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ChatGPT不算新技术革命,带不来什么新机会
VIP专免
2024-05-14
999+
20.16KB
2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吴军:ChatGPT 不算新技术革命,
带不来什么新机会
4月3日晚上,得到直播间邀请到了计算机科学家、自然语
言模型专家吴军,就人工智能和 ChatGPT 等当下热议的话题
作了一次直播分享。>
ChatGPT 的出现,为什么会引起恐慌?>
我知道,最近 ChatGPT 这事儿在中国很火,很多人在讨论,
但很有意思的是,其实这件事在美国,已经没有太多人去
谈论这个话题了。其实不光是 ChatGPT,往前看十年,当时
很多新技术出现的时候,我就发现在中国媒体上讨论的热
度要远远高于美国。虽然那个技术其实主要出现在美国,
但是中国人老百姓对此更关心。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但
也是一件坏事。>
这个“坏”在于,这些技术实际上是被过度的炒作了,在这个
过程中,有很多浑水摸鱼的人从中赚钱。就比如说区块链
当时炒得那么热,但如今这个事已经很少有人讨论了,对
吧 ? 这 是 第 一 个 。 第 二 个 就 是 元 宇 宙 , 目 前 美 国 只 有
Facebook 一家还在坚持做。那到了中国,很多人就在讨论
说,我们是不是将来会生活在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最后
大概去年底到今年初,Facebook 在这个领域几百亿美元投
下去,一个响
也没听着,最后开始了大规模的裁员。到了现在,被热炒
的一个话题就是 ChatGPT,有的人兴奋,有的人恐惧,还有
我现在也看到在中国还有很多人在浑水摸鱼,试图再割大
家一次韭菜。>
在讲 ChatGPT 是什么以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历史故事,这
历史故事你听起来你就会发笑,但是你回头看,今天很多
人的表现也是如此。>
1503 年,哥伦布的儿子记下来的这么一件事儿,哥伦布往
西航行,去往新大陆,结果航行到中途,到了牙买加这个
地方,船上就没吃的了。于是,哥伦布和船员只能寄希望
于当地人来提供饮食。但是,提供了几天以后,船员就跟
当地人发生了矛盾——有些船员偷了当地人的东西,所以
当地人就断了饮食的供应。>
为了摆脱这个困境,哥伦布想到了一个妙招。哥伦布当时
随身带着一本万年历,在日历上标着说某年月日会出现日
食、月食等等所有这些信息。哥伦布当时就把当地的部落
首领找来,说你们不给我提供食物,已经得罪了上帝,上
帝会发怒,月亮就会变红,然后上帝就会把月亮收走。>
当然,我们现在基本上都知道,在月全食发生的时候,也
就是地球还没有完全挡住月亮的时候,月亮确实是红的,
就是我们所谓的“血月”。但是,当时的牙买加人并不知道。
结果,到了晚上,牙买加人就发现,月亮果然变红了,然
后慢
慢地就一点点消失了。当地人就陷入了恐慌,大家纷纷说
上帝要惩罚他们了。>
这个部落首领慌忙去求哥伦布,承诺答应哥伦布的所有条
件。哥伦布就说,好,我去帐篷里向上帝祷告,让他不惩
罚你们,但是我需要一点时间,然后哥伦布就走进了帐篷
其实,进了帐篷之后,哥伦布就是拿着一个沙漏,在看那
个计时。>>
今天咱们有天文学知识,肯定知道月全食的时间,也就会
维持大概 48 分钟,到时候月亮就会重新出现。但是,这些
牙买加人不知道。他们看到的就是,哥伦布从帐篷里出来
月亮也就出来了。然后哥伦布说,这是上帝已经听了我的
劝解,答应宽恕你们,但是你们必须要给我们好好地提供
食物。所以,当地人千恩万谢,给他们不断提供食物。>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月全食这件事,它的发生背后自有
其原因,但是在人们不知道这个原因的时候,往往只能把
这个自然现象归结为一个神的作用。而这个神,本身又是
