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衡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VIP专免
2024-05-17
999+
45.08KB
3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3 年衡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 年工作回顾
2022 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
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
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
的监督支持下,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
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
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
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开展“聚力中心
化攻坚年”行动,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较好完成了市十六
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新衡阳打下坚实基础。
(一)我们心怀“国之大者”,抓牢“三条主线”。
一是从实从细抓好疫情防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
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因时因势完善防控
策略,落细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牢牢守住“三站一场”、
入衡关口查验以及社区防控等防线,突出抓好重点地区、
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研发疫情防控大数据支撑平台
自主开发健
康码查验语音系统,织密人防和技防相支撑的防疫网。
圆满处置“3·30”衡东疫情。9月30 日以来,市、县两级合力
有效处置 43 起输入性疫情,没有造成规模反弹和疫情外溢。
坚持风雨共担,累计派出19 批次682 名医务人员支援北京、
上海、新疆等省份及邵阳、怀化等市州,充分彰显了衡阳
医务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和精湛业务技术。坚持守望相
助,圆满完成邵阳市 1689 名涉疫人员来衡异地隔离任务,
实现“零感染”,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11 月底以来,
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多措并举确保顺利渡过疫情流行期
全年疫情防控的有力有效,给市民带来了安全感,给园区
构建了“防火墙”,全市产业发展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二是全力以赴稳经济稳产业。坚持因势而谋,牢牢掌
握经济发展主动权。全面落实国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共
办理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 42.35 亿元,“六税两费”减免 3.15
亿元。聚焦园区主战场,推进“五好”园区建设,省级以上工
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提高至 75%。衡阳国家
高新区在全省国家级高新区绩效考核中名列第三。松木经
开区、衡东经开区成功通过全省第二批化工园区认定。紧
扣产业链主线,创立“五单一图谱”机制,14 条产业链规上企
业实现产值(营收)1663.47 亿元,增长 10.64%。抓牢实体
经济主支撑,净增市场主体超 9万户、总量达53.09 万户,
均列全省第二;企业主体总量达10.12 万户、居全省第四。
48 家企业进入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扎实开展“两个统筹”
督导保障服务,举办政银企对接活动81 场,签约授信金额
近900 亿元,惠
及企业超 2000 家;常态化推进联企服务,工业稳增长
成效、“解难题攻坚月”行动等做法多次获省政府表扬。
三是齐心协力守牢安全底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
感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全力打好党的二十大信访维稳安
保攻坚战,实现特护期“七零一有”目标;国省“两会”安保维
稳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先进。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三年行动,生产安 全 事 故 起数、死 亡 人 数 分 别 下降
20%、20.44%。成功应对12 轮强降雨、8站次超警戒水位
洪水过程,没有因灾造成人员伤亡。战胜1961 年有气象记
录以来最严重干旱,实现“大旱之年无大灾”。连续五年实现
地质灾害“零伤亡”。抗旱救灾、底线工作“五全一常态”、居
民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学生防溺水等获主管部门肯定。
森林防灭火确保一域之安。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力。金融
领域风险深入排查,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的底线。
(二)我们勇担省域副中心城市使命,交出合格答卷。
一是经济大市为全省多作贡献。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4000 亿元大关,增长 5.5%(预计数,下同);规模工业增
加值增长 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1%;社会消费品
零 售 总额增长 3% 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 长
6.27%,地方税收收入增长 9.36%;净增“四上”企业 258 个;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6.6%、7.8%;金
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 11%、9%。主要指标
持续高位增长,稳居全省前列。
二是社会治理为全省贡献经验。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
理
现代化和城乡治理标准化,扎实办好“一号议案”(《关
于加快城乡治理标准化进程,推进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建设的议案》)。打造了“衡阳群众·平安守护人”
“衡阳义警”等一批“衡阳品牌”。两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
基地”及国家“区块链+民政”创新应用试点扎实推进。耒阳市
“湾村明白人”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衡阳县新桥村获
评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蒸湘区七里山村、雁峰
区幸福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衡南县
屋场恳谈会、珠晖区里巷工作法被国家推介。石鼓区获评
湖南省平安建设重点推进县市区。雁峰区白竹皂社区基层
