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应知应会题库
VIP专免
2024-10-05
999+
66.19KB
5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应知应会题库
(单选+多选 共 240 题)
一、单选题(215 题)
1.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2022 年(C)在北京
开幕。
A.10 月14 日 B.10 月15 日 C.10 月16 日 D.10 月17 日
2.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B)个百
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一 B.二 C.三 D.四
3.中国共产党已走过(A)年奋斗历程。
A.百 B.九十 C.八十 D.七十
4.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B),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A.继续前行 B.牢记使命 C.方得始终 D.砥砺前行
5.党中央统筹(D)战略全局和(),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
出重大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
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
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A.中华民族伟大建设 全球发展新局面
B.中华民族伟大发展 全球发展新形势
C.中华民族伟大改革 世界发展新格局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6.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A),坚持动
态清零不动摇,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
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
A.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B.人民为重、生命为重
C.人民为本、生命至本 D.人民至上、生命为本
7.我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确保党发挥(C)的领导核心作用。
A.统领全局、引导各方 B.总领全局、协调各方
C.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D.统揽全局、领导各方
8.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B)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
想。
A.中国梦 B.小康 C.强国 D.强军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全面推
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B)
A.制度建设 B.生态文明建设 C.作风建设 D.法治建设
10.确定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我国
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D)和()之间的矛盾,
并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和
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A.美好生活需要 相对落后生产
B.精神文化需要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C.幸福生活需要 物质文化相对落后
D.美好生活需要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11.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共建“一带一路”
成为(A)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
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
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A.一百四十 B.一百三十 C.一百二十 D.一百一十
12.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
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C)、程序
化全面推进,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全面依法治国总体
格局基本形成。
A.民主化 B.科学化 C.规范化 D.法制化
13.党和国家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B),许多领域实
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A.发展 B.改革 C.建设 D.从严
14.党和国家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
位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
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B)转变。
A.全局性、彻底性 B.全局性、根本性
C.全面性、彻底性 D.全面性、根本性
15.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
沙(D)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A.全局化 B.系统化 C.可持续化 D.一体化
16.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坚定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
安全、(D),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
A.经济利益 B.海上利益 C.海外利益 D.发展利益
17.我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
革和建设,全面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A),赢得广泛国
际赞誉,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A.国际合作 B.协助合作 C.区域合作 D.国家交流
18.深入推进全面(C),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提出和落实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A.依法治党 B.依法治国 C.从严治党 D.从严治国
19.(A)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
(C)出来的!
A.努力 B.创造 C.奋斗 D.开拓
21.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
强有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
终成为坚强(D)。
A.引导者 B.领导者 C.领导力量 D.领导核心
22.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A)更加昂扬、必胜
信念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
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奋斗精神 B.创造精神 C.开拓精神 D.改革精神
2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进入了(B)的历史进程。
A.不可改变 B.不可逆转 C.不可阻挡 D.不可阻碍
24.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C),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
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
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A.中国式发展化为人类社会发展指引了新的发展方向
B.中国式改革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
C.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D.中国式脱贫攻坚战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25.我们提出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促进两岸交
流合作,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B)干涉,
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
A.西方势力 B.外部势力 C.境内外分裂势力 D.台独势力
26.我们全面准确推进(A)实践,坚持()、“港人治港”、
“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
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稳定发展良
好态势。
A.“一国两制”“一国两制” B.“一国两制”“区域自治”
C.“一国两制”“特区自治” D.“一国两制”“高度自治”
2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
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A)。
A.党 B.政府 C.人民 D.干部
28.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C)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
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
A.全面性 B.全区性 C.压倒性 D.开拓性
29.(A)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
在。
A.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B.社会主义
C.《共产党宣言》 D.新民主主义
30.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同(B)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
