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学习关于党员干部绝不能“躺平”的文章心得体会汇编
VIP专免
2024-05-16
999+
39.15KB
5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学习关于党员干部绝不能“躺平”的文章心得
体会汇编(11 篇)
向“躺平”说不
“甘于‘躺平’”“当‘老好人’‘太平官’”新春伊始,辽宁省委书
记张国清、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等多个省的党政主要负责
人强调干部作风问题,批评一些“躺平式干部”的“为官不为”
现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过去一
些干部身上的不良风气得到根本性扭转,但在一些干部中
仍潜伏着一股“躺平”的暗流,值得警惕——有口号喊罢“唱
空城”的,有拈轻怕重“做样子”的,有撸起袖子“站着看”的,
有遇到难题“绕道走”的,有作风散漫“拖着干”的,有自甘平
庸“差不多”的,一碰到“沟沟坎坎”就打起“退堂鼓”,一遇到
困难挑战就选择“一躺了之”,不一而足这类干部,被群众形
象地戏称为“躺平式干部”。
“啥都不干,难找缺陷。不做事情,不担风险。组织考
核,没有缺点”如此“躺平”,不仅污染了干事创业的环境,
带偏了为民服务的节奏,还影响了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
对此,2022 年x月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便将“整
治推诿扯皮、玩忽职守、不思进取的不作为问题”纳入今年
工作重点。
2022 年x月x日,《求是》杂志刊发 A总书记题为《努
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的重要文章。“党把
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
福。”在这篇重要文章中,A总书记深刻指出,“担当和作为
是一体的,不作为就是不担当,有作为就要有担当”,并对
广大党员干部提出“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
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的明确要求,进
一步为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确立了行动准则。
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尤为需要广大党员干部鼓足奋进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精气神,荡涤身上的消极萎靡之气
更为需要各级党组织旗帜鲜明地向“躺平”现象说不,树立担
当作为的鲜明导向: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无位,真正实
现干部有多大担当就有多大舞台。
以“躺平”为耻以“奋斗”为荣做不负时代的奋斗者
日前,中组部发布的关于党员干部绝不能“躺平”的文章,
概括了“躺平者”不敢为、不愿为、不真为、不会为、慢作为
等典型表现,深刻剖析了“躺平”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对如何
纠治“躺平”现象、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提出了明确的举措要求,
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释放了党员干部要
勇当“奋斗者”、绝不做“躺平者”的鲜明信号。
x月xx 日,集团公司党组召开了 2022 年第x次中心组
学习(扩大)会议。会上,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xxx
领学了这篇文章,并交流分享了他的思考与体会。他强调
全集团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认真研读、认真学习
这篇文章,针对少数党员干部 x种典型“躺平”现象,把自己
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树牢“有位必须有为”的责任意识,
修炼“有为不必有位”的境界格局,强化“有为才有位”“无为者
无位”的激励约束效应,坚决纠治“躺平”思想,铲除“躺平”土
壤,激活干事动能,拒绝“躺平”、起而行之,以“时时放心
不下”的责任感坚决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
用实践实干实效说话。
A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
来的。“躺平”与新时代的奋斗基调相悖,与中华民族自强不
息的精神相悖,与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作风相悖。关于党
员干部绝不能“躺平”的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躺平者”不敢
为、不愿为、不真为、不会为、慢作为等具体表现,深刻
指出了“躺平”的根源在于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意识不牢固,
强调要从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干部专业能力培训、干部考
核导向用人导向、干部激励保护和管理监督等方面综合施
策,释放了党员干部要勇当“奋斗者”、绝不做“躺平者”的鲜
明信号,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对如何纠
治“躺平”现象、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
性。我们要把A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牢记在心、践履于行,
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有关要求,以“躺平”为耻,以“奋斗”
为荣,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实实在在的奋斗足迹。
A总书记指出:“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
价值所在。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
而不是做官享福。”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是共产党人的政治
本色,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的直接体现。我自
己始终认为,选择了“当官”,就是选择了率先垂范、选择了
牺牲奉献、选择了朝乾夕惕(毛主席讲,“革命党是群众的
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领
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是企业的向导,没有领导领错了路而
事业能成功的。领导干部对每一项决策都要慎之又慎、实
之又实、细之又细)。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认识到,“当官”
是一种责任,“当官”是一种担当,“当官”就得永远兢兢业业,
“当官”绝不能有丝毫懈怠!