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经验获省政府推介。
三是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入选全国先进制
造业百强城市,排名较去年上升14 位。跻身全国数字经济
百强城市。入围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2022 年度“万家
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排名全国第55 名,较去年前进38 位。
再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获批“中国(衡阳)跨境
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成功入选全国第四批公铁水多式联
运示范工程创建项目名单。获批国家第三批绿色货运配送
示范工程创建城市。衡阳被国家确定为长江中游城市群 5个
汽车零部件基地之一、3个航空航天配套产业集群之一。白
沙绿岛入选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衡阳国家高新区创业
服务中心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获批湖南省国
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湖南电力装备配套产业
园落户衡阳。南岳衡山被省委、省政府明确为湖南旅游“历
史文化名片”。
(三)我们落实国省市决策部署,抓实十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产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一核两电三色四新”
十大主导产业。通过承办中国(中部)核技术应用产业发
展高峰论坛,引育一批重点项目。输变电产业集群代表湖
南参加全国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竞赛。水口山铜铅锌产业
集群入选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盐卤化工产业集群获评省先
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对象。参与长丰集团破产重整,创造国
内成功经验;以坚韧不拔的韧劲,推进新能源整车生产资
质成功转至衡阳。以“五制一平台”为支撑,58 个省重点项目、
424 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 500 亿元、1100 亿元。京东
衡阳松木智能产业园(一期)、南岳学院新校区等 102 个项
目竣工,“宁电入湘”落地建设跑出衡阳速度,衡阳陆港枢纽、
衡东燃气发电、恒飞电缆智能化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
比亚迪、金翼有色、领湃达志科技等企业实现产值倍增。
新引进“三类500 强”项目 27 个。特变电工输变电产业总部、
湖南高诺、云南锡业等头部企业落户衡阳。全国首个百兆
瓦级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成功签约。南衡高铁纳入国家
规划。4个通航机场选址通过军方审核。衡阳港总体规划通
过交通运输部审查。
二是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始终秉持创新是第一动力。
“深海风电输变电核心技术”“新一代光子晶体光纤陀螺”两个
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顺利推进。海上风电塔筒变压器打破
国外垄断,高合金特殊螺纹油井管制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
水平,新一代耐高温轻量化高性能航空用弹簧制备技术填
补国内空白。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3家、省级科技创新
平台 11
家。25 家企业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全社会研发经
费投入总量达99.83 亿元,增长 31.2%。高新技术企业突破
850 家,总量跃居全省第三。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088
件,增长 28.4%。持之以恒推进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建设,
成立雁城区块链研究院,深入实施数字经济“领头雁计划”,
举办“10·10 衡阳数字经济日”活动。数字经济总量达1400 亿
元,增长 17%。8个项目列入全省“数字新基建”100 个标志
性项目。深度“上云”中小企业 1751 家、“上平台”1168 家。引
入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李颉教授全职来衡工作。深入实施
“万雁入衡”行动,引进博士 186 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人才
千余人。
三是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市区两级财权事权体制改革
扎实开展,255 项市级事权下放至各城区政府。市直园区管
理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在全省率先推行工业项目“先建后验”
承诺制改革,工业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交房即交证”“用
地清单制+告知承诺制”改革稳步推进。不动产业务在城区范
围内实现“全域通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完成率排名全
省第一。预算编制、支出管理、国库制度等改革扎实有效
设立驻西非(科特迪瓦)、菲律宾商务代表处。建立全市
重点外贸企业联点、衡阳国际商会重点企业首席联络员等
制度,扎实推进外资服务专班工作。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
436 亿元,增长 17%。中欧(中亚)班列高效运行。湘粤非
铁海联运衡阳集结中心成功首发。目前共与160 多个国家和
地区建立经贸往来、10 个城市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关系。南
岳机场荣获2021 年度CAPSE 航空服务“最佳机场奖”及中国
民用机场协
会2021 年度“服务质量优秀机场”。
四是大力扶持文旅消费。坚定把文化作为城市前进的
持续动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省检成绩位列全省提名城市
首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王永红、李
健人、曾瀛洲 3名“中国好人”。市图书馆新馆和湘南学联陈
列展厅建成开放,市文化艺术中心顺利投入使用,成为城
市的文化名片。湖南省“‘十四五’重点电影工程”《援军明日
到达》完成拍摄、顺利杀青。衡阳花鼓戏、祁剧等五个国
家级非遗项目获国家资金支持。成功举办第 24 届中国科协
年会高层论坛、2022 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2022 中国农民
丰收节湖南主会场、首届衡阳旅游发展大会等重大活动,
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均增长 10%以上。衡阳代表团在
省十四运会中大放异彩,共获 154.6 块金牌。南岳区南岳镇
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衡山县九观湖入选首批国家森
林康养基地。珠晖区建湘工业文化园、雁峰区古汉康养体
验基地成功申报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常宁市水口山工人
