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富阳区政府工作报告
VIP专免
2024-05-16
999+
54.35KB
2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4 年富阳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并请区政
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 年工作回顾
2023 年是富阳发展史上接续奋斗、难中求成、高光出
彩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
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全省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
重大工程”、全市“两场硬仗”工作要求,在区委的坚强
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有力推动经济
社会高质量发展,在经济、城市、民生等方面取得突破性
成就:
——这一年,我们一路埋头苦干,拼经济、拼发展,
综合实力大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 960.9 亿元,同比增长
4.8%;财政总收入 165.2 亿元、增长 7.8%,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 100.5 亿元、增长 9.6%;固定资产投资历史性突破 700
亿元,制造业投资、高新产业投资均突破 100 亿元,连续 2
年获得省政府投资“赛马”激励;高新产业增加值占比达
70.5%,R&D 经费投入强度达 3.2%,均为历年最高;综合
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区第 48 位。
——这一年,我们一起办好亚运,心相融、向未来,
城市能级稳步跨越。坚持全区一盘棋、拧成一股绳,高水
平实
施“城市品质、城市治理、城市文明”三大提升行动,
以冲锋冲刺、决战决胜的姿态,圆满完成赛事筹办、服务
保障工作,奉献了一场高光亮眼、好评如潮的亚(残)运
盛会,成为举世瞩目、永载史册的亚(残)运“双首金之
城”,实现了从都市新区向亚运之城的跨越蝶变。
——这一年,我们一心为民服务,优品质、强保障,
民生事业阔步发展。承办国家发改委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现场会,列入全国首批共富观察点,医保防贫共富改革获
评全省共富最佳实践,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义
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省级验收,公办养老机构国企化改
革纳入省级试点,通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验收,成
功摘得全省首批“二星平安金鼎”,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 入 达 74899 元 、 47653 元 , 分 别 增 长 4.4% 和
6.7%,连续四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
一年来,我们重点开展了五个方面具体工作:
一、比拼赶超,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1.政策机制迭代升级。全面落实省“8+4”政策体系,
制定出台“抢先机拼经济、勇夺开门红”38 条等一揽子激
励政策,全年兑现产业政策资金21.2 亿元,惠及市场主体
超5500 户次,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超 22 亿元;发放汽车、
商贸等各类消费券7150 万元,撬动消费25 亿元;组织 140
家企业参加各类国际展会 250 场,达成意向订单超 30 亿元,
货物出口额超 200 亿元。推出稳预期、稳增长
系列措施,全市首创“亚运红促产能”快速协调服务
机制,优化涉企“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建立区助企联
席会议机制,组织重点企业家产业发展研讨会2场,梳理
“三张清单”重点企业问题 207 个、已办结187 个。
2.项目建设量质齐升。实施项目全过程提速“1231”工
程,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分别达195% 和164%,省
“千项万亿”工程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62%,省“152”工程
项目 100%开工,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高新产业投资分
别增长 14.4%、16.4%、12.6%。强化项目全要素保障,列入
万亿特别国债项目 2个、争取资金7.3 亿元,列入市“平急
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5个、总投资 83.8 亿元,发
行政府专项债券 25 亿元;完成产业基金投资 35.5 亿元,新
增出资项目 21 个,撬动社会资本152 亿元;新增建设用地
指标2573 亩,出让工业用地1825 亩,完成“三块地”消化
1.9 万亩、厂房改扩建 26.4 万方。制定出台文旅体融合发展
规划,签约重大文旅项目 15 个,富春湾天街、万豪酒店开
工建设,黄公望二期文创园、常安蚯比庄园建成运营。
3.营商环境惠企有感。聚焦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挂
牌启用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上线企业服务平台,打造“e
企富”企业服务品牌,线上线下受理企业事项 11.6 万件,
企业满意率达98%;推出企业合规指导、“四室一窗”兜
底办、准入准营预约“错时服务”、多时段延时服务和 24
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等创新服务举措,累计服务企业
1.3 万家、群众 5.2 万人次。试点推进市场监管系统失信联
合惩戒闭环工作,市场主体信用修复平均用时缩短 3
天;深化“减证便民”行动,电子营业执照下载率达
