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学习贯彻经济思想研讨发言、心得体会汇编
VIP专免
2024-05-16
999+
27.73KB
3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学习贯彻经济思想研讨发言、心得体会汇编
(3篇)
目录
1.深刻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丰富内涵
2.认识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五大鲜明特征论“美、实、效、协、
共”
3.努力打造学习宣传习近平经济思想高地
深刻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丰富内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
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
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习近平
经济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发生新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进
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人民立场、宏
大的全球视野,系统回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奋斗目标、根
本立场、历史方位、指导原则、主题主线、根本动力、制度基础、战
略举措和工作方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指引我国经济高
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毛泽
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经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借鉴了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
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
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是坚持民主集中
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政治制度的优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
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抓住了经济建设这个“牛鼻子”,把发展作为第一
要务,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开。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加强党对经
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促进经济
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
能。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
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
道路的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能确保中华民族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
复兴,而且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
现代化的途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是明确新时代中
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的根本指引,彰显了人类社会发展的
最高价值,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根本立场。正是因为坚持这一立场,
习近平经济思想得以在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再生产理论、经济增长
理论、经济方法论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原创性重大理
论贡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
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
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
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科学认识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
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要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
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坚持以
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
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
展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共建共治
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
坚持新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实践的灯塔。新发
展理念科学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
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
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真
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
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最本质的
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坚持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使
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明
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更高水平上
实现动态平衡;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
稳固的基本盘,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
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
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
动力变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
质的稳步提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提高供给体系
质量和效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推动我国社会生产
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当前,我国处于各类矛盾和风险易
发期,必须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着力破解各种矛盾和问题,打好
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仗。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
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
会发展,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确保产业链供应链
稳定安全,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保障国家网
络和信息安全,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以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
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
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
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
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
只会越开越大!开放已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必须坚定实施对外
开放基本国策,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共建“一带
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
共赢的方向发展。
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稳求进、
以进固稳。坚持系统观念,优化经济治理方式,统筹兼顾、综合平衡,
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既以目标为
着眼点,在统筹谋划、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又以问题为着力点,在补
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坚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善于把外部
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经济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具有深刻
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
用以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就能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中国
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认识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五大鲜明特征论“美、实、效、协、
共”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
略中,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原创性鲜明体
现在,它植根中国经济发展的时空方位,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的独特规律,深刻洞察新时代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的特点、
优势和深层矛盾、主要问题;其重要性突出体现在,它是在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阔、复杂背景下,为
中国经济发展揭示原理、指明方向、提供方法,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
设的深刻变革和实践,推动经济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概括起来,
有五个方面的鲜明特征是认识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学理体系、思想逻
辑、丰富内涵的钥匙。
一、习近平经济思想从社会主要矛盾出发,统筹需求与需要,聚
焦于“美”,构建起为人民谋幸福的经济学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新需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习近平经济思想也由此出发,形成了一个相互衔接、层层深入、
系统完善的经济学说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是“需要”而不是“需求”。按照
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解释,受预算约束的购买某个物品或劳务的
数量叫做需求,这个西方经济学中的“需求”,必须用钱作前提,浪漫不
得、想象不了;而“需要”则是老百姓在生活和工作中所产生的真实愿望,
甚至是美好的想象。“需求”是受财力(预算)约束的,而“需要”则有持
续展开的空间,有不断增长的可能。由此,回答“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
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重大理论命题,如果仅仅囿于狭义的西方经济
学理论范畴,只能无解。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国答案。从政治角度考量,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绝不是仅仅为了满足人们温饱小康的基本需求,
获取一个“及格分”,而是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
一个永恒目标,“上不封顶”,并为此不懈奋斗。从经济学理分析,影响
经济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的需要”,过去几十年推动我国经济成长
阶段迭代的一个基本动力是“人的需要更替”。正视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
摘要:
展开>>
收起<<
学习贯彻经济思想研讨发言、心得体会汇编(3篇)目录1.深刻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丰富内涵2.认识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五大鲜明特征论“美、实、效、协、共”3.努力打造学习宣传习近平经济思想高地深刻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丰富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进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人民立场、宏大的全球视野,系统回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奋斗目标...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