从中国邮政来看,我们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绝大
多数干部都是勤勤恳恳、加班加点、任劳任怨,认真履职
尽责,主动担当作为,不讲条件讲奉献、不讲困难讲付出
不讲权力讲责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来,中国
邮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社会感受得到、客户
感受得到、广大干部员工感受得到的改革成绩。尤其在近
期上海、吉林的疫情防控和保供保通保畅工作中,当地邮
政的领导干部主动带头,吃住在单位,坚守在一线,展现
了行业“国家队”应有的形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忠诚。
但我们也清醒地
认识到,仍然有极少数干部存在“躺平”现象。比如,面对新
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有的干部拈轻怕重“不愿为”。推动
改革、创新发展绝不是喊喊口号、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
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深入的思考认证、过硬的专业能力
还不可避免要触及方方面面的利益。个别干部不愿意系统
地思考问题、不愿意深入基层调研写实、不愿意去进行实
践探索、更不愿意去触碰复杂的利益纠葛和矛盾冲突,从
而严重阻碍了我们结合企业实际贯彻 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而制定的“三大核心优势、八项战略任务”的落实
落地。面对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有的干
部能力不足“不会为”,既不进行核心要素的对标对表,也不
愿意沉下身子庖丁解牛、解剖麻雀,对于各项业务、管理
的流程、标准、定额、制度都不甚了了,稀里糊涂当“南郭
先生”,以其昏昏,使人昏昏。面对纷繁复杂的改革任务,
诸如分业经营改革,寄递“六大改革”尤其是“两集中”改革、
邮区中心规范化改革、市趟改革,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
革,IT 变革,金融业务改革等工作,有的干部明哲保身“不
敢为”,缺乏勇于担当、敢于斗争、善于作为的精神,涉及
人员分流、岗位调整等难题时就一味当“老好人”,遇到困难
绕着走、碰到问题躲着走,致使部分改革进展缓慢。面对
服务乡村振兴等集团公司重点战略任务,有的干部不思进
取“慢作为”。农村市场是中国邮政的“根据地”“大粮仓”和核
心优势所
在,同业“千军万马”正在加速涌入,已呈现“奔腾急,万马
战犹酣”的局面,而我们个别干部依然缺乏忧患意识,动作
迟缓、不推不动,甚至推了也不动,导致服务乡村振兴工
作体系难以有效落地。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影响着整个
单位和部门的氛围,如果选择了“躺平”,那更加会涣散全员
士气、败坏企业风气、贻误事业发展。中国邮政各级党组
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对“躺平”现象必须重视起来、行动起来,
坚决防范和纠正。
党员干部拒绝“躺平”,首先必须树牢“有位必须有为”的
责任意识。A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有“时
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作为,求真务实。我们深刻认
识到,“躺平”是对问题的麻木、对困难的妥协、对未来的放
弃、对自身责任的不担当,本质上是一种对自己、对他人
对事业的不负责任,与党的性质宗旨、党对干部的要求、
人民群众的期望背道而驰。中国邮政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
领导干部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笃行,做到
“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管
好了,把自己应该干的工作干好了,把应该取得的业绩取
得了,让组织“放得下心”,用实践实干实效兑现入党誓言。
党员干部拒绝“躺平”,必须不断修炼“有为不必有位”的
境界格局。A总书记曾满怀深情地讲到:“我将无我,不负
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
自己。”总书记还强调,“党员干部只有胸怀天下、志存高远,
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
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拥有高尚的、充实的人生”。我
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夯实理想信念之基,自觉锤炼对
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用心用情担责。不简单以职位高低、职权大小来衡量个人
价值,要从国家大局、企业发展、群众需要来定位人生目
标,将小我融入大我,用工作成绩成就人生价值。人的价
值首先体现在自己奉献的自我价值认同,然后是广大员工
的认同。不管职位升迁、岗位变动,都能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淡泊从容,以自我认可、毫不懈怠的精神一往无前
干事创业。
各级党组织要坚决防范和纠正党员干部“躺平”,必须切
实强化“有为才有位”“无为者无位”的激励约束效应。A总书
记指出,用人导向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对干部最
大的激励是正确用人导向,用好一个人能激励一大片。中
国邮政要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导向和
用人导向,通过实施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突出对精神状
态、工作作风、工作实绩的考核,明确所有领导干部的重
点任务和岗位业绩,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
劣者汰的用人导向,从管理上让“躺平者”无法躺平;根据中
组部有关文件精神,对能力平庸,长期打不开局面、完不
成目标任务,重大战略、重要改革、重点工作推进不力,
关键时候经
不住考验、敷衍塞责甚至临阵退缩,不胜任、不适宜担任
现职的干部,果断调整下来,决不让他们占着位子贻误发
展,从制度上让“躺平者”无处容身;对“躺平”现象纠治不力
的单位和部门,要对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追责问责,从执纪
上对“躺平者”形成震慑。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中国
邮政将坚定不移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纠治“躺平”思想、铲除“躺平”土壤、
激活干事动能,让“躺平者”躺不住、没市场,从思想上“站
起来”、行动上“跑起来”,让全体党员干部坚决对“躺平”说不,
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邮政力量!
为何有些干部选择了“躺平”?