81%。优化人才生态环境,启用首批人才专项租赁住房,通
过“人才码”服务超74 万人次,兑现人才资金超 2.7 亿元。
“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全周期治理改革”“生态 e治”分别获
评省、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
二、创新驱动,产业转型步伐提速
1.外引内育双向发力。全年招引吉咖智能、利氪科技、
云知声等产业项目 136 个、总投资 459 亿元,其中亿元以上
项目 61 个,10 亿元以上项目 16 个,50 亿元以上项目 1个。
创新型企业培育步伐加快,完成上市过会2家,新增国家高
新技术企业164 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43 家、国家专精特
新“小巨人”企业8家、省隐形冠军企业2家、省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103 家、省雄鹰企业1家,新设立市场主体1.9 万
家,新增授权发明专利 744 件、“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企
业36 家、“浙江制造”标准 14 个,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
企业2家、优势企业5家。
2.创新动能不断集聚。引进浙工大国际创新中心、浙
江中医药大学富阳研究院,新增重点支持的省级院士工作
站1家、市级概念验证中心 2家、省级企业研究院 2家、市
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 38 家,探索杭光所“四链融合”富阳
模式,新建光电激光、永昌东弘等6个产业(加速)园、新
增创新空间52 万方,新招引孵化运营机构 3家。新增市级
以上领军型人才36 人、技能人才8600 人、区级以上大师工
作室12 家,招引大学生2.4 万人、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
2219 人,分
别增长 33.1%和22.4%。
3.产业集群日渐成型。强化数字经济引领,西湖大学
光电研究院等7个项目列入省数字经济重大项目,新增省级
未来工厂试点企业1家、省级未来农场1家、省级数字农业
工厂2家、市级未来工厂培育企业28 家、省级智能工厂培
育企业11 家、国家级绿色低碳工厂2家,完成高耗低效工
业企业整治118 家。推进现代产业集群建设,生物医药产业
产值冲刺百亿,集成电路、数字安防和网络通信产业集群
列入省产业集群协同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高端装备制
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6.2%、7.6%。
4.产业平台支撑有力。开发区位列全国经开区第 76 名,
G320 智能网联车核心技术产业化走廊、沿杭淳开现代中医
药国际合作示范区加快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富阳片区联
动办正式挂牌,创成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省级现代服务
业创新发展区。富春湾新城杭光所科研大楼建成投用,罗
素先进光波科学中心正式设立,招引高新项目 29 个、总投
资超238.4 亿元,获评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
化示范基地。持续深化滨富特别合作区 2.0 版,签约芯通半
导体等4个产业项目,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更加完善,富
芯项目正式投产。
三、亚运赋能,城乡品质精彩蝶变
1.亚运赛事高光出彩。坚持“简约、安全、精彩”办
赛理念,全省率先启动6场测试赛,承办杭州亚残运会倒计
时100 天活动,高标准完成亚残运会富阳站火炬传递,建立
“1+2+2+24”指挥调度体系,全时段保障横跨22 个比
赛日的258 场比赛顺利举办,诞生118 枚金牌,打破10 项
世界纪录、57 项赛会纪录,相关宣传报道全网传播声量达
5.9 亿。迎来48 个国家(地区)1600 余名运动员,接待观
众超 4.6 万人次,赛事筹办工作获得亚奥理事会、国际赛艇
联合会等充分肯定。推出 100 个亚运文旅体验点、10 条主
题线路和 5条旅游线路产品,创成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获评
省5A 级景区城,预计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473 万人次、旅
游总收入达 90 亿元,分别增长 12%、8%。
2.城市形象持续改善。建管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完成
分区规划和26 个城镇、乡村单元详规;富春湾大道三期、
秦望南路开工建设,秦望码头加快推进,渌渚作业区江口
码头建成运营,徐西线、万牧线、汽觃线完成改扩建并顺
利通车;银湖地标项目虹缤之都启动建设,秦望广场地下
综合体全部封顶,科技馆完成土建结构结顶;东洲入城口
获评全市赛马优秀,北支江沉浸式夜游、亚运山居景观带
入围市级重点出彩项目,“大运河-北支江”入选国家水上
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试点;9项工程创获“西湖杯”、5项工
程创获“钱江杯”,银湖水厂一期创获“鲁班奖”。承载
能力持续增强,新增省市未来社区 7个,改造老旧小区3个、
无障碍设施203 处,新建停车位8000 个、充电桩150 枪;
建成口袋公园6个,城市扩绿100 万方,新改建污水管网
19 公里,新增海绵城市区域化达标面积1.95 平方公里,整
治销号城市内涝点31 处。
3.和美乡村深入推进。全面压实粮食生产责任,粮食
耕种面积达23.1 万亩、产量超10 万吨。扶持农业项目 360
个、撬动社会投资 10 亿元,新增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9
家、农创客322 人,农村电商销售总额达9.2 亿元,富春街
道拔山村、洞桥镇里仁村入选省级农产品电商村,稻渔综
合种养面积达2.5 万亩,化肥减量增效模式在全省推广。建
成共富工坊101 个,新培育强村公司21 家,集体经济经营
性收入 50 万元以上行政村实现全覆盖。新改建农村公路 15
公里、道路大中修50 公里;建成省级风貌样板区3个、省
级美丽乡村共富示范带1条、省级和美乡村60 个、省级美
丽宜居示范村 3个、省市未来乡村8个、市级美丽乡村特色
