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VIP专免
2024-05-17
999+
42.14KB
2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仙游县 2023 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仙游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
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 年工作回顾
2022 年,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
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
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上级党委、政府和
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县委“1299”为工作总抓手,着力战疫
情、稳经济、促就业、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较好完
成了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初步预计,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09 亿元,增长 7%;规模以上工业
增加值 255.2 亿元,增长 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00 亿
元,增长 11.2%;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 47.26 亿元,增长
9.2% ,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9.7 亿元,增长
11.2%;实际利用外资 2500 万美元;外贸出口总额 36 亿元,
增长 4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80 亿元,增长 10.6%;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47.2 亿元,增长 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29900 元,增长 8.5%。
这一年,我们坚决贯彻“三个坚定不移”,科学精准落实
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压紧压实“四方”责任,构建高效
的平急转换指挥体系,以最短时间、最小代价果断处
置多轮突发疫情,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在
战“疫”大考中,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给予了最大
的理解支持,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展示了团结一
心、战无不胜的仙游力量,每个人都很了不起!在此,我
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参与抗疫的医护人员、干部职工、村
(居)干部、志愿者、社会各界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抓产业、调结构,动能转换不断提速。三次产业结构
调整为4.1:49.1:46.8。落实高质量纳统工作要求,“三转
一市”“四换四名”“四个一批”工程有效推进,新增“个转
企”2696 家、“下转上”92 家。市场主体总量达 19.73 万户、
新增 4.5 万户,总量、增量均居全市第一。实施技改项目29
个、完成投资 20 亿元。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 17 个。处
置批而未供土地1499 亩,盘活闲置厂房 10 万平方米、低效
用地 100 亩。出台69 条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兑现惠
企资金1.9 亿元,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7.4 亿
元。新增县级“白名单”企业375 家,获得纾困贷 4.7 亿元、
技改贷 1.7 亿元。工业经济提速升级。296 家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完成产值 895.5 亿元、增速位居全市第一,产值超亿元
企业172 家。设立了九个产业专班,由四套班子领导分别挂
帅,全力推进九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艺美术产业创
新搭建工美生活家产业生态链、红木共享交易中心、集中
监管仓、中国香博园等 4
个平台并实现运行,有效破解库存、原材料、成品融
资问题,共授信 3.6 亿元。第十届红博会、首届香文化产业
峰会、首届古典家具创新设计大赛成功举办。鞋服纺织产
业建成标准化厂房 10 万平方米,培育 5家企业7个自主品
牌。机械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发展瓶颈有效突破
提档升级,高性能软磁新材料技改项目、信唐微 GPU 芯片
研发项目有序推进。紫京科技等一批锂电池新材料重大项
目陆续落地开工。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
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
家、省级众创空间3家,组织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8
家。海安集团创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完成上市申
报。第三产业提档进位。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创
建工作有序推进,连续七年位列全国“电商百强县”,淘宝镇
数量居全市第一。仙游抖音基地年度销售额超45 亿元、稳
居全国同类抖音基地第一,并首批获得全省TikTok 跨境电
商运营服务商资质。京东(仙游)数字经济产业园典型经
验获商务部推广。游洋镇龙山村、天马村、兴山村获评中
国传统村落。西苑乡前溪村跻身“中国十大露营地”。现代农
业提质增效。出台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7 条措施,完成
补充耕地1043 亩,治理撂荒地1.6 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超
20.7 万亩。文旦柚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台湾农民
创业园连续六年在国家考评中居优秀等级。获评全国农产
品数字化百强县,度尾镇湘溪村、龙华镇金溪村入选全国
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
抓项目、促攻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项目建设全力
