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在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培训班学员感悟
VIP专免
2024-05-16
999+
16.96KB
1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培训班学员感悟
(3篇)
心得体会(一)
此次专题培训,使我多方面感受到了“千万工程”的真理
力量和实践伟力。住建部门作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和推进
村镇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我将全面、准确、完整把
握“千万工程”的方法要求,通过“点、线、面”系统治理,推
动这一成功实践在林区焕发新的生机,着力建设宜居宜业
和美乡村。
第一,坚持多措并举,牢牢抓住农房品质提升关键“点”。
聚焦农村住房品质提升,从危房治理到风貌提升,按照宜
居农房标准全面推进农房改造建设,让大家住得既放心又
舒心。一是强化村镇风貌引导。严格落实《神农架林区自
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风貌指导要求,通过加强农
房设计、审批、施工、验收各环节的管控以及更新完善
《农村建房图集》等方法,按照三大风貌类型,对乡村建
筑材料、造型、色彩等方面合理引导,逐步打造一批特色
鲜明的示范民居。二是实施农房危房改造。严格执行“农户
日常自查、镇村定期排查、区级随机巡查”的动态监测机制,
做到危房“发现一户、整治一户、动态清零”,守牢住房安全
底线。三是开展建筑工匠培训。组织开展全区农村建筑工
匠培训,不断提升乡村建设主力军的理论知识、技能水平
和服务意识,着力打造一支技能精湛、素质过硬的乡村工
匠队伍。严格落实乡村建设工匠持证上岗制度,从源头上
保障农村房屋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
第二,强化生态治理,不断擦亮乡村风貌提质风景“线”。
以城镇建设管控和乡村污水垃圾治理为切入点,不断推进
小城镇人居环境整治。一是抓城镇建设管控。围绕《神农
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要求,严守 6类安全
底线和“三类五档”管控要求,严格管控村镇建设,做到临水
控密度、靠山控高度、见绿控强度,不断创优城乡风貌,
充分彰显山水特色,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之中。二
是抓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通过开展垃圾回收积分换礼、评
比垃圾分类十星级文明户等形式,广泛动员村民参与美好
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不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
理。按照“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农
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进
一步完善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做到有人保洁、有人清运、
有人管理、有人监督。三是抓城镇污水处理。持续巩固全
省乡镇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成果,加快推动全区污水处理厂
设施设备建设。扎实开展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增效行动
力争通过 3
年左右的努力,全面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实现乡镇生活
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不断提升乡镇生活污水管网普及率
收集率、污水处理率。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厂网运维水平明显提高,管理长效机制完善规范的目标。
第三,统筹城乡发展,持续赋能村镇建设提效整体“面”。
围绕城乡融合发展重要节点,着力完善村镇基础设施,丰
富城镇功能,推动乡村宜居宜业、整体大美。一是助力城
乡协调发展。根据《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
规划》减量疏解、控量优化、优量提质的总体发展思路,
按照分区管控的要求和各乡镇发展现状特征,在城乡建设
进程中制定划分明确、界限清晰、重点突出的分区管控规
则和正负面工作清单,确保城乡建设进程和区域功能定位
高度契合,推动各乡镇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二是加
快补齐乡镇基础设施短板。深入开展城市更新行动,不断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切实抓好陶家沟水库、玉泉河引水工
程、城区燃气管网延伸等供水供气项目建设,着力提升供
水供气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城区雨污分流、污水管网延伸
项目建设,完善垃圾焚烧区域化处理模式,推动垃圾污水
收集处理提质增效,持续改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三是强
化乡镇项目建设支持。以“擦亮小城镇”建设、生态搬迁工程
等项目为抓手,全面提升小城镇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质
量,推动形成全域“配套完善、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美丽
城镇,让乡镇真正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服务群众的
区域中心。
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培训班学员心得体会(二)
此次培训让我们了解到了“千万工程”的起源、本质。浙
江干部干事创业的进取精神、人民群众谋发展的蓬勃激情
乡村优美的人居环境和可持续的致富产业都让我深受震撼
冲击着我的心灵,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
第一,“千万工程”为什么会成功。一是源自一张蓝图绘
到底的坚持。“千万工程”20 年的实践发展,每一个阶段都随
着群众需求升级而发展。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
深化提升、转型升级等四个阶段,经历了从温饱型生存需
求向小康型发展和共富型发展需求的演变,浙江的“千万工
程”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也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千万工程”的成功不仅
取决于科学的规划,更取决于浙江历届党委、政府一张蓝
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的坚持,是通过 20
年的持续推进,才有今天的丰硕成果。二是源自干部群众
干事创业的“四千精神”。浙江的地形地貌概括为“七山一水
二分田”,属于非资源型省份。为了发展,浙江长期艰苦奋
斗、积极进取,“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
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是浙江人民的一笔宝贵
精神财富。像全国首宗农业“标准地”在浙江安吉交易成功,
不仅使浙江在集体土地入市上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
让农村经济发展用地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面对在发展
中遇到的政策和困难,浙江没有退缩、绕道,而是积极想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培训班学员感悟(3篇)心得体会(一) 此次专题培训,使我多方面感受到了“千万工程”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住建部门作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和推进村镇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我将全面、准确、完整把握“千万工程”的方法要求,通过“点、线、面”系统治理,推动这一成功实践在林区焕发新的生机,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第一,坚持多措并举,牢牢抓住农房品质提升关键“点”。聚焦农村住房品质提升,从危房治理到风貌提升,按照宜居农房标准全面推进农房改造建设,让大家住得既放心又舒心。一是强化村镇风貌引导。严格落实《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风貌指导要求,通过加强农房设...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