运动纪念馆成为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热门地。石鼓区华侨城
玛雅海滩水公园成为衡阳文旅新地标。成功获批“老字号”企
业22 家。获评“中餐茶油地标城市”称号。发放消费券7000
万元,直接带动消费超 25 亿元。直播电商、社交电商、跨
境电商等蓬勃发展,电商交易额累计达 700 亿元。
五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取得
阶段性成果,“三区三线”划定成果获批并启用。城市更新、
“城市双修”工程系统推进。市中心城区新改建城市供水管网
36.8 公里,开工建设城区“断头路”15 条,完成雨污分流
管网建设 93 公里。完成城区燃气老旧铸铁管网改造 30 公里,
彻底解决历史欠账。224 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开工。完成既
有住宅加装电梯503 台。京港澳高速耒宜段顺利开工,衡永、
白南、茶常等高速公路以及湘江永州至衡阳三级航道改造
进展顺利。提质改造农村公路651.4 公里。衡阳县成功创建
2022 年“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石鼓区梓青公路被交通
运输部评为“产业兴旺路”。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五年行动,石鼓区旭东村上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珠
晖区茶兴村、南岳区光明村、祁东县兰古村入选省级美丽
乡村示范村创建名单。
六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扎实办好《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议案》,集体经
济收入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全面“清零”。深入实施“六大强
农”“双百十”产业建设行动,23 家企业获得粤港澳大湾区“菜
篮子”生产基地认证,29 家企业获批“湘江源”公共品牌授权。
组建城乡产业运营公司。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在
全省率先推行田长制,开展“平埂增地”专项行动,开工建设
高标准农田56.53 万亩。恢复和改善大中型灌区灌溉面积34
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 310 万吨以上。衡南县超级稻双季
高产攻关早稻产量再创新高。衡阳县“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
经验做法在全国推介。耒阳市神农国油纯茶油、衡山县亚
奇红柚、衡山香米荣获“中部农博会金奖”。“天下寿岳”荣获
中国十大“品牌助力乡村优秀案例”。耒阳市获评全省“数商
兴农”示范县市。
常宁市塔山瑶族乡成功入选湖南乡村振兴“十大”典型乡
镇优秀案例。
七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省率先完成 303 个污染防
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任务,得到省政府充分肯定。市城区环
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7.9%,连续三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湘
江干流衡阳段水质均值达到Ⅱ类水质,44 个地表水考核断
面水质优良率达100%,13 个在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
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河长制工作有力有效,全市所有河
流纳入标准化治理和管护范围。林长制不断深化,“一长四
员”网格化管控体系基本建立。完成通道绿化6073.3 公里。
绿色矿山覆盖率全省第一。常宁市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集
体。南岳区获评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示范区。
八是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衡阳市优化营商
环境“九严禁”》等政策,办好《关于加快政务数据资源整合
共享开放,助推数字经济转型发展的议案》。“湘易办”(衡
阳)超级移动端上线开通。“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持续深化,
政务集成服务“大综窗”标准化改革全面铺开,平均法定审批
时限提速75.5%。“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四级
全覆盖,1000 多个事项实现“刷脸办、就地办、跨省办”。
“项目警官”实现全覆盖。市 12345 热线荣获全国“公共服务先
锋典范”。衡阳市房产交易登记税收一体化平台荣获“数字政
府卓越成就奖”。耒阳市政务中心“清廉大厅”、雁峰区政务
服务“帮帮团”、衡山县政务集成“大综窗”标准化等工作获全
省推介。
九是用心用情保障民生。省市重点民生实事任务圆满
完
成。新增城镇就业6.18 万人,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就
业4.46 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下。居民消费
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以内。成立“保交楼、稳民生”工作
专班,用好国家专项借款资金,用活“金融 16 条”,保障房
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继续攻坚克难,化解106 个项目共
3.94 万户房地产办证遗留问题。建成安置房1.2 万套。“双
减”工作成效明显,“规民”年度任务圆满完成,增加公办义
务教育学位 16.99 万个。新增家庭养老床位6012 张。城乡
低保和残疾人“两补”完成提标。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
险参保率均稳定在 95%以上。新增城区公共停车位2187 个,
建成城市驿站60 座,新建和提质改造城区农贸市场 10 个。
加强调煤保电,保障了居民和企业用电用气需求。未成年
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效良好,“校园思享会”中小学思政教
育典型经验获国省主流媒体推介,衡南县中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八个一”模式在全省推广。健康影响评估试点工作经验
得到国省推介。统筹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反诈打跨、禁
毒治乱等工作,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635 起,为群众挽
损5.3 亿元,滞留缅北涉诈高危人员劝返率89.67%。缉毒执
法效能全省第一,禁毒工作近十年来市县两级首次实现“全
摘帽”。
十是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
维护”,在实践中强化“跟着走”的意识,提升“跟得上”的能力。
坚持依法行政,政府法律顾问、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标签: #工作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3年衡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2年工作回顾2022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开展“聚力中心化攻坚年”行动,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