推进,省市县重点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累计开
竣工项目89 个,第三季度项目工作正向激励综合考评位居
全省第八并获得项目前期工作奖励。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新增对接产业项目111 个、总投资 1486 亿元,实现签约项
目38 个、总投资 489.8 亿元,前三季度项目签约数和投资
额均居全市第一。围绕锂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微集群,积
极布局引进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产业链,紫京科技、国城
三元正极、木兰抽蓄等一批投资超100 亿元的重点项目实现
签约、开工。瑞博、巨石、䘵驰、胜龙等 4个项目盘活闲置
厂房 3.8 万平方米,实现当年度对接洽谈、签约落地、建成
投产、升规纳统。木兰抽蓄预可研报告、“三大专题”报告通
过评审。鑫瑞新材料、南仹生物等项目实现试投产,智胜
半导体项目加快建设,瑞声数码、省储备粮公司仙游粮库
等项目实现开工。要素保障不断加强,完成征地3394 亩、
拆迁 18.46 万平方米。获批林地 308 亩、土地3514.5 亩。亚
洲开发银行贷款木兰溪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提升项目
成功落地,成为全市第一个由县级主导实施的国家主权贷
款项目。全年共争取专项债券资金39.96 亿元,资金量超过
前两年的总和;积极统筹23.36 亿元用于农村污水管网建设、
土地整治开发、县总医院迁建项目。
抓品质、拓功能,城乡面貌不断改观。实施城市品质
提升项目130 个、完成投资 60 亿元,综合排名位居全市第
一,获评省级城乡建设品质提升综合绩效优异县,仙糖绿
色社区样板工程考评居全省第一。18
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开工率和改造进度均居全市第
一,荣获省级单项工作绩效优异县。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编制形成初步成果,完成“三区三线”划定、中心城区总体概
念性城市设计、59 个村庄规划编制。165 个城建项目有序推
进。全面落实“保交楼”,推进 4个楼盘复工建设。商品房销
售面积达 75.74 万平方米。纵三线游洋沽山至梧椿段、慈岳
中路动工建设,龙泉街、迎勋街改造工程及枫秀西路、法
庭路、仙源路竣工通车,新改扩建市政道路 10.8 公里。新
建木兰溪防洪景观工程11 公里。城市“五化”扎实推进,设
置便民服务摊点125 个,整治店外经营、乱摆摊 3300 多处;
在 全 市率 先 建 成 垃 圾 分 类 指 挥 平 台, 新 建 垃 圾 分 类 屋
(亭)145 座;新改造公园绿地10 公顷、福道6公里,完
成主干道绿化景观花化彩化提升3公里;实施路灯节能智能
改造1130 盏。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入选全国乡村建设
评价样本县。省委统战部挂钩联系的乡村振兴工作有序推
进。成立由温铁军教授担任名誉院长的乡村振兴研究院,
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引进省内9所高校与11 个乡镇结对,
精准编制村庄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乡村振兴校地共
建合作新模式。2个镇、30 个村入选第二批“省级乡村治理
示范村镇”。创成32 个“绿盈乡村”。游洋镇兴山村、社硎乡
田利村入选“全国第三批红色美丽村庄”。
抓改革、破难题,创新活力不断迸发。积极探索创新,
全 力 突 破一 批 瓶 颈 约 束 ,打 造 一 批 仙 游 模 式。推 行 村
(居)集体出资成立公司代建小规模工程建设新模式,4个
试点乡镇 78 个村实现村财增收 317 万元。率先出台“五回一
新”政策,30 个村回乡资本注册企业32 家、新增纳税 2100
万元。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推进,在全市率先开展
“一支队伍管执法”工作。“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一趟不用
跑”“最多跑一趟”事项占比分别达 75.68%、98.99%。启动县
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改革,木兰投资集团获评 2A 级信用国
有企业。仙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被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
部列入第一批全国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单位。探索
开展公益林、天然林等质押贷款和林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获评省级林下经济重点县。在全省率先建立“森林110”工作
机制。“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深入开展,建立“六级七
长”单元网格管理体系,开发线上激励评价智能化管理平台,
创新融入社会信用体系评价、村规民约及户长作用板块,
基层服务群众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显著增强,让群众有更
多的参与感、获得感。
抓源头、严治理,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木兰溪源头获
评全省第一批“河湖文化遗产”。荣获“莆田市河长制教育基
地”。在全市率先建成县级林长制指挥调度中心。空气质量
达标率达到99.7%。河长制深入推进,重点河流考核断面水
质均100%达标。创新推广“县级主导、镇街主责、村居主体、
群众参与、规范运维”的农村污水治理模式,完成 32 个试点
村建设,新建主干管 82 公里、接户管 322 公里。建立跨境
流域河湖管理保护协作机制。木兰溪流域 7座水质自动监测
站动工建设。完成 10 个木兰溪沿线“污水零直排区”示范村
建设。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工程、第二污
水处理厂二期项目竣工投用。完成 188 个农村“千人以下”饮
用水源地划定工作。土壤污染防治水平有效提升。完成植
树造林1.7
万亩、森林抚育5.4 万亩、封山育林3.1 万亩,水土流
失治理2.63 万亩。互花米草基本得到除治。
抓民生、增福祉,群众生活不断改善。43 件为民办实
事项目完成投资 24.37 亿元。民生相关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
支出的 81%。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新实施棚户区改造
5431 套,安置房竣工38.9 万平方米,荣获省级单项工作评
价绩效优异县。城镇登记失业率3%以内。“仙作劳务”品牌
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在全国劳务品牌发展大会上展示推广。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实现双提升。城
乡低保标准实现一体化,低保边缘户在全市率先实现清零