人创造出来的。也就是说,人自己创造一个神以后,然后
趴在神的脚下,成为了他的奴仆。>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给大家开《世界文明史》的课程。>
其实这个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规律的
过程。我们一点点的进步,为的就是让现在的我们不再像
当地的土著人那样,盲目地相信一个人向上帝祷告真的可
以阻止月亮消失。我们现在知道,在日食月食的背后,实
际上是开普勒行星的三定律在起作用,然后在开普勒行星
三定律背后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人类搞清楚这个原因
以后,对自然就不再仅仅是畏惧了,我们可以利用自然规
律做很多很多事情。>
ChatGPT 的技术基础是什么?>
从历史回到现在,其实 ChatGPT 的情况也差不多,背后是一
个叫做语言模型的一个数学模型在发挥作用。换句话说,
ChatGPT 的背后是一个数学模型。在今天,这项技术显得很
强大的原因主要是三个:>
第一,它用到的计算量很大;>
第二,它的数据量很大;>
第三,今天训练语言模型的方法比以前要好很多。>
那么,语言模型是什么呢?或者说它是一个什么时代的产
物?>
它是1972 年,由我的导师贾里尼克(FredJelinek)带领团队研
发的一项技术。具体地讲,是他当时在 IBM 带着人来完成
的一项技术,是用来衡量一句话或者一个语言现象有多么
的可能产生。那它有什么用?它最初的用处是做的语音识
别,后来是做机器翻译,再后来是做计算机问答,也就是
我们今天熟悉的回答问题。>
当时它就可以做摘要,比如举一个例子,有一篇一万字的
文章,那么你怎么摘要出十句话能概括这一篇文章的内容
这对于做这个自然语言处理的人来讲,就是一个数学问题
也就是说,你的条件是什么?条件是这一万个字,然后你
想得到的结果是什么?结果可能就是十句话,一百个字。
然后这里头有很多种组合,你可以随便挑几个句子,也可
以把有的句子拆成两段,把后面那些不太重要的修饰或者
形容的部分去掉。然后,你也可以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句
子,那么你在合成一段文本的时候,这个计算机就会计算
一个概率,哪些句子合成在一起的概率比较大,它会按照
概率帮你合成。>
而我们今天看到的 ChatGPT,就是这个大的语言模型,它就
是会挑一个概率最大的、最有可能发生的这样一个文本来
给你看。所以总体来讲,ChatGPT 生成结果的过程,是一个
用大量的计算资源来计算的过程。它需要非常庞大的数据
量来支撑,有很多很多的 GPU(电脑处理器)。没有这些
东西的话,ChatGPT 是做不起来的。>
而且今天这个 ChatGPT,其实不光是技术,还有很多人工在
背后。他们还雇了一家公司,专门负责审核 ChatGPT 产生的
结果。比如说,ChatGPT 产生了一百篇摘要,都挺好,我已
经分辨不出来了,那么这些人就负责帮我分辨一下,到底
哪一篇更像是准确的摘要。>
摘要:
展开>>
收起<<
吴军:ChatGPT不算新技术革命,带不来什么新机会4月3日晚上,得到直播间邀请到了计算机科学家、自然语言模型专家吴军,就人工智能和ChatGPT等当下热议的话题作了一次直播分享。 ChatGPT的出现,为什么会引起恐慌? 我知道,最近ChatGPT这事儿在中国很火,很多人在讨论,但很有意思的是,其实这件事在美国,已经没有太多人去谈论这个话题了。其实不光是ChatGPT,往前看十年,当时很多新技术出现的时候,我就发现在中国媒体上讨论的热度要远远高于美国。虽然那个技术其实主要出现在美国,但是中国人老百姓对此更关心。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但也是一件坏事。 这个“坏”在于,这些技术实际上是被过度的炒作...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