面,虚拟实践教学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
便捷性,学生只要戴上 VR 眼镜就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反复
进入模拟实践教学基地进行重大历史场景重现、参观纪念
馆等实践活动,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思政课
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习惯以及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
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虚拟仿真技术延长并强化
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有效弥补了传统实践教学对现实场景过度依赖的缺陷。
另一方面,这种新型的教学体验方式还降低了社会实践成
本。现实的社会实践基地受环境、场地、经费等条件的限
制,学校往往难以组织全体学生按规定的教学计划前往参
观学习,阻碍了思政课实践教学。而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进
行实践教学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较小,能够大幅度减少学校
的经费开支、避免外出实践的安全隐患,降低了组织难度、
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还节约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达到
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使思政课顺应了信息化时代教育智
能化的发展趋势。
二、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思政课的基本原则
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重大基础工程,以理想信念和价
值观的引导为最终目的。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虚拟仿真技术在运用中必须坚持技术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基本原
则,使虚拟仿真技术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更好地应用于
思政课教学中,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开辟新领域。
1.技术性与教育性相结合。高校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
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时要处理好技术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既
要避免教育过分依赖技术,又要杜绝教育完全与技术分离,
努力找到两者结合的平衡点,用技术形式更好地表现教育
内容。一方面,教师要主动学习并熟练掌握虚拟仿真技术
的使用方法,不断提升自身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在使用过
程中思考如
摘要:
展开>>
收起<<
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揭示了信息化时代现代教学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结合的重要意义,高校要积极响应时代的要求和科技的进步,推动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中的应用,推进思政课的创新发展。一、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思政课的突出优势虚拟仿真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构建出仿真的虚拟场景,将其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有利于通过模拟实践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强化学生的理论学习,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思政课的时代感和亲和力。1.有利于...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