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
盛活力。
A.中国具体实践 B.中国具体实际
C.中国具体国情 D.中国具体实情
31.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
(A)。
A.历史责任 B.历史任务 C.职责使命 D.职责担当
32.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
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D)意义。
A.划时代 B.跨时代 C.重要现实 D.里程碑
33.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B)的马克思主
义行。
A.中国化现代化 B.中国化时代化
C.中国化科学化 D.中国化民主化
34.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A)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
方法。
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5.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
持问题导向,坚持(C),坚持胸怀天下,站稳人民立场、把
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
A.全局观念 B.核心观念 C.系统观念 D.大局观念
36.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D)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
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
目标。
A.重要任务 B.核心任务 C.第一任务 D.中心任务
37.(B),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
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A.中国式发展化 B.中国式现代化
C.中国式科学化 D.中国式创造化
38.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D),坚持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A.从严管党治党 B.人民民主专政
C.人民当家做主 D.中国共产党领导
39.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
(C)。
A.基础时期 B.发展时期 C.关键时期 D.攻坚时期
40. 高质量发 展是 全面建设 社会 主义 现代 化国 家的 首要
(C)。
A.使命 B.职责 C.任务 D.责任
41.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
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
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
事业发展(A)。
A.新天地 B.新局面 C.新篇章 D.新领域
42.没有坚实的(C)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
A.政治文化 B.经济产业 C.物质技术 D.自然资源
43.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
内大循环为(B)、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A.载体 B.主体 C.基础 D.首要
44.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
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A)经济,毫不
动摇鼓励、支持、引导()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
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A.公有制 非公有制 B.公有制 民营
C.国有制 非公有制 D.国有制 民营
45.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
(D)上,推进()。
A.数字经济 传统工业化 B.数字经济 新型工业化
C.实体经济 传统工业化 D.实体经济 新型工业化
46.全面推进乡村振兴,(B),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
自己手中。
①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②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
态、组织振兴
③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④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提升农业发展科技水平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②③④
47.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
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C)高质
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A.亚太经合组织 B.上海合作组织
C.一带一路 D.20 国集团
48.(D)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
性支撑。
A.文化、经济、军事 B.经济、科技、人才
B.教育、经济、人才 D.教育、科技、人才
49.必须坚持科技是(A)、人才是()、创新是(),深
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A.第一生产力 第一资源 第一动力
B.第一生产力 第一资源 第一动力
C.第一驱动力 第一基础 第一创造力
D.第一驱动力 第一基础 第一创造力
50.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人(D),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建设者和接班人。
A.首要任务 B.第一要务 C.第一任务 D.根本任务
51.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
的(B)。
A.第一地位 B.核心地位 C.重要地位 D.中心地位
52.深入实施(B)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
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
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事业中来。
A.人才强国 经济社会发展 B.人才强国 党和人民
C.人才兴国 经济社会发展 D.人才兴国 党和人民
53.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
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B)。
A.工人 B.人民 C.农民 D.社会新阶层
54.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C),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的应有之义。
A.根基 B.根本 C.生命 D.灵魂
55.(C)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
实、最管用的民主。
A.直接人民民主 B.间接人民民主
C.全过程人民民主 D.人民民主专政
56. 必须坚定不移走 中 国特 色 社 会主 义 政 治发 展 道路,
(D),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
活力。
①坚持党的领导 ②人民当家做主 ③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④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7.我们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
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D),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
动性、创造性,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
面。
①民主选举②民主协商③民主决策④民主管理⑤民主监督
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58.要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
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拓展民主渠道,
丰富民主形式,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A)行使国家权力。
A.人民代表大会 B.投票 C.选举 D.网络监督
5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
基本(C)。
A.国策 B.政策 C.政治制度 D.参政议政方式
60.坚持我国宗教(D)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
会相适应。
A.民主化 B.法制化 C.制度化 D.中国化
61.全面(A)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
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A.依法治国 B.依法治党 C.从严治党 D.依法治军
62.必须更好发挥(C)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在()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摘要:
展开>>
收起<<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应知应会题库(单选+多选共240题)一、单选题(215题)1.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C)在北京开幕。A.10月14日B.10月15日C.10月16日 D.10月17日2.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B)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A.一B.二 C.三 D.四3.中国共产党已走过(A)年奋斗历程。A.百B.九十C.八十D.七十 4.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B),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