“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混日子的没市场。”“要做好斗
争准备,坚定斗争意志,练就敢斗争、善斗争的硬功夫、
真本事,坚决不做‘老好人’‘圆滑官’‘太平官’。”春节假期后,
全国多地召开了“虎年第一会”。从内容上来看,多地聚焦干
部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其中不乏痛批“躺平式干部”的
疾言厉色,以鞭策、激励干部铆足干劲,保持干事创业的
精神状态。
“躺平”事小,作风事大。一些干部身上存在的“躺平”现
象,备受各地主要领导关注,折射了当下一些干部在工作
作风上的松懈。
“躺平式干部”不仅是工作推动不力、带偏工作节奏、破
坏工作氛围的直接责任人,还是影响行政效能的群体性障
碍,其背后的心态和病因值得关注和探究。
奖惩机制不畅,“没动力”
待遇不高、晋升无望、“不干不错”,这可能是个别干部
选择“躺平”的直接原因。
《半月谈》杂志近期刊发的一篇记者调查指出,职位
升迁无盼头、待遇落实有困难是一些干部工作热情消退、
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一些基层干部更是在受访时表
示,“与其身心俱疲,不如享受生活,升职、加薪、干事都
‘道阻且长’”。
也有一些干部年近退休,认为自己“船到码头车到站”,
因心态失衡而选择“一躺到底”。
“辛辛苦苦几十年,到头来还是个股长”一位基层干部在
说出这番话时,一脸的怅然与无奈。xx 多岁的人了,回忆
起自己年轻时也曾意气风发,但如今“一张旧船票哪还能登
上提拔的客船”,“洞察”一切的他早已激情不再。
“xx 年的股长”“xx 年的科长”基层“天花板现象”比较普遍,
使得这部分干部不愿干事。这里既有个人思想懈怠的问题
也有体制机制的原因。并且,由于缺少有效的正向激励手
段,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机制也加剧了“躺
平”现象的出现。
xx 首席研究员xx 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在缺少
正向激励的情况下,当某些干部觉得精力的投入与回报不
成正比时,便会把“躺平”当作一种相对低边际成本的所谓
“理性选择”,以期及时“止损”,从而降低“沉没成本”。
此外,与激励机制相应的监督问责机制不完善,“洗碗
效应”则为某些干部“躺平”创造了可能——“不洗碗的就不会
打烂碗”。xx 省委组织部曾在全省 xx 个市(地)进行了一次
干部状态专题调研,样本近两万人。结果显示,一些地方
有超过xx%的干部表示“不敢作为,内心没有安全感”。也就
是说,由于一些地方的问责督导过频过严过泛,导致一些
干部萌生了“为了不担事,宁愿不干事”的心态,继而选择
“躺平”。
干事氛围不佳,“没干劲”
在个别地方或一些单位的政治生态环境中,干事氛围
不佳则是有些干部选择“躺平”的客观原因。
2021 年xx 月x日,xx 网刊发评论指出:“在一些单位,
上级领导搞‘一言堂’,或者很喜欢搞‘团伙’,只跟所谓‘自己
人’混在一起,紧紧把握话语权,让其他‘非亲非故’的干部无
奈地成为‘边缘人’,想做事又处处掣肘,无法施展抱负,最
终只好选择‘躺平’。”
另外,有的地方或部门,岗位职责不明确,有的领导
习
惯“鞭打快牛”,进而造成“能者”多劳、“庸者”悠闲。“庸者”在
遇到困难或者是比较麻烦的工作时动辄大吐苦水,向“能者”
推诿工作,或者干脆“一躺了之”。久而久之,“能者”也失去
了动力“,躺平”也就成了不得已的选择。
平心而论,绝大多数干部尤其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干
部,都是很希望干出一番事业的。但是,有的干部如果所
处环境的干事氛围不佳,长期承受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制而
又无力改变,最终也就只好选择庸碌无为的“躺平”状态。
此外,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带来的不实之风,也在一
点点“榨干”实干者的工作热情。
xx 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党建研究所副研究员xx 在接受
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下边”的“躺平”和“上边”的折腾,
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本来基层干部的事务就比较琐碎繁杂
又疲于应付各种形式主义的“花活儿”,耗时耗力。
《xx》也曾刊发评论指出:“部分地方和部门仍存在形
式主义、官僚主义,眉毛胡子一把抓,轻重缓急都不分,
文件通知发得快,报表总结要得急,指挥得基层干部如陀
螺一般。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就超负荷工作的基层
干部,还有多少时间、精力和心气去细化落实一项项
措施?”
因此,在缺乏实干导向的氛围中,让一些踏实肯干的
干部寒了心,热情日渐消磨,倦怠情绪滋生,干劲逐渐消
摘要:
展开>>
收起<<
学习关于党员干部绝不能“躺平”的文章心得体会汇编(11篇)向“躺平”说不 “甘于‘躺平’”“当‘老好人’‘太平官’”新春伊始,辽宁省委书记张国清、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等多个省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强调干部作风问题,批评一些“躺平式干部”的“为官不为”现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过去一些干部身上的不良风气得到根本性扭转,但在一些干部中仍潜伏着一股“躺平”的暗流,值得警惕——有口号喊罢“唱空城”的,有拈轻怕重“做样子”的,有撸起袖子“站着看”的,有遇到难题“绕道走”的,有作风散漫“拖着干”的,有自甘平庸“差不多”的,一碰到“沟沟坎坎”就打起“退堂鼓”,一遇到困难挑战就选择“一躺了之...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