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VIP专免
2024-05-17
999+
17.79KB
1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是用来改造世界、改变世
界的。它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
发展,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鲜明的
实践色彩、明确的现实指向。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
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
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
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
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
成熟而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只有坚持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
的真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顺应时代
发展要求、实践发展需要、人民群众愿望创立的,并且是
在指导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当我们与历史和实践同行,就能更好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
这里,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和发展
的着力点,提供深学细悟这一重要思想的八个视角。
(一)察大势。时代大势展示着历史发展的新趋势,
汇聚着社会变革的新信息,蕴含着复杂多变的新机遇新挑
战,体现着社会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唯有正确判断形势,深刻认识国内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的
时与势、危与机、有利与不利,才能为科学决策、政策调
整提供充分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宏阔
的战略思维,深刻分析国内外大势,形成一系列重大论断。
就国内大势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
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强调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
的发展变化”“机遇更具有战略性、可塑性,挑战更具有
复杂性、全局性,挑战前所未有,应对好了,机遇也就前
所未有”;作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提出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
生机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
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新发展
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
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
保证、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就国际大势而言,习近平
总书记提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正经历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多极化加
速推进,“西强东弱”短期内不会改变,但“东升西降”
的趋势不可阻挡。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和历史大势,但
同时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正处在实现重大突
破的历史关口。
这些重要论断,为我们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
代,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
变局,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
新局提供了科学指引。
(二)擘未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
了其能够超越其他政党的党派偏私,有效避免政策前后不
一、左右摇摆,为既定目标接续奋斗,实现远大理想和阶
段性目标相统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所拥有的独特理论优势
决定了其能够依据科学理论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科学预见未来,明确奋斗目标,制定达至目标的行动纲领
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指导性,防止和避免盲
目性、随意性、片面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时代发展新要求、人民美好生活新
期待,科学擘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一系
列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部署、战略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两个一百
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的战略安排,并明确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
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围绕这些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统揽伟大斗
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
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实
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
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
融合发展战略等重大战略,还分别提出建设制造强国、科
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
洋强国、贸易强国、体育强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
才强国、农业强国等强国目标。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对经
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也分别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形成一个
总分结合、覆盖全面、内容丰富的目标体系。
这些目标要求,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踔厉
奋发、勇毅前行、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增自信。人民是历史的主人。马克思主义政党
从事的事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只有充分激发人民主
人翁精神,鼓起人民群众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心和勇气,汇
聚蕴藏在人民之中的无穷智慧,形成全体人民团结奋进的
磅礴力量,才能不断创造历史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
民首创精神,唤起全体中华儿女的自信心、自豪感,不断
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
观点新论断。
针对一个时期一些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
不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光辉历史知之不多、了
解不深,自觉不自觉地将西方发展模式、政治制度等奉为
圭臬,以此来评判我国现实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
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
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
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
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开辟
出来的,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国情、适合时代发展
要求的正确道路”;“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
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置身于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
摘要:
展开>>
收起<<
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是用来改造世界、改变世界的。它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鲜明的实践色彩、明确的现实指向。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实践...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