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党课讲稿: 深入学习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5-16
999+
28.3KB
3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总体国家安全观党课讲稿: 深入学习关于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
党的 XX 大报告提出,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 党的
十八大以来,“安全”“发展” 成为高频词。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
中,“安全” 出现了 55 次,“国家安全” 出现了 18 次; 在党的
XX 大报告中,“安全” 出现了 91 次, “国家安全” 出现了 29
次。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 增强忧患意
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设更高
水平的平安中国。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落地实施国家安全战略, 维护和
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 把安全发展贯穿
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 当前,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
速演进, 世界之变、 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
展开,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党的 XX 大报告强调,“我
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共存、 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
的时期, 各种‘黑天鹅’、‘灰犀牛’ 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坚持底线思维,
做到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
浪的重大考验”。
围绕这些重要论述, 今天和大家从三大方面进行分享。
一、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一〕 什么是国家安全“安而不忘危, 存而不忘亡, 治
而不忘乱。”
这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特质。 不论顺境、 逆境, 我
们都非常注重国家安全。
什么是安全? 有的人说, 人的概念有多复杂, 安全的
概念就有多复杂。 实际上, 对于安全, 目 前还没有一个放之
四海而皆准的定义。
一般来说, 安全是指客观上没有或很少威胁、 主观上没
有或很少恐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在第一章第二条指出,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 主权、 统一和领土完整、 人民福
祉、
经济社会长久健康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
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一直不间断安全状态的
能力。”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安全的历史演变
1. 冷战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的国家安全观是传统安全观。
年 10 月 1 日, 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 12 月 6 日, 毛
泽东同志乘火车离开 xx 赴莫斯科, 随行人员有秘书陈伯达、
警卫汪东兴、 机要叶子龙、 翻译师哲, 于 12 月 16 日中午到
达莫斯科。 毛泽东同志到苏联的目 的是什么? 其一, 给斯大
林祝寿, 1949 年 12 月 21 日是斯大林 70 岁生日。 其二,
也是非常重要的事, 就是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 年 1 月 20 日, 周恩来同志到达莫斯科。 经过会谈,双
方达成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共识。 1950 年 2 月
14 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在莫斯科签订。 1950 年
2 月 17 日, 毛泽东同志离开莫斯科回国。 有的同志问,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这么重要吗? 毛泽东同志指出,
用条约把中苏两国友谊固定下来, 建立同盟关系, 帝国主义如
果准备打我们的时候, 我们就请好了 一个帮手。
年 6 月 , 朝鲜内战爆发。 战火很快烧到鸭绿江畔。
10
月 19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于 25 日打响抗
美援朝战争的第一仗。
年 7 月 27 日, 朝鲜停战协定正式签订。 通过一次漫
长出国, 一份重要条约, 一场正义战争, 最终维护了 新中国
的主权与安全。
年 1 月 1 日, 中美正式建交。 在此之前, 1978 年 7
月 , 在邓小平同志的推进下, 中美两国就启动了 互派留学生
的工作。1978 年,美国前总统卡特回忆说, 在白宫科学顾问
普雷斯访问 xx 期间, 有一天在华盛顿时间凌晨 3 点接到普雷
斯的电话, 说邓小平“问了 一个我回答不了 的问题, 他想知道
能不能送中国学生到美国学习”。 卡特答,当然可以。 普雷斯
说, 邓小平问能不能派 5000 人? 卡特回答说, 你告诉邓小
平, 他可以派 10 万人。 对此, 有人担忧, 这样大规模派留
学生出国是史无前例的, 人派出去不回来怎么办? 邓小平同志
说, 你先把人给派出去, 不要怕跑, 跑 10%、 20%, 还有
80%。 1978 年 12 月26 日, 52 名留学生赴美。 1979 年
2 月 23 日, 8 名美国留学生抵达 xx。 中美关系出现缓和。
1979 年, 中美贸易额为 25 亿美元; 2022 年,美国和中国
货物贸易总额达 6906 亿美元。 这一时期, 经济安全处于重
要位置。
2. 进入新世纪 1999 年 3 月 , 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
上, 同志发表了 题为《推进裁军进程维护国际安全》 的讲
话, 第一次全面阐述了我国的新安全观。 他指出:“新安全观
的核心, 应该是互信、 互利、 平等、 合作。 各国相互尊重主
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是维护和平的政
治基础。” 他还指出: “历史告诉我们, 以军事联盟为基础、以
加强军备为手段的旧安全观, 无助于保障国际安全, 更不能营
造世界的持久和平。”