共发放城乡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等补助1.6 亿元。建成
长者之家24 家,新增养老床位469 张。新购纯电动公交车
32 部。“路长制”全面实施,完成农村公路养护提升100 公里,
改造危桥 6座。城乡供水一体化深入实施,3家民营自来水
公司完成评估整合,经济开发区水厂、城区第一水厂迁建
项目实现通水运行。实施 110 千伏城关变等4个输变电项目,
新改建10 千伏电力线路 179.8 公里。灾后重建、地灾点整
治工作有序推进,防灾减灾及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
抓统筹、兜底线,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教育强县建设
不断推进,21 个教育类项目完成投资 8600 万元,建成小学、
幼儿园项目8个,新增学位 1940 个。仙游一中创成全省首
批示范性普通高中。福建师范大学仙游附属学校签约落地
仙游电大工作站升格为仙游开放大学。基础教育质量进一
步提升,295 名学生考取“双一流”
学校,中考总分平均分跃居全市各县区第二。县教师
进修学校创成省级示范性教师进修学校。卫健事业不断加
强。县总医院入选国家第二批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名单
与省立医院结对共建。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建成 15 个莆阳
文化驿站,新增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5项。举办鲤声剧
团建团 70 周年系列活动。获评省级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
中共仙游上宫支部列入“省委党校现场教学点”“省级爱国主
义教育 基 地 ” 。 金 融 风 险 有效防控,不良贷款 率 降至
1.07%。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形
势总体平稳,获评全市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目标责任考核
优秀等次。“平安仙游”建设扎实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
推进,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禁毒工作成果,涉诈
重点人员劝返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
化解“治重化积”信访件476 件。党的二十大期间安保维稳工
作圆满完成。食品药品监管扎实有效。“八五”普法全面推进。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全覆盖。国防动员、民
兵预备役部队建设、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海防、人防等工
作不断加强,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县”称号,征兵工作圆满完
成。人事人才、编制、保密、档案、物价、气象、外事侨
务、民族宗教、地方志、慈善、社会诚信、红十字会等工
作取得新进步,港澳台事务、工青妇、老龄、关心下一代
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发展。
抓作风、提效能,政府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学习宣传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
个维护”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效落实。坚决服从县委领导,
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
人大代表建议 163 件、政协委员提案163 件,答复率均为
100% 。12345 平台受理群众诉求42079 件,网评满意率
99.31%。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公开政务信息 5507 件,
政府运行更加规范高效。深入开展“三提三效”行动和“能力
作风建设”三年行动,常态化推进“一周一碰头、半月一会
商”重点工作协调机制,让“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
好”成为仙游干部的鲜明特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审
计监督不断深化,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整肃“庸懒怠”,破
除“中梗阻”,机关效能问责28 人次,干部作风有较大改变
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料
的要多,经受的压力比预想的要大,取得的成绩比预期的
要好,这些成绩都源自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的科学指引,来自于县委的坚强领导、人大政协的团
结协作,得益于历届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倾注着全体人
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鼎力支持,饱含着离退休老领导、老
同志的关心厚爱,积淀着商贾贤达的信任投入,归功于全
县人民的拼搏奉献。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
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
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
向驻仙单位、驻仙部队和公安民警,向所有关心支持仙游
发展的港澳台同胞、广大侨胞和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
感谢!
标签: #工作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仙游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仙游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22年工作回顾2022年,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县委“1299”为工作总抓手,着力战疫情、稳经济、促就业、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较好完成了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初步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9亿元,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5.2亿元,增长7.5%;全社会...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