村4个,黄公望村获评金3A 级景区村庄,潘堰村获评第三
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富阳区荣获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优秀区。
4.生态底色不断擦亮。开展亚运生态环境质量保障攻
坚行动,成功处置北支江蓝藻水华,富春江干流水质稳定
保持 II 类;推进“两车”淘汰及秸秆禁烧,全年空气优良
率达93.4%,PM2.5 浓度30.6 微克/立方米;重点建设用地
安全利用率 100%;建成垃圾分类省级高标准示范片区2个
精品村2个。富春湾 EOD 项目列入全省首批试点项目名单。
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创历史最佳,连续五年成为“美丽浙
江”考核优秀区。
四、普惠优享,民生福祉温暖厚实
1.兜底保障坚实有力。全年民生支出 104 亿元,占一般
公共预算支出的 75.6%,完成 134
个省市区三级民生实事项目。坚持就业优先,新增就
业3.77 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 4695 人,发放失业保险金
1.64 亿元,“富春小哥码”入选国家发改委共富案例。深入
推进“扩中提低”,发放各类救助金 2.5 亿元,低保标准、
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 1259 元、2098
元;全区养老保险综合参保率达99.4%,困难人员医疗费用
综合保障率达88%;危旧房解危 140 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
80 台,为 160 户困难家庭改善居室,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
4508 套(间),完成银湖、东洲、大源、灵桥、渌渚等地
的20 个安置房项目分房交付,回迁安置6371 户。持续做好
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山海协作等对口帮扶工作,援建资
金8177 万元。
2.一老一小统筹兼顾。将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
出台优化生育政策若干措施,发放孕产和育儿补助1134.3
万元;新增 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336 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
4.34 个,幼儿园公办率提高 5.49%;新增市级儿童友好基地
6个,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下降1.25%,为 6.6 万名义务教育
段 学 生开展正 脊 筛 查,青 少 年口腔窝 沟 封闭完 好 率达
98%。持续推进“15 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新增认知障
碍照护专区床位132 张、家庭养老床位380 张、持证养老护
理员 309 人,为 500 户空巢老人安装安全守护系统、22 家
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配置智能服务终端,老年
人意外保险投保率和理赔率均居全市首位;新增老年学校
18 所,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杨清庙村老年协会创成
首批国家级试点。
3.教卫文体优质优享。打造美好教育,建成灵桥小学
、鸡笼山幼儿园等学校(幼儿园)12 所,新增学位
8655 个,浙江中医药大学新校区开工建设;9所小学集团化
办学实质性推进,完成全区中小学紧密型教共体全覆盖,
入选国家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项目试点区县。推进病有良
医,新冠疫情“乙类乙管”平稳过渡;省人民医院富阳院
区、省中医院新院区加快推进,区三院新院区、区妇保院
门急诊综合大楼、上官社卫中心投入使用,区二院、区中
医院分别晋级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三级乙等中医医院,
“医检互认”获全省改革突破奖银奖,“健康浙江”考核
实现“五连优”。文体事业活力迸发,区图书馆完成改造
提升,泗洲中国造纸遗址博物馆开工建设,区非遗馆开馆
运营,新登古城墙、庄泽桥、新四军新登战役烈士陵园入
选省级文保单位,建成省级非遗工坊2家,手工竹纸在亚运
会开幕式精彩亮相;电视剧《富春山居》在央视首播,诗
韵越剧《富春山居图》在杭州大剧院首演,成功举办第七
届郁达夫小说奖颁奖典礼;建成基层体育场地 32 个、嵌入
式体育场地 68 个、环浙步道80 公里,举办各级体育赛事活
动2000 余场,参与人数超10 万。
五、多元共治,社会治理现代高效
1.基层治理效能提升。深化“家和睦邻”工程,构建
“1+4+X”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重点领域信访总量下降
12.5%;围绕 29 个纠纷多发易发领域,建成共享法庭597 个。
以“家在富春山居”现代社区建设为抓手,完善“1551”工
作体系,江滨社区、山水社区获评首批省级现代社区,建
成市级“美好家园”小区9个。新增省级文明镇1个、文明
村
标签: #工作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4年富阳区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23年工作回顾2023年是富阳发展史上接续奋斗、难中求成、高光出彩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全省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全市“两场硬仗”工作要求,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经济、城市、民生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就:——这一年,我们一路埋头苦干,拼经济、拼发展,综合实力大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960.9亿元,同比增长4.8%;财...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