但是, 在 1999 年 5 月 7 日,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
对南联盟进行轰炸, 野蛮袭击了 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造成
正在使馆中工作的新华社 xx、《光明日报》 xx、 xx 不幸牺
牲, 同时炸伤数十人, 使馆馆舍严重损毁。 中国人民不会忘
记他们为扞卫真相、 公平和正义付出的鲜血和生命, 也不会忘
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犯下的这一野蛮罪行。
年 6 月 17 日, 习近平 主席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
第一场活动就是前往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 凭吊在使馆
被炸事件中英勇牺牲的邵云环、 许杏虎和朱颖 3 位烈士。
习近平习近平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决不会坐视国家主权、
安全、 发展利益受损, 决不会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侵犯和分裂
祖国的神圣领土。 一旦发生这样的严重情况, 中国人民必将予
以迎头痛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习近平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
出: “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 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
而发展起来后出现的问题并不比发展起来前少, 甚至更多更复
杂了 ”,“需要注意的是, 各种风险往往不是孤立出现的, 很可
能是相互交织并形成一个风险综合体。”
年 4 月 15 日, 习近平习近平 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
次会议上强调: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
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 内外因素
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 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一, 安全内涵外延的拓展前所未有。 从安全的内涵来
看, 20 世纪 50-70 年代, 更加注重政治安全、 军事安全、
国土安全; 20 世纪年代, 在注重政治安全、 军事安全、 国
土安全的基础上, 还注重经济安全、 科技安全; 进入 21 世
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注重政治安全、 军事安全、
国土安全、 经济安全、 科技安全的基础上,还注重金融
安全、 信息安全、 海外利益、 公共卫生。 从安全的外延来
看, 除了 国内安全, 安全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还向地区、 全球
安全不间断拓展。
第二,安全时空领域的拓展前所未有。 极地、 深海、 太
空、 网络等“新边疆”“高边疆” 问题不间断显现, 安全的时空边
界日益模糊,出现了 安全虚拟化、 安全全球化、 安全外空化
等趋向, 国与国之间从对制陆权、 制海权的竞争, 开始发展
为对制空权、 制网权、 制太空权的争夺。
第三, 内外安全因素复杂程度前所未有。 当前, 我国面
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 安全、 发展利益, 对内维护政治安全
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 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
明显增多。 首先, 总体国家安全观涉及的领域众多。 2014
年, 习近平习近平 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 包
括政治安全、 国土安全、 军事安全、 经济安全、 文化安全、
社会安全、 科技安全、 信息安全、 生态安全、 资源安全、 核
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一共提到了 11 种安全。 此
后, 又增加了 4 个, 也就是海外利益安全、 太空安全、 极地
安全、 深海安全。2020 年 2 月 , 习近平习近平 提出“把生物安
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
近几年, 我国又相继提出了 人工智能安全、 数据安
全、 金融安全、 粮食安全。
第四, 各种风险挑战的连锁联动前所未有。 新形势下,
各类风险的倒灌效应、 合流效应、 叠加效应、 联动效应、 放
大效应、 诱导效应更加凸显。 习近平习近平 强调, 要坚持底线思
维, 增强忧患意识, 提高防控能力, 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
险。
党的 XX 大报告指出, 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 严
密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 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 破坏、 颠
覆、 分裂活动。 针对敌对势力渗透、 破坏、 颠覆、 分裂活
动, 我国加强立法。 2014 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
法》; 2016 年 4 月 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
织境内活动管理法》, 11 月 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
全法》; 2020 年 10 月 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
法》。
因此, 讲安全, 我们既要认识到各个领域存在的风险,
更要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
二、 统筹发展和安全,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摘要:
展开>>
收起<<
总体国家安全观党课讲稿:深入学习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党的XX大报告提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全”“发展”成为高频词。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安全”出现了55次,“国家安全”出现了18次;在党的XX大报告中,“安全” 出现了91次,“国家安全”出现了29次。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地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